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骑兵为何会战无不胜?蒙古骑兵为何会战无不胜?

蒙古骑兵为何会战无不胜?

蒙古大军在十三世纪发动了的大规模的西征,凭借较少的军队和漫长的后勤供应战胜了所有的敌人,占领了大半个亚欧大陆,这在世界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实际上,在几次西征中,蒙古军队的数量通常很少,加上其他民族的仆从军,总数最多不超过20万人左右,往往比对方的军队要少得多,但是,人数少的蒙古军队却往往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吗?难道真是[上帝]的旨意吗?

一、蒙古人强烈的征服精神

蒙古人的战斗力首先来自他们强烈的征服意识,蒙古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具有征服意识和尚武精神的民族之一,这一点,和西方人有点相似。

曾经有一天,成吉思汗闲来无事,问了群臣一个问题:[什么是男人的最大快乐?]博儿术(他手下的第一大将)说:[带着冬季脱掉、现在重新长满羽毛的灰鹰,骑着养肥的好马,穿着好衣服,在初春时节出去猎取灰头鸟,这就是我理解的最大的快乐。]

博尔忽说道:[放了鹰鹘,看它在空中用爪子击落的方式抓走灰鹤,这是男子汉的最大快乐,忽必来说:[打猎时放鹰,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成吉思汗哈哈大笑,对着群臣说道:[镇压叛乱者、战胜敌人,将他们连根铲除,夺取他们所有的一切;使他们的已婚妇女号哭、流泪,骑乘着他们后背平滑的骏马,将他们美貌的后妃的腹部当作睡衣和垫子,注视着她们玫瑰色的面颊并亲吻着,吮她们乳头色的甜蜜嘴唇,这才是男子汉最大的快乐。]

成吉思汗的话,说出了蒙古人的思想,一般说来,游牧民族往往具有强烈的征服意识。

游牧民族的生存条件比起农耕民族来说,条件要恶劣得多。你也许在内蒙古旅游过,看过那里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你也许会觉得那里就是世界上最美的天堂。

但这只是你在最好的时候看到的最美的景色,你没有见到他们残酷的生活,其实,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蒙古高原的地理条件都是恶劣的。

罗马教皇的使者加宾尼在《出使蒙古记》这部书里详细记载了蒙古恶劣的自然条件,他在书中说:[这个国家的某些部分,山岭极多,在其他部分,则是平地,但是,实际上它的全部土地都说是由砂砾构成的,土壤不多,几乎都是沙漠。在某些地区,有一些小树林,但是在其他地区,则完全没有树木。肥沃的土地不及百分之一,而且除非用流水来灌溉,是不能有收获的,而那里溪流和小河不多,大河更是十分稀罕。]

这说明,蒙古地区虽然领土广阔,但是基本上是沙漠,而且没有多少水源。

正是因为好地方不多,所以,对好牧场的争夺就不可避免了,在放牧的时候,谁占有了最肥美的草场,谁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上天赐给的好草场没有主人,谁的力气大、谁的势力强,这块草场就归谁,水和草,是他们生存的依据,那些游牧部落,往往会在首领的带领下,为争夺更好的生存条件,在部落之间的进行残酷的厮杀。

游牧民族地方的气候也是残酷的,冬天,往往有灾难性的大雪出现,加宾尼说:[那里的天气是惊人的反常。在仲夏的时候,别的地方气候炎热,在那里却有剧烈的雷电,常有人被击死,同时也常常下着很大的雪。这个地方还常有寒冷刺骨的狂风,强烈的狂风让人们骑上马的时候非常吃力。当我们在斡耳朵——这是皇帝和首领们的帐营的名字——前面的时候, 由於风的力量太大, 我们只得趴在地上,而且由於漫天飞沙,我们简直不能看见什么东西。那里在冬季从来不下雨,但是在夏季常常下雨,虽然雨是如此之小,以致有的时候连尘土和草根都没有润湿,那里也常常下大冰雹,当皇帝被推选出来并且准备举行登极典礼的时候,我们正在斡耳朵里面这时下了一场这样大的冰雹,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作为冰雹灾然融化的结果,在斡耳朵里有一百六十多个人被淹死,此外还有许多帐幕和财产被冲走了。]

加宾尼说的蒙古的气候,和我们现在全球温室效应出现的极端天气基本上一致,在这样极端的气候条件下,他们的牛羊往往会成群的冻死后者因干旱而饿死、渴死。

游牧民族的一切财产和生活来源就是他们放牧的牛、羊、马了,在古代,对于游牧民族而言,没有了可以依赖的牲畜,就失去了生活的来源,这时候,为了维持生存,掳掠就成了他们求生的另外一种途径。

我们说,不是游牧民族天生具有侵略性,而是被那种地理环境逼出来的。

[和所有的敌人相比,蒙古人物质上处于落后地位,大规模地攻占掠夺始终是激励其保持旺盛战斗力的原因和动力,对财富的渴望,对杀人带来的刺激,使得蒙古人几乎没有停止对外发动战争时候。蒙古人放手让士兵可以任意屠杀的政策,在心理上可以让杀人的血勇刺激军人的好战情绪和原始勇气,使得蒙古军人成为极其勇敢野蛮的战士。]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在《草原帝国》中这样解释蒙古人征服世界的动机。

因此,草原上的[男人们除了制造箭以外,基本不干其他事。他们有时也照管性畜,但他们主要是从事打猎和练习箭术,他们(不论是大人和小孩)全都是极好的射手。他们的小孩刚刚两、二岁的时候,就开始骑马和驾驭马,并骑在马上奔跑,同时大人就把适合他们身材的弓给他们,教他们射箭,他们都非常敏捷、勇猛。]加宾尼在《出使蒙古记》这样说。

这样长期熏陶出来的征服意识,就成为了民众的准则,只要他们能够的话,就要征服全世界。

加宾尼在《出使蒙古记》中说,成吉思汗曾经颁布命令说,只要他们(蒙古人)自己还没有遭到屠杀,他们就要使全世界降服于他们,他们决不同任何民族讲和,除非那些人首先向他们投降。

蒙古第三任大汗,成吉思汗的孙子贵由的大印上刻着这样的文字:[天上的神,地上的贵由王,神的力量,一切人类的皇帝大印],这些情况都说明,征服全世界是他们的人生理想,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会在短时间以蒙古为中心,向四周所有的地方发起征服战争。

二、蒙古人极端的服从意识

蒙古军队强大的战斗力来源于他们的铁的纪律和极端的服从意识,服从意识是形成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原因,在作战中,只有所有人都完全听从指挥员的命令,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世界上战斗力最强大的军队有两个,一是德国军队,二是日本军队,这两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打遍欧洲无敌手,一个打遍亚洲无敌手,除了他们先进的武器和战术之外,对领导的绝对服从是他们军队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原因。

日本人在二战中,长官说抵抗到底,没有一个日本人投降;长官说,无条件投降,刚才还在殊死作战的士兵立即放下武器,这样的军队,没有任何人是他们的对手。

在日本,出现了一个传奇般的人物,他就是一个人坚持战斗三十年的英雄人物[小野田]。

1942年,年仅20岁的小野田被征召入伍,1944年11月,他和战友被派到菲律宾的一个小岛卢班岛,从事游击战的行动,主要任务非常的单纯,抵抗美军的攻击,破坏机场与海港,而行动策略简单之极:自己活下去,没有后援。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但是,由于小野田他们在丛林中,音讯不通,他们根本不知道日本投降的事情,他们还在继续作战。

当地人发现还有日本兵躲在丛林中,于是,当地政府把宣传资料投进丛林,告诉他们战争已经结束,然而,小野田他们认为这是美军的计谋,于是决定继续作战,最后,其他人相继病死,只剩下小野田一个人坚持抵抗。

1974年2月20日,小野田在山里偶然遇到日本探险家铃木纪夫(他探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到小野田),小野田缓慢地从背后接近铃木,准备袭击他,但他发现铃木是一位日本人,于是,他们交谈起来,铃木纪夫告诉他战争已经结束,要他走出丛林回家,但是,小野田说,如果要我撤退,必须要有我队长的命令,否则免谈,铃木承诺,他会带着他的队长的命令再来。

1974年3月9日,小野田发现一张铃木的字条,说他的指挥官谷口义美少佐已经到了当地,并且附上一份完整撤退命令,两天之后,小野田越过整个山头,来到指定的地点,面对长官以最标准的敬礼动作,接受谷口义美少佐的指挥,少佐一声令下,这个干瘦的老人少尉小野田宽郎就地投降,当时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赦免了他的罪行,放他回国。

三十年之后,小野田终于回到了日本,所到之处,受到全国[英雄般]的热烈欢迎,他成了日本[精神英雄],很快,他的自传成了畅销书,书名是:《绝不投降,我的三十年战争》。

蒙古人对领导的服从意识是全世界是楷模,甚至超过了日本人。

[这些鞑靼人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不论他是是否信仰宗教)更服从主人;对主人们极为尊敬,并且从不对主人说谎话],[不管他给他们下了什么命令,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不管这命令是要他们去作战,是死是活,他们都绝对服从,没有一个字的反对。即使他要他们的未婚的女儿或姐妹,他们也把她奉献给他,不出一句怨言。](《出使蒙古记》)

你能够找出还有比蒙古人更具有服从意识的民族吗?虽然我们有些人说,这是盲从意识,这是奴隶意识,但是,军队中,就需要这样的意识,没有这样极端的服从意识,根本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当然,他们极端的服从意识也要靠严酷的纪律做保证,蒙古人的军纪之严,全世界少有,[当他们在作战的时候,如果十人队中有一个人、或两个人、或三个人、或甚至更多的人逃跑,则这十个人全体都被处死刑,如果有一个十人队全部逃跑了,则在百夫长之下的其余的人,即使没有逃跑,也全都要被处死,一句话,除非他们全体退却,所有逃跑的人统统要被处死,同样的,如果十人队中有一个人、或两个人、或更多的人奋勇前进,勇敢战斗,而其余的人不跟着前进则这些人都要处死;如果十人队小将一个人或更多的人被敌人俘虏,而他们的伙伴不去救他们,则这些伙伴都要处死。](《出使蒙古记》)

这就是典型的株连政策,一人逃跑,战友全部处死,结果,即使你想逃跑,别人也不会答应,最后,是要死一块死,要活一块活,在战场上,蒙古军队成了永不后退的军队,虽然这种政策不怎么人道,但是,效果那是相当的好。

三、蒙古人特殊的社会生活

首先是蒙古人的吃苦能力极其强悍,由于蒙古人在严寒和艰苦的环境中长大,都具有极为坚韧耐劳的性格,对物质条件的待遇几乎从不讲求,爬冰卧雪在其视为常事。远距离跋涉更是从小的习惯,对物质条件的不讲究,使蒙古军队的后勤负担很轻,因此,蒙古军人拥有其他民族战士所没有的连续作战的意志和能力,这是西方那些养尊处优的贵族骑兵们永远难望其项背的。

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朝鲜战争中找到例证,抗美援朝时,志愿军战士面对的是强大的美军(美国人刚刚打败了德国和日本,其战斗力可想而知)。但是,就是这样强大的美军却败在武器简陋的志愿军手里了。原因何在呢?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志愿军战士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志愿军战士都是农民苦出身,在朝鲜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下照样活动自如,他们一把炒面、一把黄豆就是自己的给养,他们可以再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起进攻,而美国那些老爷兵没有后勤保障就寸步难行,志愿军取得胜利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是蒙古人从生下来就是战士。蒙古各部落统一后,几乎把对外战争作为民族生存的依靠,基本上不再进行放牧等生产活动,蒙古国走向了完全的军事化道路,为了训练出最好的军队,蒙古人三四岁的孩子就被投入专门的军事训练部门进行军事学习,他们被严格地进行骑马、射箭的训练,这些被从小训练出来的孩子组成的骑兵部队,战斗的素质和技能是极为惊人的,他们在马背上无论是冲锋还是快速撤退都能准确地射击敌人,在这样的训练方式下,所有的普通战士都像飞将军李广那样的神射手,这一点,其他任何民族都无法作到,这样的战士是其他人所不能比拟的。

这些从小就按战士的标准培养起来的士兵,和那些半路出家的士兵作战,谁胜谁负不是很明显的吗?

我们可以用中国的奥运体育来说明这个问题,中国的运动员,几乎从小孩时候就开始按照正式的比赛标准进行训练,一直训练到成年,十几年的训练,什么水平练不出?而且,除了体育训练之外,这些运动员不用干任何事情,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就是体育训练,这样训练出来的选手的实力就可想而知了。

反观外国的体育运动员,他们许多人都是业余选手,体育训练是在正式的职业之外的一种爱好,这样的半拉子运动员当然比不上我们的专业运动员。

蒙古士兵就像我们的奥运运动员,而其他民族的士兵都是半路出家的货色,专业战士对半路出家的士兵,战争胜负就没有多少悬念了。

第三,就是蒙古人的特殊社会组织形态。蒙古人建立了与战争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在蒙古,除了大汗的亲军之外,没有专门的军队,每个蒙古人,既是普通老百姓,又是战士,在平时,他们放牧,在作战的时候,他们就自备武器跟随首领出发,可以说,他们是典型的[全民皆兵],每个人都具有双重身份,对外发动战争时,可以全民动员,全民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作战行动。

如对花剌子模国的长期围困,就是全民参与,在城下放牧生活,维持军队持续不断的攻击力,直到城市被攻克。

综上分析,蒙古国军队在亚欧大陆东征西讨所向无敌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四、蒙古人先进的战术

在十三世纪,蒙古人的作战理念应该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1、战争前做好侦查工作

蒙古军队在作战的时候,最注意做好前期侦察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作战之前,他们尽量收集有关敌人的道路、河流、防御工事、政治和经济状况等方面的情报,并在战争中加以利用。

蒙古军队行军之时,在大军的前面要派前锋,前锋的前面还要有哨骑,只要是几百人以上的小部分,就一定要在周围派出哨骑侦察,侦察分两种,一种是武装哨探,通常在周围有敌军时进行,哨骑登高望远,或者劫掠敌人,逼近敌人的营哨去获得情报。

另一种是平时行军的哨探,以发现居民为主,一旦发现居民或旅客,都要捕获询问四周的地势、兵力分布、有什么要塞、有什么军事基地、哪里可以补给等等,这种哨探在行军时的分布,有时可以远至大军的前面两百公里之远,一旦发现情报,根据情报的重要程度层层上报直到统军大帅,因此,蒙古军队几乎从来没有被伏击过。

因此,在作战中,蒙古军队比起当地的军队更熟悉战场周围的环境,并能够利用当地的环境来帮助作战。

比如,在匈牙利战役中,拔都的军队和匈牙利大主教玉果麟作战时,蒙古人假装逃跑,然后把敌人引入沼泽,轻装的蒙古骑兵从草地上顺利地过去了,重装的匈牙利骑兵全部陷入污泥当中,结果,在沼泽地里挣扎的匈牙利骑兵就像泥巴中的鱼,任人宰割。

在蒙古兵进攻巴格达时,巴格达士兵出城迎战,蒙古兵撤走,把敌人引进低洼地方的草原,然后把底格里斯河引到低洼地,阿拉伯骑兵变成水中的士兵,基本上被淹死。

可以说,蒙古军队的侦察工作是做得最好,而且能够有效的利用当地地形,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这种利用地形地貌来对付敌人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起到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良好效果,他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消灭敌人。

我们可以用中国在抗日战争的第一次胜利来说明这件事情。

在抗日战争初期,我国军队和日本军队相比,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中国军队没有一次战胜过敌人。

但是,后来武器装备低劣的八路军却在平型关战役中围歼了精悍的日本军,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平型关战役就是一次巧妙的伏击战。

当时,日本侵略军进攻山西,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政委罗荣桓决心在平型关设下埋伏,痛击进犯山西的日军,战前,115师师长林彪多次踏勘平型关的地形,准备集中兵力打个伏击战。

9月25日日军敌板垣师团进入伏击圈,八路军凭借尤里地形,向山谷中的日军发起猛烈进攻,激战延续了一天一夜,最后,日军板垣师团21旅遭毁灭性打击。

平型关大捷,歼敌1000多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这是中国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它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要是八路军115师和日军进行硬拼的话,肯定不是对手,但是,我们却凭借地理优势,取得了以弱胜强的传奇胜利。

可以说,在西征战争中,蒙古军队基本上和敌人打的是巧战,没有硬拼过,因而每次都能以少胜多。

2、百战百胜的[后退——合围]战术

蒙古人在战斗中,很少和敌人硬拼硬,也就是说,他们很少和敌人正面迎战,正面迎战往往会造成己方较大的伤亡,而且胜算的可能性也不大,他们利用骑兵高度机动的特点,采取引诱敌人进攻,然后退却,在退却中对敌人进行包围的战术,这种战术每每取得了胜利,蒙古人的逃跑——合围战术分为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

在战略方面,蒙古人特别强调的就是部队的机动性,以远距离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为主要战术特征,他们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规模机动,使敌人很难预料和防范到他们的攻击。

如果敌人确实强大,他们就退上几天,跑上几百里路,把敌人拖得分散开来,然后抓住战机,消灭其中最关键的敌人,然后顺势击溃其他敌人。

这种战法的经典战役是者别和速不台第一次横扫俄罗斯的卡马尔河大战。

1222年,在南俄罗斯的钦察大草原上,者别和速不台打败了钦察人,钦察人向俄罗斯诸侯求援,俄罗斯个诸侯召集了一支八万人的大军,向者别和速不台进攻。

当时,速不台和者别的军队只有2万5千人,面对八万俄罗斯军队,军队人少的者别和速不台不是正面和他们交锋,而是撤退。

俄罗斯联军看到者别和速不台撤退,就紧追不舍,这别和速不台连退12天,退却几百公里,长达12天的追赶,俄罗斯军队相当疲倦,各军团之间的间距逐渐拉大。

1222年5月31日,者别和速不台在卡马尔河边抓住战机,把一支脱离大部队的军队击溃,其他军团不战而退,蒙古军队乘胜追赶,最终将俄罗斯联军全部消灭。

这种长时间,大空间的退却合围的机动战术,往往会将敌人拖累,然后抓住战机,消灭其中的弱势部分,动摇敌人军心,就可以乘势击溃敌人,这种战术,往往能够取得以少胜多的奇效。

在战术方面,蒙古军队也善于运用退却合围战术。

这种战术,一是退却设伏,他们在前面设下埋伏,然后和敌人交战,假装不敌逃走,把敌人引进包围圈,一网打尽。

这在者别和速不台跟格鲁吉亚人的战斗中收到了效果,当者别和速不台准备进攻俄罗斯草原时,要经过格鲁吉亚,格鲁吉亚是山地,当地的居民也很强悍,他们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正面强攻很难打败他们,于是这别和速不台采取了撤退战术,者别率领5千人埋伏在一个隐秘的地方,由速不台率兵进攻格鲁吉亚人,一交战,速不台假装败退,领着蒙古兵往回跑,格鲁吉亚人一看蒙古人败退了,很高兴,立马就追上了上来,格鲁吉亚人正追的高兴,者别一下子冒了出来,把他们团团围住,毫无防范的格鲁吉亚人一下子被歼灭了3万多,基本上全军覆没了。

在和欧洲重骑兵决战时,蒙古人的撤退合围战术更收到了奇效。

西方的骑兵部队是威力强大的重装甲骑兵,士兵穿着厚厚的锁子甲,可以有效抵挡刀枪和弓箭的杀伤,骑兵使用长枪和长剑,杀伤力较大,他们排成密集方阵,步、骑、弓箭、投枪诸兵种协同作战,这种作战方式,有很强的杀伤力和防护力,正面几乎没有人能够抵抗他们的进攻。

蒙古军队的骑兵在任何时候都无法一对一地战胜欧洲的重装甲骑兵,欧洲重装甲骑兵的长矛和重剑杀伤力远大于蒙古骑兵手中的马刀、长矛或狼牙棒,欧洲骑兵的马也远比蒙古马高大。

面对欧洲骑兵的特点,蒙古人发挥了他们特殊的战术,他们讲究部队作战的机动性和战术的灵活性。

双方军队在交战后,蒙古军队的骑兵会迅速后撤,西方军队的重骑兵就会排成密集的队形向蒙古士兵冲击,但是,撤退的蒙古人利用欧洲重骑兵机动性不强的特点,迅速从侧翼和后边向欧洲重骑兵发起进攻,对敌军进行近距离的砍杀,在和欧洲人作战时,蒙古人最主要的战役就是靠这种方法取胜的。

蒙古军队靠着部队的高度机动性,消灭了大量装甲坚固但行动笨拙的欧洲军队,蒙古军队在运用机动作战时,只有少量的伤亡,现代的欧洲军事史学专家认为,欧洲军队和蒙古军队在战争中的伤亡比例,也许是冷兵器时代最悬殊的,欧洲军队相对高度机动的蒙古军队,不仅打不赢,而且逃命都逃不掉,这使得欧洲人从战场上逃回来的人极少极少,基本上都是一锅端,以致很久以来,欧洲人始终认为蒙古军队的数量极为庞大。

事实证明,蒙古人只要采取他们擅长的高度机动的退却合围战术,就会战无不胜,只要背离了这种战术,往往就会失败,西征中唯一的一场失败是怯的不花和埃及人的战斗,在那次战斗中,怯的不花和埃及人硬拼,结果是全军覆没。

身材矮小的蒙古军队在和敌人硬拼的时候是占不到便宜的,正确的战术是他们取胜的重要保障。

3、利用伪军进攻

[以毒攻毒]是中医上的重要治疗手段,往往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战争中,[以敌攻敌]也同样有效。

在蒙古军队中,有一个特殊的团体,就是[签军],所谓签军,就是蒙古人把当地居民和俘虏作为进攻敌人的炮灰,蒙古人带着所获俘虏去进攻另一个国家,这些俘虏被安置在第一线,如果他们干得不好,蒙古人就把他们杀死,如果他们打得很好,蒙古人就允诺要封给他们高官厚禄。

这些[签军]炮灰,往往在攻城中使用,这些俘虏用自己的血肉为蒙古人铺平了胜利的道路,这也就是为什么蒙古人在作战中伤亡那么少的缘故。

五、蒙古人精良的作战装备

俗话说,[人强不如家伙强],这说明先进的装备对人做事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战争中,武器的先进与否,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人本来还想本土决战,但是,美国人两颗原子弹,一下子就击溃了日本人抵抗的决心,那么,战无不胜的蒙古军队的武器装备又精良在哪里呢?

1、乘骑装备——蒙古马

蒙古马若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该是最劣等的马了,蒙古马身材矮小,跑速慢,越障碍能力也远远不及欧洲的高头大马,但是蒙古马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强的马,对环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最低的,无论是在亚洲的高寒荒漠,还是在欧洲平原,蒙古马都可以随时找到食物,可以说,蒙古马具有最强的适应能力。

蒙古马可以长距离不停地奔跑,而且无论严寒酷暑都可以在野外生存,同时,蒙古马可以随时胜任骑乘和拉车载重的工作,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好马最终全部被蒙古马取代的原因。

一位权威人士说:[即使今天,在牧区用套索捕捉一匹蒙古马,装上马鞍,不需要再喂食,能连续骑100多英里,这是常见的事。]蒙古马的特殊优势使得蒙古军队具有当时任何军队都难以比拟的速度和机动能力,能够让蒙古军队能在极少休息、吃饭的情况下骑马连续行军几天几夜,他们将[闪电战]引入13世纪的世界,他们在匈牙利平原作战时,三天走了270英里。

同时,他们的马镫也是他们制胜的关键因素,有军事史家言,蒙人可征服世界,短镫功不可没,蒙古人使用的是短马镫,短马镫可以让蒙古人在马背上站立起来,这样他们在马背上就可以灵活自如的砍杀敌人;而欧洲和阿拉伯骑兵却使用长马镫,马镫只是放脚的地方,骑兵只能坐在马背上,这样,他们的灵活度大大下降,战斗力也就比不上蒙古军队了。

2、武器装备

蒙古士兵的主要武器是弓,每个士兵都有两、三张弓,还有装满了箭的巨大箭囊;有些士兵还有斧子、刀和矛。

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的弓箭,他们的弓箭较长大,需大约八十公斤的力量才能拉开(电视《马可.波罗》中有他始终无法拉开蒙古人硬弓的场面),射程远,几乎是蒙古骑兵的最重要的杀伤武器,这种弓比英国人的长弓更具杀伤力,其穿甲箭能在600英尺内杀死敌人他们的箭头非常尖锐,箭头两边磨得很锋利,好似一把两边有刃的剑。

这样强的弓,这样尖锐的箭,基本上可以射穿敌人的装甲,在他们之中,其中一些人还有矛,这种矛在其铁颈上有一个钩,他们就用这个钓把敌人从马鞍上拉下来。

此外,蒙古骑兵常常根据个人爱好装备其它武器,譬如套马的绳套和网马的网套,这在正规的欧洲军队看来是匪夷所思也是防不胜防的。

他们的防护装甲也很到位,蒙古骑兵有盔和护甲,他们的双腿也有护甲覆盖着,他们的马匹也都是披甲的马,他们的护甲是用皮革制成的,而且有两倍或三倍的厚度。

这种皮革护甲轻便坚韧,自由灵活,容易保持长时间的战斗力;而欧洲骑兵往往是铁甲,笨重要命,而且在严寒的季节里冷得要死,士兵行动不便,结果,笨重的欧洲骑兵就只好成为挨打的活靶子。

3、新式武器——巨型抛石机和火油筒

蒙古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拥有必杀技,这个必杀技就是威力巨大的抛石机和火器。

抛石机是能够利用杠杆原理抛出石头的武器,它可以把30公斤到100公斤不等的石弹抛出近300米远的距离。

这种重型武器在攻打城池时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它可以将城墙上的建筑和人马砸得粉碎。

蒙古人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抛石机作为攻城的武器,专门成立了[炮军],在攻城时集中使用,其作用相当于近代的炮兵,在攻城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他们制造的抛石机威力大、射程远,在当时是最先进的重武器。

据拉施特的《史集》记载,蒙古人的抛石机可以把石头抛出2500步的距离,这虽然有点夸张,但是,抛石机的极大威力是不可小觑的,在攻打木剌夷国的首府麦门底斯堡的时候,抛石机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粉碎了木剌夷人的斗志,促使他们投降。

1273年,元军攻打襄阳,就使用一种巨型抛石机,可发射150斤重的石弹,据《元史》描述,这种炮[机发时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毁,入地七尺],如果美誉偶夸张的话,这比现代的穿甲弹还厉害,在蒙古人威力巨大的抛石机面前,坚固的城池失去了它的抵抗作用。

除了抛石机之外,蒙古军队还大规模使用火箭和火油筒这样的火器。

在冷兵器时代,火器的出现时致命的武器,蒙古军队攻城时,他们就把石油和硫磺等组成的燃料投掷到城堡里去,这些燃烧瓶投掷到城堡里面的房屋上面,立即就可以烧掉屋舍,给敌人造成极大的恐慌,这种燃烧瓶还可以烧死敌人,在巷战时,他们大规模使用火油筒,火油筒就是现代火焰喷射器的雏形,这种武器可以烧毁敌人的藏身之处,把敌人所处之地变成一片火海。

1241年在和波兰人的决战中,蒙古人就是用火箭筒把波德联军烧得焦头烂额的。

距离比较远的时候,他们还使用火箭,火箭可以远距离烧掉敌人的营地,在和匈牙利决战的时候,匈牙利人用木质战车筑成营垒,防御蒙古人的进攻,但是,聪明的蒙古人不去进攻他们,而是把火箭射到匈牙利人的木制营地里,结果,匈牙利人的营地变成火海,八万强悍的匈牙利军队被烧得一败涂地,蒙古人战胜了这个强大的对手。

可以说,蒙古人在欧洲的两场大战,火药武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就好像当年美国人在日本扔下两颗原子弹,日本人就乖乖投降了,可见,先进武器有时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蒙古人从中国人那里学到了火器兵器,这在靠大刀长矛打仗的时代,这种火器不亚于今天的核武器,他们拥有这样的高科技武器,称霸欧亚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