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儿子的子背着一个老字,所谓的孝道,就是对父母好点,善待父母。
对父母好,不单单是照顾二老的生活,在西周对孝道作了两个定义,尊敬祖宗传宗接代,不仅要照顾好父母还要照顾好子女,这些都是孝道的一部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把孩子的地位也提高了。
不孝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太听话包庇父母;第二是不赡养老人;第三就是没有后代。
单单只是照顾是不够的,还要听话还要怀念,要把孝这个字记在心里,为此,朝廷鼓励那些平时高高在上的官员们在父母去世后辞职回家服丧,这就是所谓的丁忧。
在古代男人是社会生产的主力,无论干活还是考取公务员都是以男人为主,女人的地位不高体现在丁忧上就是母亲死了可以不用辞职,直到武则天上台,丁忧才包括了父母双方,丁忧的期限是三年。
丁忧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无论是多大的官上到宰相下到县令,只要父母过世就必须第一时间回老家参与父母葬礼,除非代表上天的皇帝代你说情,免去丁忧三年的期限。
聊下面的话题前,先熟悉下前面的章节:
1、诗人韦应物:唐朝的金融危机到底有多严重
2、卖炭翁:永贞革新究竟革了谁的命
太监,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在唐朝,皇帝对这些人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他们可靠值得信任,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大臣武将整天想着外出做官成为节度使然后自立门户,只有太监无牵无挂,待在皇宫也好控制。
恨是因为太监居然能控制后宫,在掌握兵权后还能指定谁来继承皇位,国家成了他们的玩物。
太监相当于管家,管家的权力太大,公司里高级经理的工作积极性就没有了,所以唐德宗上台后,把管家的权力回收下放给了经理们,但是奉天之难皇帝意识到能和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这些管家,兵灾结束后管家的权力渐渐恢复甚至更大了。
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实际上是一场高级经理的夺权之战,只是结果有点出人意料。
公元805年夏天的一个晚上,由王叔文做东,宴请了神策军的正副领导俱文珍和刘光奇,还有李忠言,作陪的是王叔文翰林院的同事,包括柳宗元、刘禹锡等人。
吃饭的地方在翰林院,是唐朝的皇帝用来搜集全国各地手艺人的地方,这种手艺人既可以是传统意义上的手工艺人,也可以是会画画会写诗会下棋的文人。
因为她和皇帝的距离近,能时不时的见到皇帝,自然有更多地机会被皇帝赏识进入官场,所以在翰林院,为了获取功名来的文人越来越多,传统手工艺人地位就显得很尴尬。
在酒桌上,王叔文开始向俱文珍们求和,详细解释了自己执政后颁布命令的理由,希望他们能给自己留点颜面。
当时的王叔文控制了整个翰林院,这里取代了原先中书省的一部分职权,可以代理皇帝草拟诏书,因为制度的关系,颁布和实施还是要通过政事堂,而政事堂的负责人叫韦执谊,推荐他坐上这个位置的正是王叔文。
从草拟到颁布到实施,几乎都控制在了王叔文手里。
人在巅峰却要向对手低头,这不是出鞘前的隐忍,而是王叔文真的走到了末路,在世俗、节度使、太监集团三方面的碾压下,王叔文已经没有了反击的机会。
王叔文是浙江绍兴人,浙江的杭州绍兴还有温州在唐朝出现的概率很高,但是李唐的大本营是在关中,所以南方的士子能进入中央成为中上层干部的机会很小,王叔文能去长安,是因为他有特殊才艺,围棋下的特别好。
王叔文凭借围棋进入了翰林院,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贵人就是王伾。
王伾是唐顺宗李诵能当上皇帝的主要参谋,李诵做了20多年太子,作为名义上的继承人是所有人的焦点,在聚光灯下李诵的所有缺点都会被放大,王伾在太子身边的作用就是时刻给他泼冷水,要求他低调。
公元805年正月老皇帝死了太子登基成为老大,但是这个老大身体不好,还没完成仪式就躺在了病床上。
皇帝失去了行动能力,意味着国家需要一个代理人出来主持日常工作,这个人是谁呢,皇帝希望他的书法老师王伾来做,但是王伾拒绝了,转而推荐了王叔文。
他们都是浙江人,作为老乡,加上相似的背景和共同的理想,王伾和王叔文达成联盟。
在这个联盟里,核心都来自翰林院,这些人也是来自五湖四海,有寒族有豪门,普遍的特点是年轻,正因为年轻才没有外放做官,才有时间有精力跟着王叔文改革。
这还没有完,王叔文认为皇宫开支太大要裁员,包括太监宫女乐师,一次裁掉了近千人。
裁员是减轻皇宫负担、增加社会生产力的好办法,这些都是从节省开支入手,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影响不大,想要全面改革,必须要打通地方到中央的渠道,这就需要跟节度使们抢饭碗了。
改革往往有一段阵痛期,疏通河道、打造船只、维护治安、下调赋税、保证生产,这些都需要大把的金钱作后盾,中央能拿得出钱吗,不能,地方能支持这么干嘛,也不能。
怎么办呢,分先后,把地方节度使和中央分割开来,集中力量各个击破。
王叔文的第二步计划有点让人难懂了,他先是停止了节度使们向中央的供奉,给钱不要了,是希望节度使们留着这些钱用到地方的经济建设上吗?似乎这帮土皇帝也没有那样的解悟。
但是给钱不要让节度使们紧张起来了,什么东西是比钱还让人心动的,当然是地盘咯。
节度使们心里没底,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平时和中央走的近,他派了助手刘辟去长安找王叔文,私下探探口风。
刘辟很聪明,他换了一种方式来套话,把钱扔在王叔文面前后表示,韦皋现在只是西川节度使,剑南的节度使分成了仨,希望给韦大人一个统一三川的机会。
王叔文是个直肠子,把人赶走了钱也没收,并且放话,让你家主子洗好脖子等我。
试探圆满成功,节度使们明白了,王叔文是要包汤圆,不仅希望夺走太监的权利,还要一个个收拾占地独立的节度使。
刀都架到脖子上了,当然不能退缩,于是节度使与宦官走到了一起。
他们的联合给了王叔文的翰林帮一个下马威,翰林帮知道消息后重新组织攻势。
王叔文出手了第三步棋,以皇帝的名义任命老将军范希朝取代俱文珍作为神策军的新领导。
神策军拥有十多万人马,不可能都驻扎在京城,守卫皇宫的只有一小部分在内城,其他除了外城还有西北东北华北几个经常需要用兵镇守边境的地方,范希朝拿着皇帝的诏书在地方上溜达了一圈,发现他的这个司令员只是个空头名字,没人听。
白胡子老头范希朝摇着脑袋打算找王叔文说理的时候,王叔文却收到了来自老家的信,母亲重病请速回老家。
改革没有落到实处,四面开花的结果是既没有绊倒太监,更没有对军镇构成威胁,在最激烈的时刻作为领袖的王叔文还必须抽身返回老家,失去了所有官职,翰林帮解散。
这时间王叔文背后的靠山唐顺宗什么也干不了,得了中风依旧躺在床上,他能得到的信息全部来自太监李忠言以及嫔妃牛昭容。
正是知道失败的后果,王叔文才找来俱文珍喝酒聊天,算是求情,万万没想到结果是这样的。
公元805年5月,牛昭容服侍着唐顺宗刚刚吃完药,俱文珍带着一帮侍卫还有太子李纯,要求唐顺宗把权力都移交给太子,理由很充分,皇帝不能理事,大臣王叔文又回家了,理应由太子为国分担。
远在浙江的王叔文听到消息,还去诸葛亮的祠堂背了一首《出师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王叔文输了太监们赢的赶紧利落,此后的唐朝再也没有在太监的阴影下爬出来,而王叔文与王伾还有其他翰林院同事被贬为司马,其中王叔文在第二年被杀。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59)
1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帝和女帝,即位时一个刚满百天,另一个仅满月阅读 (118)
2 北齐初代皇帝高洋阅读 (132)
3 世人皆知杨广亡隋 却不知杨广孙子死前说了1句话 成为千古名言阅读 (173)
4 隋朝末代皇帝皇泰主杨侗阅读 (215)
5 一文带您了解古今印度历史阅读 (344)
6 二战后期日本的玉碎计划(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是什么)阅读 (332)
7 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阅读 (390)
8 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打日本(二战德国能打败日本吗)阅读 (343)
9 日本战败天皇为什么没惩罚(二战日本天皇为什么不受惩罚)阅读 (367)
10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参战军舰(甲午中日海战日本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