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玺印、符节的出现与使用六 玺印、符节的出现与使用

六 玺印、符节的出现与使用

根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玺印,但目前在考古工作中尚未发现。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的确立,废除了奴隶制的世官世禄制度,官吏改由各诸侯国君来 任命,任命需要授予凭证,因此,作为官吏身份与权力凭证的官玺也就随之产生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生活的发展,私人之间交往增多,也需要代表个人身份与信 誉的凭证,因此,私人玺印也得以出现。总之,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之下,作为公私凭证的玺印发展起来了。战国玺印主要用青铜铸造,此外还有玉、银、琥珀、 琉璃、骨、角、陶印等。印面形状多为方形,还有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曲尺形等。印上有小钮,多为鼻钮,以备穿系,以便将印佩在身上。印文有朱文(阳 文)、白文(阴文)两种,章法布局,古朴巧妙,又是优秀的艺术品。玺印在战国时期主要是用来钤印于封泥之上,用来封缄简牍或物件,防止私拆,并作信验。此 外也钤印于帛上或陶器的湿坯上,或烙在马匹身上。官玺个体较大,一般边长在2厘米以上,印文多为地名和官名。例如 乐阴司寇 、 司马之玺 、 夏屋都司 徒 、 上谷疆丞 等。私玺较官玺个小,常见边长1?5厘米者。一般为姓和名,例如 王买 等。此外还有吉语玺和肖形玺。吉语玺的印文有 出入大吉 、 忠信 、 敬事 、 昌 等。肖形玺印文为各种动物(虎、鹿等)或人的形状,简括生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规定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称为玺,一般官吏及私 人的印只能称为印,从此,一般的印通称为印了。秦汉至宋元时期,印章材质仍以青铜为主。明代以后,石印发展起来。治印包括印文、边款、印钮的雕刻,成为中 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名家辈出,如明代的文彭、何震,清代的程邃、丁敬、邓石如、赵之谦,现代的齐白石等。
战国时期出现的符节是传达王 命的凭证,它反映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发展。符,一般指兵符,是调兵遣将的凭证。大多用青铜制成,多为虎形。从中脊剖分为二,一半留在国君手中,一半由军 队的将领保存。发兵时,使节必须持有国君手中的一半虎符,前往与将领手中的一半相对,合验 符合 ,方为有效。战国时期著名的魏国信陵君让如姬窃符救赵的 故事就是虎符功能的具体例证。实物遗存如战国末年秦国的新郪虎符,上有错金铭文四行40字: 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 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f n)燧事,虽毋会符,行殹(也)。 节,一般是通行的凭证,亦用青铜铸成。例如1957年及1960年安徽寿县丘家花园出土 的鄂君启节,包括车节与舟节,均呈长方弧形,作仿竹节之状。车节长29?3厘米,宽7?3厘米,厚0?7厘米,上有错金铭文九行147字。共发现三枚,原 应有五枚,恰好合成一个圆竹筒形。舟节长31厘米,宽7?3厘米,厚0?7厘米,上有错金铭文九行164字。共发现二枚,原亦为五枚,合成一个圆竹筒形。 它们是楚怀王六年(前323)发给鄂君启的用车或船运输货物的免税凭证。详细规定了商队车船的数目及通行路线,反映了楚王对封君牟利的限制,也反映了当时 商业贸易的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