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什么传位给弟弟,而不是儿子赵德昭呢赵匡胤为什么传位给弟弟,而不是儿子赵德昭呢

赵匡胤为什么传位给弟弟,而不是儿子赵德昭呢

中国封建社会的王位继承制度分为:第一,兄终弟及,商朝前期便已出现,东晋怀帝司马炽,前秦高帝苻登,唐末的文宗李昂以及后世的辽金元等都有沿用此制度传承大位,当然也有自己抢来的,当然宋初太总赵光义的皇位继承是最著名的;其次为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封建宗法社会最核心的制度,源于商朝的武已,以后主要沿用次法。由此看来这两种制度都是祖宗成法,无论哪种方式传承皇位都在情理之中,只是嫡长子继承制沿用时间最长,也是主要的盛世王朝用的最多的,因此在人们的心中认为只有这种方式得来的皇位才是最正统的,符合人心的,不然就会有名不正言不顺之嫌。宋太祖传位三弟赵光义属于兄终弟及的制度,但太祖自己有嫡长子赵德昭,按长期盛行的传承制度传给自己的嫡长子更为合理,但帝位却落在了弟弟手里让后世不解。于是有三种声音大行其道:第一,“烛影斧声”论,这是北宋僧人文莹在《湘山野录》中记载的,赵匡胤死前的晚上请弟弟喝酒,结果被弟弟毒死之类的传言大肆其道,而官方发言人司马光在《涑水纪闻》记载的是宋太祖驾崩后宦官王继恩前往开封府衙门召赵光义,因此弑君篡位有待考证,当然本人认为司马光的说法更可靠,司马光所在仁宗朝早于神宗野史僧人文莹,记载更贴近真实;另一种说法便是“金匮之盟”,两位皇帝的生母杜太后临终时召宰相赵普入宫记录遗言,命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弟赵光义,这也有些牵强,谁都想把位子传给自己的儿子,除非是自己无后。而最终嫡长子赵德昭没有继位,谋权篡位一说也难成立,说明太祖是猝死(或许是独自饮酒引发脑血栓)没有来得及立遗昭,而生前又没有立太子,故弟弟继位也无可厚非,论资历战功叔叔都要比这个侄子大的多,后面太宗基本统一了全国也证明他的实力和能力。因此我认为赵光义自立为帝的可能性最大。

这个问题可以算上是一宗历史悬案了,因为正史记载赵匡胤去世当晚召晋王赵光义觐见议事,当夜宋太祖赵匡胤即薨,因此许多人都认为赵匡胤被其金莎的老公许嵩弟赵光义所杀(赵光义是一名用毒高手,这是后话了)。

相关历史典故有“烛影斧声”,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并且将下人支开,不允许有旁人在场。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后晋王光义继位,史称太宗。

对此事件后世议论不一,一说光义谋害太祖篡位;又有说太后杜氏去世前与太祖、赵普立下“金匮之盟”,定下太祖去世后由其弟光义继位,所以当时只是太祖向晋王嘱咐后事,并不是赵光义行篡逆之事。

其实,无论赵匡胤是否传位给其弟赵光义,皇位应该都会由光义继承,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人品。太宗赵光义在历史上可谓臭名远扬,他虽然和太祖赵匡胤南征北战,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史书记载光义心胸极其狭隘,并且仗着自己是开国元勋、皇上胞弟,一直横行霸道。例如一直沸沸扬扬的“花蕊夫人”事件,就是光义与哥哥夺爱,最终逼死美人的事情。太宗即位后,宋朝许多亲王、大臣都被离奇毒死,也有传闻说光义是用毒高手,心狠手辣,不过这些都是一家之言,可信度较低。毛主席曾经评价赵光义为“此人不知兵”算是对他的盖棺定论了。因此,赵光义一定会处心积虑抢夺皇权,人品已经决定了行为。

二是实力。太祖赵匡胤去世时,赵光义已经是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不久领泰宁军节度使。征讨李重进之后,赵光义被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进占太原之后,赵光义又被改封为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反观太祖之子赵德昭,太祖在时封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宋太祖在世之时,一直没有给赵德昭封王。所以其子赵德昭在实力上根本无法与赵光义相比,赵光义的实力处于为所欲为的地步,因此皇位怎么会传给赵德昭,就算传给他了,他也只是赵光义的傀儡。

我认为赵匡胤就是想把皇位传给赵光义,从来就没考虑过儿子赵德昭,虽然关于赵光义弑兄篡位的传闻由来已久,但这都是捕风捉影之说,没有一点可靠的记载,下面我就来说一说赵匡胤为何坚持传位给赵光义的原因。

赵匡胤生活在五代十国时期,关于那段历史时期想必大家也都了解一二,那是一个乱世,从朱温篡唐后,中华大地便陷入了分裂局面,那时期,仅北方中原地区就先后经历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更不用说南方出现的那九个独立的割据政权(北汉除外),这五个朝代存在的时间都很短,没有一个能坚持到二十年的,当我们去深入了解这几个政权为何如此短命时,会发现这些政权无一例外都是因为内部出现了问题,不是兄弟相残便是重臣以下犯上,从而导致了内耗严重,江山丢失。像后梁朱友贞,朱友珪兄弟相残,后唐李嗣源,李存勖兄弟相残,后晋大将杜重威投降辽国,后汉李守贞叛乱,郭威反叛,后周更不必说,赵匡胤黄袍加身。

所以五代十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兄弟相残,主弱臣强从而导致政权更替频发,这都是很平常的事情,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了宋,但宋朝建立伊始,全国军阀割据依旧很严重,五代十国的混乱之风也依旧很盛。赵匡胤明白宋朝的处境与之前的朝代没有不同,很多地方军阀也根本不承认你大宋朝,所以才会出现李重进,李筠这些地方武将的叛乱,所以想要宋朝避免之前短命王朝的命运,就一定要立一个有威望能镇得住那些重臣武将的人,赵光义可以而赵德昭不行,赵光义是陈桥兵变的策划者之一,在军中有一定的威望,又是赵匡胤的亲弟弟,如果先传位给赵光义,那么大宋江山便能稳固了,赵匡胤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的母亲杜太后也一定明白,杜太后一生历经了梁,唐,晋,汉,周至大宋,是这些政权更替的见证者,她自然更明白在这个时期立赵光义的重要性,所以当她向赵匡胤提出立一个“金匮之盟”时,赵匡胤也顺势答应了。

因而我认为“金匮之盟”是存在的,根据金匮之盟的约定,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赵光义百年后再传位给赵廷美,最后由赵廷美将皇位归还到赵匡胤一脉上,立下盟约后,赵匡胤便更有意的提高赵光义的地位,封其为晋王,开封府尹,同平章事(宰相),朝廷之上地位仅次于赵匡胤,在赵匡胤亲征李重进和太原时也是令赵光义守在开封纵览朝政,而反观赵德昭,待遇就很一般了,纵赵匡胤一生都没有封他为王,地位比赵光义低的多,直到赵光义即位后才封赵德昭为武功郡王,京兆尹。可见赵匡胤为了传位给弟弟赵光义有可以压制赵德昭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在后周至宋初那段时期,封王,加宰相衔,任京兆府尹,这是标准的储君配置,大宋建立后,赵光义是第一个被授予这三个职位的,而赵光义登基后封弟弟赵廷美为秦王,开封府尹,中书令。按照规则也也是赵光义默认了赵廷美为储君,后封赵德昭为武功郡王,京兆尹,侍中,把赵德昭的地位提高到赵廷美之下,这也算是间接承认了“金匮之盟”的帝位传承顺序,至于后来皇位还是传给了赵光义自己的儿子,那也是后话了。

由此可见,“金匮之盟”应该是存在的,赵匡胤和杜太后定下的这个帝位传承顺序在北宋初确实很合理,有利于大宋江山的稳定。

元·脱脱等著的《宋史》说:“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

清·纪昀等著的《资治通鉴后编》中,关于宋太祖传位之事有颇为详尽的论述。首先,残年改元的事,赵光义于太祖开宝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即位,在十二月二十日改元太平兴国,十日之元惹纷纷议论。接着,说宋·李焘《资治通鉴长编》言:“开宝九年十月初,有神降于盩厔(陕西周至),民张守真自言为天之尊,号黑杀将军,玉帝之辅也。每请降神,独守真晓之所言祸福多验。时帝不豫,召守真于阙下,降神说:‘天上宫阙已成,玊鏁开晋,有仁心。’帝闻其言,即夜召晋王,属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有所逊避状,既而,帝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注云:‘此据吴僧文莹所著《湘山野录》,正史实录并无之。’”。

北宋僧人文莹,曾是丁谓门客。《湘山野录》是这样说的:“宋太祖未成帝时认识一道士,当时对他作了能成帝的预言,谓‘金猴虎头四,真龙得真位’,后于庚申正月初四日应验,自登基后一直寻访其人不见。而在开宝九年又遇到该道士,并问他寿元之事,他说:‘但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晴,可延一纪,不尔则当速置。’是夕,开始星斗明灿,太祖方喜俄尔阴霾四起,雪雹骤降,急召开封尹赵光义,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数寸,太祖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侍庐者寂无所闻,太祖已崩矣。

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王禹偁《建隆遗事》说:“太祖去世前一天,召赵普、卢多逊见于寝阁,自陈述于普等数事皆济世安民之法,命记下身后切须行之。普等奏曰:‘储嗣未定,陛下倘有不讳,诸王中当立何人?’太祖说可立晋王。普等复奏:‘陛下艰难创业,卒至升平,自有圣子当受命,未可议及昆弟也,臣等恐大事一去,卒不可还,陛下宜熟计之。’太祖说:‘吾上不忍违太后慈训,下为海内方为小康,思得长君以抚之,吾已决矣!愿公等善为我辅晋王。’太宗嗣位后闻普等此奏,坐卢多逊事连秦府贬死于岭表,赵普以妇人取媚禁中获免。《资治通鉴后编》说,赵普开宝六年八月罢相出镇河阳,太祖去世他不在京师;说《建隆遗事》里又讲杜太后、太祖、晋王、秦王、南阳王相约传位,陶谷写誓书、赵普告天地宗庙,说明要传位于晋王在建隆初就已决定,综上所述,岂不自相矛盾?李焘说他曾反复推究,可能是卢多逊亲党为诋毁赵普,故托名禹偁窜寄遗事。王禹偁素识道理忠义,仕太宗坐直屡黜。

蔡惇直笔说:“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前夕,太祖召太宗入对,属以继位,夜分乃退。”李焘长编改“继位”为“后事”,且去了“夜分乃退”四字。

司马光·《涑水纪闻》载有宋后召德芳而王继恩召晋王事。

满满的阴谋诡计!赵光义后来所行之事,可信知其待兄何其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