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的战斗力,我给90分,白起长平之战,一战封神赵括的战斗力,我给90分,白起长平之战,一战封神

赵括的战斗力,我给90分,白起长平之战,一战封神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盾的弟弟,名字叫赵括,后来被晋景公灭门,赵氏孤儿正是讲述这段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名气更大的赵括,他的名字几乎与“纸上谈兵”划等号,比喻空谈理论而不注重联系实际情况,不能解决具体问题。

  赵括被后世之人当成一个笑话,其客观原因是因为他输了,输得很惨。成王败寇,历史就是这样冷冰冰的,从此之后,赵括的家人都改姓为马。可是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简单。

  这好比你年轻时谈过几段恋爱,却没能登记结婚。于是,有人背后说你挑三拣四,朝三暮四,不三不四,这种评价肯定是有失公允的。没有成功走入婚姻的恋爱未必就是失败,战死沙场的将军不应该成为笑话。

  赵括之于白起,正如周瑜遭遇孔明,白崇禧遇上林彪。不是赵括段位低,而是对手太牛逼。

  据梁启超先生考证,整个战国时期战死人数约二百万,白起杀敌占一半。白起善于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没有任何战败记录,号称战神。

  如果说白起的战斗力是100分,我个人认为,赵括应该是90分,赵括绝对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

  赵括,名将赵奢之子,才思敏捷,少年成名,赵惠文王很欣赏赵括,让他陪太子读书,也就是今后的赵孝成王。

  大战之前,蔺相如以及赵括之母不赞同赵括替代廉颇,赵孝成王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

  如果说赵王很昏庸,无识人之能。满朝文武,还有燕国的客卿乐毅,平原君赵胜,田单,虞卿等人,他们不可能都很无能。

  这说明什么?依照当时的局面,廉颇老将军已与王龁对峙三载,赵国急需结束战争状态,而“赵括”是问题的最优解。

  继续守城不行,国内经济空虚,粮食供给不足,四十五万大军每天都需要吃饭。再耗下去,一定是坐以待毙。

  退兵当然不行,退到哪儿去呢?秦军乘胜追击怎么办?这会直接打到都城邯郸去。四十五万大军,守了三年,直接撤退,赵国军民不答应。

  求和也不行,秦王不答应。

  惟有速战速决,才可能存在赢面。自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后,赵军既灵动又剽悍,军事是赵国的强项,弱项在于经济。打持久战,于赵国不利,廉颇将军固守三年,可谓是错失了先机。

  斯时,天下局势格外明朗,能与秦国抗衡的只有赵国,其他国家都是打酱油的,他们十分畏惧强秦,只愿意静静地观望,不必说派志愿军,甚至都不愿意借粮食给赵国,这等于是见死不救。

  赵王排除了其它选项,他剩下的选择也只能是赌上一把,而恰好赵括主张大举进攻。

  当年仅二十八岁的赵括大将军勇往直前的时候,一直以为对手是王龁。根据有关部门的情报显示,白起请了病假,这说明赵国的间谍工作很不专业。

  白起采用诱敌深入的策略,切断赵军的粮道,结合有利地形,包围赵军,使之困于长平。赵括突围不成功,修筑壁垒,保存实力,等待援军。理论上来讲,如果赵孝成王增派援军,实现内外夹击,最终究竟是鱼死还是网破?结局未可知。不过,赵括什么都没有等到。

  《史记》里面这样记载:“赵军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赵军在缺粮的情况下,有本事支撑四十六天,还能发起多次突围。也就是说这些肚子饿了吃人肉的赵国军队,依然很有凝聚力,我不得不说,赵括的管理才能是卓越的。

  “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这从秦昭襄王把十五岁的男孩都送上前线可以看出来,秦国的确是举全国之力伐赵。秦军阵亡人数大约在三十万左右,赵国阵亡人数大约二十五万,投降人数为二十万,之后也被秦军斩杀,赵军总计死亡人数四十五万。

  如果对手不是战神白起,赵括未必会输,从战斗力来看,秦军稍逊风骚。历史当然不容许假设,秦军的确胜了,却也只是惨胜,杀敌一万,自损八千,为这场大战,秦国把整个家底都打空了。

  秦国为什么能赢?绝对不是因为秦昭襄王姓赢。事实上,秦王与赵王都是嬴姓,也都是赵氏,五百年前是一家。我不想用历史唯物论来解释,我认为是因缘际会,天命所归。

  秦献公励精图治,借用墨子“尚同”的思想,采取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秦孝公与商鞅,君臣一体,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秦惠文王,采纳张仪“连横破合纵”的战略方针,开疆拓土。秦昭襄王不断蚕食六国,采用范睢“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注重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一切发生得如此偶然,又如此流畅,如有神助。

  白起能赢赵括,背后有一百多年的积累作为支撑,秦国君臣琴瑟和谐,政治制度一脉相承,经济高速发展。

  赵括输给白起,乃是必然。就算让韩信和张良一起出马,结果也无济于事。

  马服子赵括将军背负纸上谈兵这口黑锅或多或少有些冤枉,他其实是在替赵王承受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