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的东夷之战商朝的东夷之战

商朝的东夷之战

商王武乙在位时期,商朝国势日衰,东方的夷人各部趋于强盛,不断侵袭商朝统治地区,严重威胁商朝后方。

帝乙以及其子帝辛在位时期,相继对夷人展开长期的战争。帝乙九年,帝乙得知夷人的夷方部族想要大举攻商,于是率军出征夷方,因中途遭到盂方(今河南睢县附近)军截击而回师。帝乙十年二月,帝乙率军击败盂方。同年九月,商军进至淮水流域的攸国,与攸国合兵进攻,大败夷方军。帝乙十一年五月,返回商都附近,前后费时达260天。

帝乙十五年,帝乙再次率领诸侯远征夷方,到达雇(即顾,今山东鄄城东北)、齐(今山东淄博东北)等地,至帝乙十六年三月,胜利班师。帝辛继位后,因周族崛起,威胁商朝西面,打算移兵攻周,在黎(今山西长治西南)大规模聚集、检阅军队。东夷乘机大规模攻商,迫使帝辛全力经营东南,连年对东夷用兵。相传商军曾组织象队参战,经多次激烈战斗,终将东夷平定,俘虏众多夷人,以补充奴隶和兵员。帝乙、帝辛攻东夷之战,使商朝国力大损,加速商朝的灭亡,故有“纣克东夷而陨其身”之说。 另一方面,中原地区先进文化随着战争传播于东方,对东部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起着积极作用。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