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变中的胜利者
神龙元年(705),唐中宗复位,李隆基擢任卫尉少卿, 景龙二年(708)兼潞州(治上党,今山西长治)别驾,主管州军事。三年十一月,李隆基回京参加中宗郊祀(新旧《唐书》玄宗纪,均将李隆基回京参加祀南郊 置于四年,而祀南郊,在新旧《唐书》中宗纪、《资治通鉴》中,均在三年十一月,故不用玄宗纪四年之说)。中宗之世,政治腐败,韦武专权,景龙元年 (707)太子李重俊矫诏发羽林军欲诛灭韦武集团,未成。事后,韦氏党羽欲将相王等株连进去,赖众臣力保得免。李隆基觉察韦氏阴谋,感到皇室将面临政治危 机,故决定留在京城,以备应变。他暗中结交羽林军万骑中的豪杰之士,如果毅葛思顺、陈玄礼、李仙凫等,积极争取羽林军,聚集力量。
四 年六月,中宗被毒死,李隆基与姑母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宫廷政变,六月二十日一举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在铲除韦氏之前,有人建议李隆基告诉父亲相王。 李隆基认为,不可告诉父亲,因为此事极危险,成功福归相王,如不成功可以不连累父亲;另外,如果相王不同意起事,计划就无法进行。成功之后,李隆基才禀告 父亲,由相王辅政,封李隆基为平王。二十三日睿宗即位,准备立皇太子。睿宗嫡长子宋王李成器,曾在文明元年(684)二月立为太子,现在三子平王李隆基又 立有大功,立谁合适?李成器坚决推辞,他认为立皇太子的原则是:国家安定时应先考虑立嫡长,国家有危难时应先考虑立有功者。违反这个原则,会使天下失望。 平王有功,自己死也不敢居其上。大臣也认为李隆基有功当立为太子。二十七日,睿宗立李隆基为皇太子。
在这次宫廷政变中,太平公主出力 不小,睿宗对这个极有才智的妹妹很信任。太平公主极似其母武则天,权力欲强,依仗皇帝哥哥的信赖,而极力扩张自己的权势。而太子李隆基的精明强干,与太平 公主的权欲不相容。太平公主多次谋求废立太子,未成;又设法让睿宗怀疑太子,结果睿宗干脆让位给李隆基。延和元年(712)八月,李隆基即皇帝位,以听小 事;睿宗为太上皇,主大事。玄宗改元为先天元年。
玄宗即位后,太平公主权势不减,朝中宰相七人,五出其门,四人为太平之党:窦怀贞、 萧至忠、岑羲、崔,只有郭元振、魏知古、陆象先三相不附太平公主。文臣武将,大半依附太平公主。太平之党阴谋废玄宗,又指使宫人元氏向玄宗进毒。形势异 常危急,张说、崔日用等劝玄宗当机立断。玄宗怕对姑母太平公主动手,会伤睿宗之心。崔日用劝说道,天子的孝在于安定四海,让奸人得志,社稷破亡,不能称 孝。并建议玄宗先斩杀依附太平公主的羽林军将军,以控制禁军,再搜捕太平逆党。玄宗采纳了崔日用建议。七月初,宰相魏知古得知太平公主准备七月初四发动政 变。于是玄宗便先于三日动手,将依附太平公主的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等或杀、或捕,抓获萧至忠、岑羲,窦怀贞自杀,太平公主逃至山寺。初四,睿宗将一切大权 交给玄宗,并徙居百福殿。三天后,太平公主被赐死于家。唐玄宗取得完全的胜利,掌握了国家大权。玄宗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先天元年(712)即 位,至天宝十五载(756)退位为太上皇,共在位45年,有三个年号,即先天、开元、天宝。他统治时期集太宗至武则天治理的大成,使唐朝达到极盛,但是, 正是在他统治时期,唐朝由盛转衰了。
开元天宝盛世
玄宗身历二次政变,自己掌政后,便采取措施防止再发生宫廷政 变:将参与政变的太平公主党羽,贬斥到边地;封诸王为州刺史,但不临民主政,由上佐主持州务,亲王失去兴兵作乱的条件,亦不会被人利用来搞宫廷政变。开元 二年(714)六、七月间,玄宗解除了掌管禁军诸王的兵权,并将宋王李成器、王李守礼等出为刺史。还规定每季宗王二人入朝,使诸王不同时留居京城,也减 少他们和朝官的接触。玄宗这些做法消除了动乱隐患,稳定了局势,使唐朝在安定中走向全盛。
首先,玄宗治国注重选贤任能。开元初他任用 有“救时宰相”之誉的,军国大事由姚崇襄助裁决。姚崇富有应变能力、改革思想。面对中宗以来弊端丛生的局面,他向玄宗建言十事:仁义为政、不贪边功、 禁止宦官预政、外戚不得任台省官、以法治近密佞幸、拒绝贡献、禁造佛寺道观、礼接臣下、提倡进谏、禁外戚干政。玄宗完全同意姚崇的意见。这十事是历史经验 教训的总结,成为玄宗开元初施政的依据。后玄宗任用与姚崇齐名的贤相宋,宋刚正不阿,敢于直谏。玄宗用相各有所长,所用宰相均为一时贤才。 在选贤任能的同时,玄宗大力裁汰冗官。中宗以来,公主、贵戚卖官鬻爵,还有大量不经过吏部的“斜封官”,以及员外、试、检校等官,名目繁多,冗官充斥。 开元二年,玄宗下令罢免所有员外、试、检校官,“斜封官”均被罢斥。又严规官吏选举,强调授官应以功、以才。经过整顿,“大革奸滥,十去其九”(《通典》 卷19《职官》一)改变了冗官充斥、人浮于事的局面,提高了办事效率,还减省了国家开支。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44)
1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帝和女帝,即位时一个刚满百天,另一个仅满月阅读 (107)
2 北齐初代皇帝高洋阅读 (119)
3 世人皆知杨广亡隋 却不知杨广孙子死前说了1句话 成为千古名言阅读 (157)
4 隋朝末代皇帝皇泰主杨侗阅读 (204)
5 一文带您了解古今印度历史阅读 (338)
6 二战后期日本的玉碎计划(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是什么)阅读 (324)
7 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阅读 (383)
8 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打日本(二战德国能打败日本吗)阅读 (337)
9 日本战败天皇为什么没惩罚(二战日本天皇为什么不受惩罚)阅读 (364)
10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参战军舰(甲午中日海战日本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