德昂族历史 德昂族民族简介德昂族历史 德昂族民族简介

德昂族历史 德昂族民族简介

德昂族,又称“崩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共和国边境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中方住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的深山,缅方住在掸邦、克钦邦的深山,与傣族、景颇族、佤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上,德昂族被称为“蒲子”、“芒仁”和“蒲仁”。自清代以来,史书《东华录》和光绪《永昌府志》都曾以傣族的名字称之为“崩龙”。根据妇女服饰的特点,当地汉族人也称“别烈”为“红崩龙”。解放后,“崩龙”这个名字被用在国家的身份识别中。后来,根据国家意志,经国务院批准,自1985年9月21日起正式命名为“德昂”。

德昂族有许多支系,如王茹、郭茹、鲁伊、鲁金、鲁本、鲁波、鲁贝亚、鲁玛亚、阮格、鲁拉、王茹、鲁克、鲁比利、甘别列、鲁布、鲁布东、如门定、如门格丁、鲁格鲁等。中国德宏的德昂族称自己为“德昂族”,而临沧的德昂族称自己为“尼翁”或“纳翁”。“昂”是国家宣称的,意思是“岩石”和“洞穴”。

“德”、“尼”和“那”是表示尊敬的附加词。中国大约有16,000 (1990)个迪恩格人;缅甸大约有300,000个迪恩格族群体,大约有3,000名武装部队“迪恩格民族解放军”。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该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系的华德昂语分支。文字传播并不广泛,主要用于记录国家的历史、道德、法律法规和书写佛经。老一辈的德昂族人熟悉傣语,年轻一代人会说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