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昌简介张宗昌简介

张宗昌简介

  张宗昌(1882年3月4日,一说1881年2月13日-1932年9月3日),字效坤,山东省掖县(今山东莱州)人。奉系军阀头目之一,长期盘踞山东。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赴东北谋生。武昌起义后,亲率百余人投山东民军都督胡瑛,任光复军骑兵独立团团长。民国二年(1913年)7月,投靠冯国璋,先后任江苏陆军军官教育团监理、江苏将军公署副官长、总统府侍从武官长。后改任江苏暂编第一师师长。率部进攻护法军,任第二路总指挥。民国九年(1920年)兵败,所部被解散。民国十年(1921年)至奉天张作霖处,先后任巡署高级顾问、宪兵营长、绥宁剿匪司令、绥宁镇守使。民国十三年(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时任奉军第二军副军长。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改任宣抚军第一军军长。民国十四年(1925年)初,任苏皖鲁剿匪司令。4月任山东军务督办。残酷镇压青岛日商纱厂工人罢工,造成“青岛惨案”。7月兼任山东省省长。1926年初,任直鲁联军总司令。

张宗昌简介

  民国十七年(1928年)8月,兵败下野,一度亡命大连、日本。督鲁3年期间(1925年-1928年),横征暴敛,[4]捐税多达50余种,曾镇压济南工人运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由日本回国,潜居天津租界。同年9月3日,被山东省政府参议郑继成枪杀于津浦铁路济南车站。

  张宗昌生于光绪八年(1882年)3月4日(一说:1881年2月13日,同样都是农历正月十五),由于这一天是上元节,又称灯节,而民间有“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这一说法,因此给张宗昌起了个小名叫“灯官”。张宗昌幼时曾接受短暂的私塾教育,为后来张宗昌能读书、写字打下了基础。塾师祝修德为其起名张宗昌,乃昌盛张氏家族之意。少年时代的张宗昌,经常衣食无着,饱尝挨饿受冻之苦。为了度日糊口,张宗昌放过牛,当过放铳手、酒计等。痛苦不堪的童年生活既让他过早地饱尝了人间的冰凉,又磨练了他的意志,增强、提高了他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胶东一带又遇荒年,民不聊生,张宗昌逃荒关外。在东北流荡期间,他在东北打过零工,扛过长活,给老财家放过牧。与扒手、胡匪为伍[2]。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张宗昌应招到中东铁路当筑路工。在这期间,当过装卸工,干过扳道工,由于张宗昌身材高大,勇于干重活,宽厚大度,重义轻利,所以在工人当中很有威信,也逐渐得到俄国人的青睐。并且学会说一口流利而又发音准确的俄语,为人也挺仗义的。所有的华人警察都听命于他,华人在那里大小事情都会找他,连俄国人也让他三分。[6]后前往西伯利亚淘金充任总工头。在金矿任总工头时,不仅学得一手颇为出色的淘金技术,而且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出众的射杀猛兽猎手,锻炼出了极准的枪法。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俄国报纸不断报道中国革命的消息。经人介绍,张宗昌与革命党人张西曼、胡金肇等发生联系,加之张宗昌在海参崴时即已经接触过革命思想,经宣传鼓动拉队伍回国参加革命。[7]投山东民军都督胡瑛,不久,即随军到上海,在陈其美部下任光复军的团长。

  民国二年(1913年),张宗昌升任江苏陆军第三师师长。二次革命时,江苏是国民党人讨袁的主要省份,张宗昌第三师被派往徐州防御袁世凯南下的北洋军。然而,张宗昌却在前线倒戈,投降北洋将领冯国璋;从此成为直系之一部。[8]

  民国五年(1916年)11月,冯国璋出任代理

  总统,张宗昌则任侍卫武官长。民国七年(1918年)护法战争爆发后,张宗昌又出任江苏第六混成旅旅长,随张怀芝赴湘参加对南方军队的作战,结果大败而逃,改任暂编第一师师长。

  民国十年(1921年),张宗昌又奉命率部入江西,与江西督军陈光远交战,结果,在吉安地区被陈光远打败,所部也被陈光远解散,张宗昌在江苏已无立足之地,只得只身北上直隶省城保定,投靠直鲁豫巡阅使曹锟。曹锟本想收留张宗昌,但吴佩孚等将领容不得这位土匪出身的师长,一怒之下,张宗昌和曹锟手下一名失意军官许琨,远赴奉天投靠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由直系转到奉系。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