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18年三月,虽然已是春暖花开,但北京的天气仍然是乍暖还寒。在庆寿寺中,躺着一位老僧,而在老僧的床边,坐着一位穿龙袍的皇帝。僧人此时已经84岁,行将就木,皇帝对他十分不舍。皇帝倾身问老僧:[少师,你还有什么要求吗?]僧人用悲悯的语气说:[贫僧只有一个要求,请陛下放了溥洽,他在监狱里待得太久了。]皇帝沉默良久,对这个要求非常意外,但还是点头答应了和尚。和尚得知皇帝已经答应,撑着病体下床叩谢。
这位皇帝,是大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而这位躺在病床上的老僧,名叫道衍,俗名姚广孝。庆寿寺的这场对话,是二人最后一次面见,不久后,姚广孝圆寂。
姚广孝是江苏苏州人,家族世代行医,不过姚广孝对阴阳术数很感兴趣,在十四岁那年跑去出家,法名道衍,后又拜了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
姚广孝是个很奇怪的人,说他很有野心吧,在朱棣夺得天下后,让他还俗他却不干,赏赐给他美女、府邸,他也不要,说他没有野心吧,在朱标死后,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时,姚广孝就有意识的跟朱棣说你有九五之分,鼓励朱棣争夺天下。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御侮防患,将自己的几个儿子封为藩王,为大明守边疆,朱棣被封为燕王,防御的敌人是大明的心腹之患蒙古人,朱元璋虽然建立了明朝把元朝灭了,不过北元的残余势力跑回北方,依然威胁着明朝,朱棣就藩北平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行动,还两次率师北征,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展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
朱允炆登基前,朱元璋为了让这个性格软弱的皇太孙能够稳坐江山,对那些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举起了屠刀,将武人集团基本上清洗的一干二净,不过对于自己的几个藩王儿子却是很信任,结果却给朱允炆留下了作死的选择题,朱允炆即位后,面对几个叔叔各拥重兵、坐镇一方的局面,朱允炆是如芒在背,其中朱棣是藩王中势力最大,且在家族尊序上也是诸王之首(朱允炆登基时,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樉和三子晋王朱枫都已去世)。
朱允炆继位后就跟他的儒家师傅齐泰、黄子澄密议削藩,采取了先枝后干的策略,想先斩掉势力比较弱的几个藩王后,再对付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朱允炆虽然性格软弱,在削藩时却是够狠,从周王朱橚开始下手,随后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梗都被朱允炆派兵抄了家,废为庶人,湘王更是被逼的自焚而死。
看到朱允炆步步紧逼的态势,朱棣却是犹豫不决,毕竟他只是个藩王,要以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胜算不大,且民心也是向着朝廷,朱棣因而就商于姚广孝,这时候姚广孝对朱棣说了一句:[臣只知天道,不管民心。]这话让朱棣下定了决心,决定起兵造反。
姚广孝这人年纪轻轻就出了家,对儒释道三教都很精通,跟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不过他在朱元璋手下却没得到重用,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诏令精通儒学的僧人去礼部应试,姚广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应召入京,没被授僧官,只是获赐僧衣。姚广孝与朱棣结缘则是因为马皇后过世,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朱元璋悲痛不已,就挑选高僧让他们跟随诸王,为马皇后诵经祈福,姚广孝与朱棣得以结识,两人相谈甚欢,在朱棣回北平时,姚广孝跟随朱棣一起去了北平,姚广孝任庆寿寺住持,经常出入燕王府和朱棣密谈。
在马皇后的丧仪期间,姚广孝结识了朱棣,初次见面,姚广孝对朱棣说了一句惊天动地的话。《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记载:
僧道衍知燕王当嗣大位,言曰:[大王使臣得侍,奉一白帽与大王戴。]盖白冠王,其文皇也。
姚广孝说:[大王(指朱棣)要是带我去北平做近侍,我愿意送一顶白帽子给大王。]在[王]字上加一个[白]字,充分暴露了姚广孝的野心。姚广孝的话很有诱惑力,朱棣最终向朱元璋讨要姚广孝,姚广孝得以到北平。他的公开身份是庆寿寺住持,暗地里却多次到燕王府和朱棣密谈。
朱元璋驾崩后,建文帝连续削了五位藩王,在姚广孝的劝说下,朱棣开始筹备兵器,收揽人心,准备起兵。次年六月,靖难之役爆发,姚广孝一路跟着朱棣,为朱棣出谋划策。姚广孝对靖难之役的作用有多大?用《明史》的一句话说:
在军三年,或旋或否,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
也就是说,朱棣在起兵的三年时间内,所有的战场决断,基本上都是道衍做出的。
此后就是姚广孝鼓励朱棣起兵对抗朝廷,为朱棣训练兵马、打造武器,朱棣起兵后,姚广孝留在北平辅佐世子朱高炽,在南军主帅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围攻北平时,朱高炽和姚广孝带领燕军守住了北平,等到朱棣援军到来时,姚广孝趁夜色将士兵用绳子吊出城外,与朱棣的援军内外夹攻南军,南军大败只好退军。
建文二年(1400年),燕军和南军在白沟河交战,李景隆再次战败,朱棣乘胜围攻济南,没想到山东参政铁铉固守济南,朱棣围困济南达三个月,还是破不了城,姚广孝就写信给朱棣,劝他先退回来,在后来东昌大战,燕军主将张玉战死的情况下,朱棣本想着要稍作休整时,姚广孝却极力劝谏朱棣进军,朱棣于是再度南下,击败了盛庸、吴杰,攻破西水寨。
燕军和南军对战中,虽然多胜,不过损失也很厉害,朝廷军源比燕军多得多,经常是燕军打下城池,兵回后又被朝廷军所据,后来姚广孝观察形势,跟朱棣说不要攻打城池了,要趁着南京城兵力空虚直取京师,朱棣采纳了他的建议,很快就打进了南京城,然后就是朱允炆失踪,朱棣登上了帝位。
明成祖即位后,授姚广孝为僧录司左善世,此前姚广孝都是以道衍的法号闻名于世,永乐二年,拜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复姓姚,赐名广孝,明成祖朱棣跟姚广孝交谈时,都是叫他少师而不呼其名,可见对他的尊重。
后来朱棣让姚广孝蓄发还俗,并赏赐美女、府邸给他,姚广孝都拒绝了,不过他依然担任官职,上朝的时候穿朝服,退朝后穿回僧衣回寺庙居住,在明成祖北征蒙古时,姚广孝就负责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还奉命教导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
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重,朱棣前往庆寿寺去看望姚广孝。当问到姚广孝还有什么要求时,姚广孝没有为自己以及家人考虑,而是只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释放溥洽。《明史·姚广孝传》记载:
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问所欲言,广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
溥洽是谁?姚广孝为何心系此人。原来,溥洽也是一位僧人。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溥洽作为高僧被请入皇宫做主录僧。朱棣起兵攻入南京后,建文帝消失,有人传言是溥洽给建文帝剃度,然后让建文帝扮成僧侣出逃。于是,朱棣将溥洽抓起来,逼问建文帝的下落,可是,溥洽从58岁被抓,关押16年之久,如今已经74岁,一直没有开口。
姚广孝在临终前,竟然要求朱棣释放溥洽,让朱棣非常意外。毕竟,在朱棣心中,建文帝的下落是天大的事,而知道建文帝下落的人,恐怕只有溥洽。但姚广孝为朱棣奉献了一生,他临终的要求朱棣怎能拒绝呢?朱棣最终点头,答应了姚广孝的要求。
据《都公谭纂》记载,朱棣回宫后,立即下令释放了溥洽,溥洽被关押16年,白发长达数寸,他来到姚广孝的床前,跪着说:[吾余生,师所赐也。]溥洽离开后,姚广孝去世。
姚广孝身为朱棣靖难的大功臣,在朱棣登基之前,他是一个阴谋家,在朱棣登基后,他变成了一个慈悲者。他虽然没有脱离政治,但却心生悲悯。他之所以恳请释放溥洽,恰是这颗悲悯之心的驱使。对于朱棣而言,16年已经过去,溥洽也未曾开口,再关押下去,又有何意义呢?不如成全了姚广孝的遗愿。
在姚广孝的请求下,溥洽才得以重见天日,没多久姚广孝病逝,享年八十四岁,朱棣还为此废朝二日,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文,特进上柱国、荣国公,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个。
永乐十六年,姚广孝虽然去世了,溥洽又替他活了8年,而后圆寂。
姚广孝能获此殊荣,可见其在明初的特殊地位,其结局得以善终,比刘伯温好的太多了!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57)
1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帝和女帝,即位时一个刚满百天,另一个仅满月阅读 (116)
2 北齐初代皇帝高洋阅读 (131)
3 世人皆知杨广亡隋 却不知杨广孙子死前说了1句话 成为千古名言阅读 (172)
4 隋朝末代皇帝皇泰主杨侗阅读 (214)
5 一文带您了解古今印度历史阅读 (343)
6 二战后期日本的玉碎计划(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是什么)阅读 (332)
7 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阅读 (390)
8 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打日本(二战德国能打败日本吗)阅读 (343)
9 日本战败天皇为什么没惩罚(二战日本天皇为什么不受惩罚)阅读 (367)
10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参战军舰(甲午中日海战日本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