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美是以谁为原型杜撰的?陈世美是以谁为原型杜撰的?

陈世美是以谁为原型杜撰的?

明代公案小说《百家公案》,收集宋元时期的包公故事,汇集成书,乃一部短篇小说集,其第26回题为[秦氏还魂配世美],讲了北宋[钧州]人陈世美,考上状元后就不再回故里,他的妻子秦氏赶到京城开封来相认,他却死活不认,还派人追杀秦氏。

结果秦氏被害,后来儿子瑛哥揭国榜,为国建功,剿灭海疆贼人,被朝廷封为高级将领,陈瑛哥发达后,来到母亲当年遇害之地,墓穴中的秦氏却死而复生,原来天可怜见,神仙都不忍秦氏如此惨烈,便暗中保护其尸首,只待陈瑛哥发迹之后,就可母子相见。

接着,陈瑛哥与秦氏找到太师包拯,状告陈世美,包拯便把陈世美发配到辽东军队中服役,包青天断案的故事太多,陈世美与秦氏夫妻反目的案子,本不算个什么,所谓的[包公案],基本上都是杜撰,只是人们渴望惩罚恶势力与恶人的一种心理寄托与安慰。

就说[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所谓的太子,便是北宋的第四个皇帝宋仁宗(1022-1063年在位),当初,宋仁宗赵祯的生母李妃生下一个儿子,而后宫之主刘皇后没有儿子,她便把李妃所生的儿子偷偷抱来,据为己有,后人为使故事更为精彩,便设计了刘皇后抱走她人儿子后,还[以物易物],奉送给李妃一只狸猫,这刘皇后也够损的,夺走了人家的儿子,还污蔑人家生下的是一只猫。

此种恶劣之行,包拯当然要管了,只不过,历史上刘皇后干坏事的时候,我们的包青天还只是一个正在读书求上进的小青年,远不是开封府尹,他根本就没有机会来解开[狸猫换太子]的秘密。

事实上,宋仁宗直到养母刘太后(当年的刘皇后)死后,才有人敢告诉他生母的旧事,而这也根本不关包大人什么事。

可见,包青天的故事,即便有鼓舞人心,安慰劳苦大众之功效,也千万不能当成真事,陈世美其人其事更是虚构的,至少北宋仁宗时期,没有状元叫陈世美,而小说中苦命的秦香莲,还只是被称作秦氏,还没有[香莲]的大名。

所以,当明代人安遇时编撰《百家公案》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陈世美并非负心汉的代名词,他的故事也还不足以遗臭万年。

可是,到了清初顺治年间,诞生了一部非常经典的包公审案戏曲《铡美案》,它把明代的短篇小说加以拓展,把钧州变为[均州],让陈世美高中状元后,还做了驸马爷,[秦氏]之名也变为秦香莲,而陈世美变得更坏,不仅要杀妻,连一双儿女他都命人一同追杀。

最后,还是包青天出马,且这次不再轻饶陈世美,而是直接铡掉了陈世美的人头,所谓的[铡美],便是这个意思,从此,陈世美先生[流芳万古],生生做了负心汉的第一代言人。

如果清初的戏剧仅仅只是在前人作品的基础上,加以改造,那也就罢了,陈世美还不算太冤,反正他早就被钉在耻辱柱上了,清代人只不过是萧规曹随。

关键是,恰好在顺治年间,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出了一位进士,名为陈年谷,号熟美,官名颇佳,到康熙年间做到副部级的侍郎,巧就巧在,陈熟美的夫人叫秦馨莲,夫妻的名号,与陈世美、秦香莲只有一字之差。

而这并非巧合,据今人考证,清代戏曲《铡美案》,就是以陈熟美作为原型的,但是清初的进士陈熟美,不仅为官清廉,而且做人也有美名,与妻子秦馨莲伉俪和谐,白头到老,根本就没有什么[负心]之事,那么,为何陈熟美却成了反面人物的原型呢?

据说,不为别的,就因为陈熟美的两位丹江口同乡仇梦麟与胡梦蝶,去找陈熟美走关系,求个一官半职,但被陈熟美给拒绝了,这两位老乡曾在陈熟美未发迹之前,资助过他,见陈熟美如此[不通人情],便怀恨在心,把陈熟美写在戏剧里,让他做了包青天的刀下鬼,以泄私愤。

如果真是这样,那陈熟美就比[皖南事变]还要千古奇冤了,宋代的包拯,居然时光穿梭,隔了六七百年,跑到清代,一铡刀干掉了十恶不赦的驸马爷[陈熟美]。

《铡美案》是特别好看的一出戏,矛盾集中,男主角够狠,女主角够可怜,连那位在小说中杀害秦氏,后来在戏剧中不忍心戕害秦香莲母子,最终杀身取义的配角韩琪,也是谁演谁火,比主角都令人印象深刻,成为传统戏剧的配角之王,秦腔、豫剧、京剧等一大堆剧种,都特别钟爱[陈世美]。

如果《铡美案》的影响力不是如此之大,包公故事不是如此有传承与民间基础,那么人们也不会拿陈熟美来对号入座,更不会使陈熟美跟着戏剧人物形象陈世美一道,[享尽]骂名。

不管清初《铡美案》是对古典包公案的继承,还是真的指桑骂槐,或者兼而有之,反正据说,直到清末,有一个戏班在丹江口唱《铡美案》,陈熟美的后人隔了两三百年,依然怒不可遏,率众砸了这个戏班,把唱戏的全都赶出了丹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