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之战过后,魏国优势尽失马陵之战过后,魏国优势尽失

马陵之战过后,魏国优势尽失

  马陵道之战, 孙膑成功地运用了一整套出色的战略战术,将战国第一豪雄魏国再次击败,奠定了他一代兵圣的地位。时过境迁,往事如梦,马陵之战仍旧牵动着历史迷的心。

  首先是对韩国采取“救而不救,不救而救”的外交策略, 这就使得齐国处在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 既能够坐山观虎斗,让魏国与韩国损耗实力,又能够在韩国危难之时, 及时出兵击败了已经元气大伤的魏军, 使得这个强大的宿敌一蹶不振,同时又拯救了友邦韩国。充分实践了其先祖孙武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先胜战略,所谓“上兵伐交”。

  其次是在战略上, 孙膑采取了围魏救韩的办法, 不直接出兵韩国,而是将主力指向魏国防守空虚的国都大梁, 迫使魏国不得不将大军撤回来防守国都, 从而解了韩国的围 。

  最后是在战术上, 孙膑与庞涓师出同门, 对此君非常了解,知道庞涓好大喜功,骄纵轻敌,于是故意在两军决战前示弱,逐渐减少宿营地的锅灶,以强示弱,造成齐军怯敌逃亡的假象,以纵庞涓之骄,引诱庞涓丢掉大队人马,只率领轻骑部队就冒然急追猛赶,使其不仅在兵力上由优势转为劣势,而且还使其处于兵法中所说的跑百里去追逐胜利, 疲兵远征必然损兵折将的不利态势。最终在马陵道上设下埋伏,布下天罗地网,结果使得魏军落入圈套,致使其全军覆没,主帅庞涓自刎身亡,从而取得了围魏救韩的最后胜利。

  亊实上,孙膑围魏救韩这一招在十一年前就已经使用过 了。当时是魏国大军在庞涓的率领下去攻打赵国,齐国围魏救赵,解了赵国的危机,还在桂陵大败魏军,令庞涓深以为耻,也即 “围魏救赵”成语的典故。

  未曾想到,十一年后,历史还会在这两个诸侯国以及相同的两军统帅间重演。“故技重施”本身是兵家大忌,但孙膑运用自如,并以马陵道的胜利,宣告“兵无常势”的奥义,此战所透露出的兵学思想以及涉及到人性中的种种弱点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

  试想,如果庞涓吸取了第一次败仗的教训,在出兵攻击韩国之前就考虑到齐国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要考虑到这一点并不难,当时魏、齐两国是宿敌),那么他就应该注意到国都大梁的兵力部署情况,否则,后方空虚,很容易遭到周围敌人的攻击,致使前方赢得的胜利果实也保不住。马陵道之战就是如此。本来庞涓率领的魏军已经快要攻下韩国,结果孙膑出兵大梁,导致庞涓大军火速回撤防守国都,攻韩的胜利成果化为乌有。作为一国的军事统帅,在这一点上如此疏忽自然不可想象,想必有其不得已的地方,后世不该一味的指责庞涓的愚昧,而该考虑当时的均势是大背景,魏国还不具备同时与两大国东西交兵的实力。

  孙膑的马陵道之战中运用的战略战术并不新鲜,此前就已经使用过。作为一个如此优秀的军事将领,为什么要重复自己的这一战略战术?难道不怕庞涓轻轻而易举地识破其诡计吗?孙膑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正是凭着他对庞涓此人性格、才学的了解,他才敢于制定如此大胆的战略战术。www.uuqGS.com庞涓作为一个军亊将领,在思维以及性格显然存在着一定的弱点,而这些弱点被孙膑在心理战上再次利用并放大,比如说骄纵轻敌,好大喜功,热衷于铤而走险,野心勃勃,狂热地追求虚名,过高地估计自己以及自己一方的军事实力,等等等等。孙膑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才大胆地设下迷局,故技重施,诱使庞涓上当。话分两头说,即使庞涓看出孙膑是在“故技重施”又能怎样,国都不得不救,果真不救孙膑就果真打,打下大梁一样功德圆满。

  从孙膑的角度,他不仅了解到魏国在攻打韩国时,其后方国都兵力非常空虚,而且也了解魏军统帅庞涓的种种弱点,这样,他在安排战略战术上,就显得非常胸有成竹,正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了。孙膑的兵家祖先孙武(孙子)就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看來,孙膑完全是做到这一点。

  此战,魏国在伐韩前没有分化韩齐之盟,有无打破诸侯均势的实力,而贸然攻韩,一开始就在战略上失势,又在孙膑战术上的诱敌下,扩大了战局,从此魏国战国第一豪雄的地位易主,战国七雄均势更加牢固,不得不让人思考,一步错步步错,魏国自酿苦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