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长孙皇后:做男人背后的女人
长孙皇后(600 636),长安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父亲长孙晟隋时官至右骁卫将军。她从小爱好读书,通达礼仪,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李世民升储登基以后,被立为皇后,母仪天下。贞观十年(636)六月,长孙皇后在立政殿去世,时年36岁。同年十一月,葬于昭陵。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以后,在李家兄弟的权利争斗中,李渊基本是站在长子李建成一边,虽然秦王李世民功高盖世。然而,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没有人有勇气去打破。在这种清晰的现实面前,秦王李世民意识到,也许,只有武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当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说出心里的想法时,从来被称为 动循礼法 的她,没有蠢笨地用封建礼法阻拦丈夫选择暴力,当秦王和他府里的谋士暗夜里出谋划策的时候。她所做的,就是默默地在门外守候,不着一言。以她惯有的姿态。她所做的,就是默默地为他备好战衣,然后自己跨上战马,策马驰向玄武门。是生?是死?她要勇敢地和秦王去面对属于他们的命运。他和她在玄武门昏天黑地的厮杀中,赢得了整个天下。两个月后,李世民登基,史称唐太宗。长孙氏也位立后宫之首。
长孙皇后仁厚恭敬,勤俭朴素,喜好读书,常常与唐太宗探讨历史,趁机对唐太宗劝善规过,提出许多有益的意见。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用女性特有的温柔用心呵护每一个人,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后,她并不一心争得专宠。反而常规劝李世民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妃嫔。她凭着自己的端庄品性,无言地影响和感化了整个后宫的气氛。唐太宗的后宫,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平和后宫。而作为儿媳,对年老退位的太上皇李渊,长孙皇后仍然十分恭敬而细致的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请安,时时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宫女怎样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因为长孙皇后的所做所为,唐太宗对她十分器重,太宗每次退朝回到后宫,总喜欢和她谈起朝政大事,长孙皇后虽然是一个很有见地的女人,但她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国家大事,她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她认为男女有别,应各司其职。因而她说 母鸡司晨,终非正道,妇人预闻政事,亦为不祥。 唐太宗却坚持要听她的看法,长孙皇后拗不过,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见解: 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而已,其它妾就不了解了。
居安思危 , 任贤纳谏 。李世民牢牢地记住了皇后的这两句话,并且在日后的治理堤中,时时谨记着皇后的这两句诤言。
长孙皇后对自己的儿女要求非常严格,长子李承干自细便立为太子。同他的乳母遂安夫人总管太子东宫的是常用度。当时宫中实行节俭开支的制度,太子宫中也不例外。费用十分紧张。遂安夫人时常在长孙皇后面前要求增加东宫的费用,但她说: 身为储君,来日方长,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扬,何患器物之短缺与用度之不足啊 。她不因为太子是自己的爱子就网开一面。
长乐公主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掌上明珠;从小养尊处优,是一个娇贵的金技玉叶。将出嫁时,所配嫁妆要比永嘉公主加倍。永嘉公主是唐太宗的妹妹,正逢唐初百业待兴之际出嫁,嫁妆因而比较简朴;长乐公主出嫁时已值贞观盛世,国力强盛,唐太宗要求增添些嫁妆本不过份。但魏征听说了此事,上朝时谏道: 长乐公主之礼若过于永嘉公主,于情于理皆不合,长幼有序。规制有定,还望陛下不要授人话柄! 唐太宗本来对这番话不以为然。时代不同,情况有变,未必就非要死守陈规。长孙皇后知道后,不仅称赞魏征,而且还赐给魏征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传口讯说 闻公正直,如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掌秉此心,不要转移。 于是,在长孙皇后的操持下,长乐公主带着不甚丰厚的嫁妆出嫁了。魏征得到长孙皇后的鼓励,更加尽忠尽力,经常在朝迁上犯颜直谏。丝毫不怕得罪皇帝和重臣。也正因为有他这样一位赤胆忠心的谏臣。才使唐太宗避免了许多过失,成为一位圣明君王。
一次魏征上朝时候让太宗很生气。退朝在妻子面前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怒气。他恶狠狠地说,总有一天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心知肚明:又是魏征在朝堂上不留情面地当众指出唐太宗的过失。长孙皇后安静地扮演着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听完太宗的怨气后她知道,魏征是对的。等唐太宗渐渐平静下来后,长孙皇后没说什么就退了下去。片刻之后,她换了一身盛装,回到了唐太宗面前。在皇帝惊讶的目光注视下,长孙皇后从容地解释道,听说 主明臣直 ;现在,魏征敢于直言正是因为陛下圣明。所以,她要穿上出席盛典才用的服装,郑重地向皇帝祝贺
很多年来,长孙皇后盛装的故事被人反复地讲述。那盛装背后是长孙皇后母性和妻性的一面。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她所做的,既让魏征得到悉心关照,又对唐太宗是温柔的提醒。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随唐太宗巡幸九成宫,回来路上受了风寒,又引动了旧日痼疾,病情日渐加重。太子承干请求以大赦囚徒并将他们送入道观来为母后祈福祛疾,群臣感念皇后盛德都随声附和,就连耿直的魏征也没有提出异议;但长孙皇后自己坚决反对,她说: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若修福可以延寿,吾向来不做恶事;若行善无效,那么求福何用?赦免囚徒是国家大事,道观也是清静之地,不必因为我而搅扰,何必因我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度! 她深明大义,终生不为自己而影响国事,众人听了都感动得落下了眼泪。唐太宗也只好依照她的意思而作罢。长孙皇后的病拖了两年时间,终于在贞观十年盛暑中崩逝于立政殿,享年仅三十六岁。弥留之际尚殷殷嘱咐唐太宗善待贤臣,不要让外戚位居显要;并请求死后薄葬,一切从简。 唐太宗并没有完全遵照长孙皇后的意思办理后事,他下令建筑了昭陵,气势十分雄伟宏大,并在墓园中特意修了一座楼台,以便皇后的英魂随时凭高远眺。这位圣明的皇帝想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贤妻的敬慕和怀念。
长孙皇后以她的贤淑的品性和无私的行为,不仅赢得了唐太宗及宫内外知情人士的敬仰,而且为后世树立了贤妻良后的典范,到了高宗时,尊号她为 文德顺圣皇后。
长孙皇后下葬后,宫中女官把皇后编撰的《女则》一书呈给唐太宗,太宗打开书卷,不禁失声痛哭。很遗憾《女则》没有流传下来,根据记载,这部书采集了古代女子的卓越事迹。长孙皇后常常放在手边翻阅,以提醒自己该怎样做个好皇后。
这个女人,用她伟大的母性温暖了一个帝王的雄心壮志,也温暖了一个时代的记忆。给后世留下一代皇后母仪天下的传奇。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59)
1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帝和女帝,即位时一个刚满百天,另一个仅满月阅读 (118)
2 北齐初代皇帝高洋阅读 (131)
3 世人皆知杨广亡隋 却不知杨广孙子死前说了1句话 成为千古名言阅读 (173)
4 隋朝末代皇帝皇泰主杨侗阅读 (215)
5 一文带您了解古今印度历史阅读 (343)
6 二战后期日本的玉碎计划(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是什么)阅读 (332)
7 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阅读 (390)
8 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打日本(二战德国能打败日本吗)阅读 (343)
9 日本战败天皇为什么没惩罚(二战日本天皇为什么不受惩罚)阅读 (367)
10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参战军舰(甲午中日海战日本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