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兵法之地葆孙膑兵法之地葆

孙膑兵法之地葆

  地葆·第八

  作者: 孙膑

  出自————《 孙膑兵法 》《上卷》

  出自————《 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

  原文:

   孙子曰: 凡地之道,阳为表,阴为里 (一) ,直者为纲,术 (二) 者为纪。纪纲则得,阵乃不惑。直者毛产 (三) ,术者半死。凡战地也,日其精也,八风 (四) 将来,必勿忘也。绝水 (五) 、迎陵 (六) 、逆流 (七) 、居杀地 (八) 、迎众树 (九) 者,钧举也,五者皆不胜。

  南阵之山,生山也。东阵之山,死山也。东注之水,生水也。北注之水,死水。不流,死水也。五地之胜 (十) 曰:山胜陵,陵胜阜,阜胜陈丘,陈丘胜林平地。五草之胜曰:藩、棘、椐、茅、莎。五壤之胜:青胜黄,黄胜黑,黑胜赤,赤胜白,白胜青。五地之败 (十一) 曰:谿、川、泽、斥。五地之杀 (十二) 曰:天井、天宛、天离、天隙、天柖 (十三) 。五墓 (十四) ,杀地也,勿居也,勿□也。春毋降,秋毋登。军与阵皆毋政前右,右周毋左周 (十五) 。

  译文:

   孙膑说: [就地形的一般状况而言,向阳的地方是表,背阴的地方是里,大路为纲,小路为纪,掌握了大小道路的分布状况,布阵用兵就可以自如了。大路畅通的地区有利于运动作战,而小路难行的地区就不便于运动作战了。凡是用于作战的地方,日照的条件都很重要,对于四面八方风向的变化,千万不能忘记观察了解。渡河涉水,向山陵进发,处在河流下游,在死地扎营驻守,靠近树林,在这五种情况下,都容易招致失败,用兵时要特别注意。

  适于南面布阵的山是生山。运于东面布阵的山是死山。向东流的水是生水,向北流的水是死水,不流动的水也是死水。就五种地形对用兵的优劣比较而言,山地胜过丘陵,丘陵胜过土山,土山胜过小土丘,小土丘又胜过有树林的平地。五种草的优劣依次是:知母草、荆棘、灵寿木、茅草、莎草。五种土壤的优劣比较是:青土胜过黄土,黄土胜过黑土,黑土胜过红土,红土胜过白土,白土又胜过青土。五种可能导致作战失败的地形是:山溪、河流、沼泽、盐碱地..。五种可能导致全军覆没的地形是:似天井般四周封闭的洼地,四周是高山、易进难出的地方,草木丛生有罗网的地方,两面高山夹峙的狭窄山沟,沼泽地区。这五种地形犹如军队的坟墓一般,都是凶多吉少的‘杀地’,不能在这里驻扎..。春天不能在低洼地扎营,秋天不能在高处扎营。驻军和布阵时,都不要改变右前方的有利地形,要选择右翼有丘陵或高地作屏障,而不要左翼有屏障。]

  注释:

   (一) 阳,疑指高亢明敞的地形。阴,疑指低洼幽暗的地形。

   (二) 术,疑借为屈。

   (三) 毛和产都有生长的意思,[毛产]与下文[半死]相对。

   (四) 八风,八方之风。古人认为风的方向、大小、疾徐都与战争胜负相关。

   (五) 绝水,渡水。

   (六) 迎陵,面向高陵。

   (七) 逆流,军阵处于河流下游。

   (八) 杀地,极不利的地形。

   (九) 迎众树,面向树林。

   (十) 五种地形的优劣。

   (十一) 五地之败,五种败地。此下简文仅列举四地,疑漏抄一字。

   (十二) 五地之杀,五种杀地。

   (十三) 《孙子·行军》言险地种类有天井、天牢、天罗、天隙、天陷五类。天井,指四边高中间低洼之地。天离即《孙子》天罗(离、罗二宇古代音近通用),指草木茂密如罗网之地。天隙,指出道少而狭的地形。天宛,疑与《孙子》天牢相当。《孙子》[天陷],银雀山竹简本《 孙子兵法 》作[天{尧召}],本篇[天柖]当为[天{尧召}]的异文。

   (十四) 五墓,疑即指天井、天宛等五种杀地。

   (十五) 周,周匝环绕。左周、右周,疑指山陵高地在军阵的左侧或右侧。古兵书多认为军阵右背山陵为有利。

  孙膑兵法之地葆读后感

  地形像一切客观条件一样,是十分复杂的。这就有一个抓主要矛盾,抓纲纪的问题。纲举则目张,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矛盾就迎刃而解。什么是主要矛盾,就地形而言,就是有利与不利的矛盾。哪些地形有利,哪些地形不利,这就是军事[地理]的纲纪,它关系一个军队胜负或可生可死的大问题。

  有利与不利并不是绝对的,在矛盾运动的发展变化中,它们是对立转化的,有利可能变为不利,不利可能变为有利。所以孙膑在这里除了讲阴阳的对立统一,又讲了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他说什么[青胜黄、黄胜黑、黑胜赤、赤胜白、白胜青],你不要认为这不科学,是神秘的唯心论,也不要作教条主义的机械理解。我们古人的智慧常常是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的,只可意会,不可实说,很富于启发性。这里说的五色相胜、不断循环,就是把万物互相联系对立转化这个抽象的真理给了你一个感性的启示,让你去理解和感悟真理,也就是占有真理,与道为一,而不是告诉你真理是什么这类抽象的概念或绝对的答案。

  人又常常把说得明明白白的东西当作真理。其实说明白了的东西,未必是真理。比如你介绍这个人怎么样,怎么样,明明白白,但你永远说不完这个人的全部,而全部是永远大于部分之和的。又比如《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不管人们用了多少文字来说明它,这些文字同《红楼梦》原文的篇幅比起来,虽然已达到了九牛一毛的比例,但到底只是(红楼梦》的点点滴滴,永远也不可能与《红楼梦》的丰富浩瀚相比。真理是一种整体的存在,谁能用语言把它剥离出来呢?所以智者孔夫子说:[天地不言,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地就具有了真理。

  真理并不是一句漂亮的话,也不是[什么是什么]这类绝对的等式。恰恰相反,有时一句朴实的话,或2+2=5这类荒诞的数学,却包含了充分的真理。总之,真理不是由谁告诉你,更不是由谁强加于你的,真理是启发你自己去感悟的。

  有人说孙膑这段文字充满了[牵强附会的唯心论],实在冤枉了古人[不予欺](不欺骗我们读者)的真诚态度。这是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态度,比科学的事实更为重要。前者是科学之父,而后者只是其子。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