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大食12、大食

12、大食

大食是对阿拉伯的一种称谓。据《旧唐书》卷198《大食传》记载,大业年间(605~616),有一波斯牧民在波斯的西部边境起兵造反,自立 为王。这位波斯牧民就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他在7世纪初统一阿拉伯半岛。不久,大食军队东灭波斯,西陷开罗,建立了势力达到中亚、南亚和北非的阿 拉伯帝国,也就是唐朝所说的大食国。
穆罕默德去世后,伊斯兰教内部逐渐分裂成多个派别。出身倭马亚家族的摩阿维亚取得了政权,阿拉伯 进入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时期。倭马亚王朝在叙利亚和埃及的大贵族支持下,把首都迁至大马士革。由于倭马亚王朝崇尚白色,所以唐朝称之为“白衣大食”。倭马 亚王朝在“圣战”的号召下,不断向外扩张,在7世纪下半叶至8世纪初,穿过伊朗高原,进抵帕米尔一带。天宝十载(751),大食军队进攻中亚的石国,一度 击败唐将高仙芝率领的援军,但其东侵的势头还是被哥舒翰指挥的唐军所阻。
“白衣大食”统治的后期,在今天的伊朗一带崛起了一个新的教 派——阿拔斯派。新兴的阿拔斯派在各教派和各族人民的反抗倭马亚王朝的斗争中不断扩大实力,利用东方各地人民起义的力量推翻了“白衣大食”的统治。750 年,阿拔斯派建立阿拔斯王朝(750~1258),定都库法,762年迁都巴格达。阿拔斯王朝崇尚黑色,这就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黑衣大食”。 大食人向往中国文明,穆罕默德在《古兰经》中写道:“为了追求知识,虽远在中国,也应该去。”大食国从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开始与唐朝交往,在此后 的148年间,大食遣使来唐计有36次之多。大食国有许多商人来到中国经商,给中国人民带来大马士革的绸缎、叙利亚的玻璃、布哈拉的毛毯、埃及的纺织品等 物品,他们足迹遍及长安、洛阳、广州、扬州、泉州等地,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大食人也有不少在中国安家落户,大中二年(848),大食商人的后裔李彦 升在长安考中了进士,堪称中阿友好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长安城内,唐朝政府专门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大食人、波斯人修建了清真寺。当时的《创建清真寺碑记》, 至今还保存在西安城最大的清真寺里。
唐朝是汉族文化向西方传播的重要时期,造纸术、火药在这时传入阿拉伯世界。硝是火药的主要成分, 被大食人称之为“中国雪”。天宝十年(751),唐将高仙芝在中亚怛罗斯(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江布尔一带)为大食所败,不少唐兵被俘,其中有造纸工匠。 大食利用他们的技术设厂造纸,于是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中亚的撒马尔罕,又传到西亚的大马土革,最后西传到了非洲和欧洲,为西方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条 件。
唐朝其他手工业技术也传到了阿拉伯。近代考古工作者在伊拉克底格里斯河西岸的沙玛拉城遗址发掘大批中国陶瓷,其中有唐三彩、白瓷和青瓷三种;在北非的福斯特(即开罗古城)遗址中,曾发掘出唐朝的青瓷器。这些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工艺品正是中阿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