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化改新后,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日本社会也得到了发展的良机。可大化改新后不久,中日双方便展开了中日历史上的第一次大战。
朝鲜半岛,自古就是一块不让中国省心的地方,它西北部与中国接壤,东北部与俄罗斯相连,隔海与日本相望,对中日两国来讲战略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日本占领了朝鲜,就可以跨过边界直接入侵中国东北,因此中国不知有多少仗是为了朝鲜打的,中日之间的第一场战争就是因朝鲜半岛而爆发的,这场战争的名字叫白江口之战。
【战争前奏】
一切要从朝鲜半岛上的分裂战争说起。
公元五世纪,朝鲜半岛上形成了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三个国家都想统一朝鲜半岛,和中国的三国时期一样,朝鲜三国之间关系微妙,时敌时友,尔虞我诈,烽火连天不休。
先是新罗和高句丽联合进攻百济,百济受到了威胁后向日本求援,而日本希望通过百济向朝鲜半岛扩张势力,于是与百济结盟。随后高句丽见风使舵,叛变到了百济和日本一方,三方联合对付新罗。新罗害怕了,遂向中国唐朝求援,有心灭高句丽的唐朝便卖个顺水人情给新罗,与新罗结盟了。
至此,朝鲜半岛上出现了百济、高句丽、日本一方,中国和新罗一方,两大军事同盟对峙的局面。中日双方也都以帮忙者的身份卷入了朝鲜的内战中,而且充当了这场战争的主力,内战也由此变成了国际战争。从此双方在朝鲜半岛上不断进行混战,打了个天昏地暗。
645年(和日本大化改新是同一年,由于日本国内正在进行改革,日本虽与百济结盟但并未参战,所以第一次中日战争是在大化改新后),在新罗的请求下,唐太宗亲率十万大军与新罗联合进攻高句丽。对高句丽下手其实不仅是为了帮助新罗,高句丽始终是中国辽东地区的巨大威胁,帮新罗实际上就是帮自己。
高句丽也不是吃干饭的,对唐军进行了英勇抵抗,在国内和唐军打起了拉锯战,双方互有胜负,在高句丽的顽强抵抗下唐军的进攻受阻,始终没能灭掉高句丽。而百济借着新罗出兵攻打高句丽本国兵力空虚的机会趁火打劫,连夺了新罗十余座城。后来唐太宗病故,唐朝举国同哀,唐军也无心思再战,无奈之下从高句丽撤兵。
因唐军进攻高句丽没有取得实际性的战果,百济国王便觉得唐军也只是纸老虎而已不足为虑,于是在之后的几年里和高句丽联兵又打下了新罗三十余座城,新罗国王再次上书唐朝乞求唐出兵救援。当时在位的唐高宗遣使去百济和高句丽好言相劝,可两国均不予理睬,依旧我行我素,一点面子都不给我大唐。
这可惹怒了唐高宗,敬酒不吃吃罚酒,于是下定决心以武力解决朝鲜问题,不灭两国誓不罢兵。
紧接着,唐高宗派苏定方、薛仁贵等率大军二次征讨高句丽。如果以前都是小打小闹的话,此次双方在朝鲜半岛北部正式开战,而此时,新罗与百济在朝鲜半岛南部也拉开了战端,朝鲜半岛上形成了南北两个战场。
高句丽军的战斗力真叫强悍,唐军进攻高句丽再次受阻,唐高宗决定绕过高句丽走海路直接进攻百济,两个国家先灭掉一个剩下的一个就好对付了。
660年,唐高宗令大将军苏定方率水陆军十万从今山东荣城出发沿海路直接进军百济本土。七月,新罗也出兵五万与唐会师,百济的战斗力与高句丽相比要弱很多,在唐新联军的进攻下,百济军没打几个像样的仗就被击溃,百济首都很快被占,百济投降。
百济投降后,唐大军不能总滞留国外,军费太贵不说,军队长期在外国内也容易生变,于是只留少部分唐军驻守百济,大部分班师回国。
同年九月,在唐班师回朝后,百济再次叛乱,于是唐也再次出兵百济。唐军将领心里面想,我们一打你们就服,一撤你们就反,刚回国屁股还没坐热又被折腾到这里来了,真是杀不尽的找死鬼呀。唐军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次唐军攻打百济下手更狠,在唐军再次猛烈的进攻下,百济也再次招架不住,于是向日本求援。
如果百济灭亡,日本再想插足朝鲜半岛就困难了。为了保住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势力,日本朝廷同意出兵救援并开始进行准备工作。
662年,日本派出水陆大军两万七千人来到朝鲜半岛,可谓是声势浩大。第一批日军刚到达朝鲜,日本天皇就迫不及待的诏令部队向新罗发起了进攻,企图围魏救赵以解百济之围。七月,得知日本出兵消息的唐高宗命大将孙仁师率唐军七千火速前往救援新罗。
大战在即之时,百济却突然发生内乱,国内有大臣谋反,虽然最后被国王杀掉了,但国力受到严重削弱,难以抵挡唐新联军的进攻。百济再次请求日本增派大军支援,否则百济危矣。
【决战】
日本此时是箭在弦上,既然决定帮忙就只能好人做到底了,不然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而且日本觉得自己已经很厉害了,一直想和唐朝斗斗法,此时正是机会,于是日本派出了自认为强大的水师进发百济。
正当日本水师日夜兼程地赶赴朝鲜战场之时,唐陆军已经逼近了百济都城,百济此时在作困兽之斗。
663年8月,得知日本援军将至的消息,百济国王大喜,为了表示对日本的重视,百济国王留王子和国中大将留守都城,自己亲率军队出海迎接日本水师。
与此同时,唐新水军一万多人,(其中唐水军7000人,新罗水军5000人)乘坐一百七十艘战船抵达白江口(这里是从海上攻打百济首都的重要入海口,距离百济都城不远),企图溯江而上与陆军夹击百济都城。
八月二十七日,日本和百济水军四万多人(其中日本水军四万,百济水军五千),乘坐一千多艘战船也抵达了白江口,一场前无古人的海上遭遇战爆发了。
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看来双方的一场大厮杀是不可避免了。
我军看到敌军将至,于是摆好阵形严阵以待。
日本和百济水军经过简单的布阵后,日军仗着人多船多的优势,根本没把我军放在眼里,率先向唐新水军发起冲锋。由于中国战船都是高大而且坚厚的大船(唐朝水军主要乘坐的是海鹘战船,这种战船在当时的世界已经处于领先水平,其特点是:船左右有四到八具浮板,像海鹘翅膀一样,所以船的平衡性比较好,能在惊涛骇浪中平稳航行,在任何气候下都能全天作战,而且船舱被生牛皮围裹,十分结实,能防止海上巨浪破坏船体,并且防火攻),而日本都是些个头矮而且船体薄的小船,与唐军的巨舰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双方战船刚一接触强弱即分,日本战船明显处于劣势,日本统帅见己方难以讨到便宜,于是慌忙下令撤退。敌战船来的快撤的更快,顷刻之间便逃回本方阵营,我方也不乘胜追击,而是继续保持阵型进行坚守。由于日军来得快逃得也快,双方都没有太大损失,小试牛刀的第一场战役就这样草草收场了。
八月二十七日夜,首战告败的日本和百济水军统率们冥思苦想,用一夜的时间总结了昨日战败的经验教训,并制定了新的作战方案。
日军认为自己在兵力上占有压倒性优势,决定先下手为强,采取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作战方针打乱我军阵脚。所谓全面进攻就是依靠人多势众和我军打乱战,企图用拼消耗的办法拖垮我军,日军认为就是一人一口吐沫也把我军淹死了。而所谓重点进攻就是在乱战中着重攻击我军的中军巨舰,将我军冲为两段,然后分割歼灭之。从战术上说这确实是好主意,只是不知日军落后的舰船能否完成这一重任。
八月二十八日,中日水军再一次拉开架势。日本水军统率们严格按照既定方案执行,每人带一队战船争先恐后毫无秩序的冲向我军水阵,矛头直指中军巨舰。
我军统率刘仁轨见敌人气势正盛,决定避其锋芒下令佯撤,用计引诱敌人上钩。
日本水军不知是计,不顾一切的向我军冲来,见日军中计,我军马上从两侧对敌军进行了迂回包抄,将日军围在了中间,这时敌人才知道上了当,可是此时才醒悟黄花菜都凉了。
我军依靠有利的阵型和敌军短兵相接,双方展开大混战,上千艘船几万士兵在海上搅在一起进行大厮杀那是何等的壮观,此战可以用喊杀声震天来形容。
虽然我军舰船数量和兵力仅是敌军的几分之一,但是我军的舰船都是以一挡十的重量级巨舰。我军统率命令士兵凭借着高大而且厚实的战船自上而下向日军发射火箭,这一招直接触及了日军的软肋,日军因为船小而且船体薄,船身在中箭后纷纷起火,士兵要么被乱箭射死,要么被烧死,要么就跳入水里被淹死。
见此形式,日军统率令士兵以牙还牙,也向我军发射火箭,但由于我军都是高大坚实的大船,即使着了火也能马上扑灭。
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没有效果,日军黔驴技穷了,再也找不到破解唐军的良策。日本和百济军队此时只剩下挨打的份了。面对唐军这个壮汉日本此时更像是一个小孩子,丝毫没有还手之力,只能哭着鼻子眼看着唐军表演火烧连营。
在我军犀利的火箭攻势下日军被打得哭爹喊娘,滋味很不好受,丧失了抵抗力的日军战船无心再战四散突围。很多舰船都在慌乱奔逃中不是与己方战船相撞而沉没,就是与唐军巨舰相撞而粉身碎骨,船上士兵更是死伤无数,这情景,怎一个惨字了得。
日军和百济军除了少数突围以外大部分被我军歼灭或俘虏。此战唐军以七千人的兵力大败四万日军,打出了唐军的威风,也打出了唐朝的威风,可谓是一个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壮哉!!!
战后,唐新联军趁热打铁,继续向百济和高句丽发动进攻,两国没有了日本的帮助更不是唐新联军的对手了,两国被唐新联军先后灭亡,新罗最终统一朝鲜半岛,正应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古语。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59)
1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帝和女帝,即位时一个刚满百天,另一个仅满月阅读 (118)
2 北齐初代皇帝高洋阅读 (132)
3 世人皆知杨广亡隋 却不知杨广孙子死前说了1句话 成为千古名言阅读 (173)
4 隋朝末代皇帝皇泰主杨侗阅读 (215)
5 一文带您了解古今印度历史阅读 (344)
6 二战后期日本的玉碎计划(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是什么)阅读 (332)
7 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阅读 (390)
8 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打日本(二战德国能打败日本吗)阅读 (343)
9 日本战败天皇为什么没惩罚(二战日本天皇为什么不受惩罚)阅读 (367)
10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参战军舰(甲午中日海战日本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