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兵法之见威王孙膑兵法之见威王

孙膑兵法之见威王

  见威王·第二

  作者: 孙膑

  出自————《 孙膑兵法 》《上卷》

  出自————《 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

  原文:

   孙子见威王,曰: [夫兵者,非士恒势也 (一) 。此先王之傅道也 (二) 。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 (三) 。战不胜,则所以削地面危社稷 (四) 也。是故兵者不可不察。

  然夫乐兵 (五) 者亡,而利胜 (六) 者辱。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事备 (七) 而后动。

  故城小而守固者,有委 (八) 也;卒寡而兵强者,有义也。夫守而无委,战而无义,天下无能以固且强者。

  尧有天下之时,黜王命而弗行者七,夷 (九) 有二,中国 (十) 四,……素佚而致利也 (十一) 。战胜而强立,效天下服矣。

  昔者,神戎战斧遂 (十二) ;黄帝战蜀禄 (十三) ;尧伐共工 (十四) ;舜伐劂□□而并三苗 (十五 ),……管;汤放桀 (十六) ;武王伐纣 (十七) ;帝奄 (十八) 反,故周公浅之 (十九) 。

  故曰,德不若五帝 (二十) ,而能不及三王 (二十一) ,智不若周公,曰我将欲责 (二十二) 仁义,式 (二十三) 礼乐,垂衣裳 (二十四) ,以禁争夺。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效举兵绳 (二十五) 之。]

  译文:

   孙膑进见齐威王,说道: [用兵之道,并没有永恒不变的模式。这是先王所陈述的道理。一个国家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可以避免亡国,把江山世代延续下去。如果不能取胜,就会割让土地,以至危及国家生存了。所以,用兵不可不慎重对待。

  那些轻率用兵的人常遭失败,贪图胜利者常遭屈辱。所以说,用兵绝不能轻率,胜利也不是靠贪求而能得到,用兵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才能付诸行动。这样,哪怕城池很小,也能够坚持,这是因为有充足的储备;兵力不足,而战斗力强,是因为正义在自己一方。如果储备不足而守卫,没有正义而进行战争,那样,世上没有任何人能够固守不败,没有任何人能取得战争胜利。

  唐尧治理国家时,拒不执行王命的部落共有七个,其中蛮夷地区两个,中原地区四个..只因唐尧注重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才创造了有利条件,战胜了各部落,而居于强者地位,全国都归服于他。

  从前,神农氏和斧遂作战,黄帝和蜀禄交锋,唐尧讨伐共工,虞舜征讨劂..及平定三苗,..商汤驱逐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商奄反叛,周公很快就将其平定了。

  现在,有些人,功德不如五帝,才能不如三王,智慧不如周公,却说[我要以积蓄仁义,实行礼乐,不用武力,来制止争夺]。其实,这种办法,并不是尧、舜不想实行,而是这种办法行不通,只好用战争去制止战争。

  注释:

   (一) 士,借为恃。意谓军事上没有永恒不变的有利形势可以依赖。

   (二) 傅,借为敷,布,施。意谓这是先王所传布的道理。一说[傅]为[传]宇之误。

   (三) 在,存。孙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战争的胜负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与孔丘复辟奴隶制的反动纲领[兴灭国,继绝世]的含义不同。

   (四) 社,士神。稷(ji既),谷神。古代以社稷代表国家。

   (五) 乐兵,好战。

   (六) 利胜,贪图胜利。

   (七) 事备,做好战争的准备。

   (八) 委,委积,即物资储备。

   (九) )夷,指古代我国东方地区的部族。

   (十) 中国,指中原地区。

   (十一) 此句上文残缺,原文大概是说帝王不能无所作为而致利。佚,同逸,安闲。

   (十二) 神戎,即神农。斧遂,或作补遂。《战国策·秦策》:[昔者神农伐补遂。]

   (十三) 蜀禄,即涿鹿,地名。《战国策·秦策》:[黄帝伐涿鹿而禽蚩(chi痴)尤。]

   (十四) 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首领。

   (十五) 并,借为屏,屏除,放逐。传说舜曾征伐过南方部落三苗。

   (十六) 汤,商朝开国国君。桀,夏朝最后的国君。放,流放。

   (十七) 武王指周武王,周王朝的建立者。纣,即商纣王,商朝最后一个王。

   (十八) 帝,疑是商宇之误。奄,商的同盟国,在今山东曲阜东。

   (十九) 周公,周武王弟。武王死,子成王年幼,周公辅政。浅,借为践,毁、灭之意。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灭商后,被封的纣王之子武庚又联合奄、徐等国叛周,被周公征服。

   (二十) 关于五帝,历来说法不一。据《史记》,指黄帝、颛顼(zhuanxu专恤)、帝喾(ku酷)、尧、舜。简文似以神农为五帝之一。

   (二十一) 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的君主,即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

   (二十二) 责,借为积。

   (二十三) 式,用。

   (二十四) 譬喻雍容礼让,不进行战争。

   (二十五) 绳,纠正。意谓以战争解决问题。

  孙膑妙计让齐威王走到山顶的故事

  孙膑从魏国到了齐国,齐威王十分高兴。他早就从元帅田忌那里听说过,孙膑精通兵法,有智有谋,是个难得的人才。不过,齐威王还没有亲自领教过,他很想找机会试一试孙膑的智谋。

  有一天,齐威王由元帅田忌和其他几个大臣陪着,与孙膑一块儿来到一个山脚下。齐威王对周围的人说:[你们谁有办法让我自己走到这座小山顶上去?]这道考题出得未免太怪了。大家端详了一下小山,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过了一会儿,元帅田忌说:[现在正叶落草黄,在周围点起一把大火,陛下就得往山上走。][这是用火攻。]齐威王说,[也是一个办法,不过太笨了点。] [再就是用水淹。]一个大臣这么说。齐威王摇了摇头,没作声。[要引外国军队打进来,包围起这座山,不怕陛下不上去。]一个大臣心里这样想,不过没敢说出 口。大家想来想去,都说实在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陛下自己走上山。

  这时,齐威王问孙膑:[你有什么办法能让我走上山吗?]一直没出声的 孙膑,见威王问,十分为难地说:[陛下,我没有办法让你自己从山脚下走到山顶上去。可是,你要是在山顶上,我倒有办法让你自己走下来。][真的?][陛下 不妨试一试。]于是,齐威王由元帅、大臣们簇拥着,往山顶走去。边走,齐威王边琢磨:孙膑能用什么办法让我自愿走下来呢?大家也都边走边想:孙膑能有什么 妙法呢?到了山顶,孙膑谦虚地对齐威王说:[陛下,请饶恕我的冒昧,我已经让您自己走到山顶上来了。]

  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孙膑惊人的智谋,赢得了每个人由衷的敬佩。孙膑运用聪明的智慧赢得了大家的赞许,更赢得了齐威王的赏识。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