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在战国初期,为七强中领地最广大的国家,它“南卷沅湘,北绕颍泗,西包巴蜀,东裹郯淮;颍泗以为洫,江汉以为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吞灭吴越以后,拓地东至海,掩有今湖北、湖南、安徽全部及四川、贵州、陕西、河南、山东、江苏等省之一部,号称富大。但楚国除悼王时用吴起变法,稍稍振作而外,长期走下坡路,直至灭于秦。周安王元年(公元前401年),楚悼王即位。悼王时,楚连年与三晋交兵。公元前400年,赵、魏、韩伐楚,至乘丘。公元前391年,赵、魏、韩伐楚,在大梁、榆关大败楚军。大梁从此落入魏国版图。楚悼王为改变楚国的不利形势,下令求贤。公元前390年前后,吴起由于在魏国受到排斥,转而投奔楚国。悼王素闻吴起贤,先用为“苑守”。一年以后,任为令尹,主持变法大计。吴起针对楚国的“大臣太重,封君太重”等弊端,实行变法:①削减贵族的爵秩等级,平抑贵族的禄食费用,用节省的钱“砥砺甲兵”。②裁汰冗官冗员,减少百官禄秩,封君子孙传三世者,即收其爵禄,节省的钱也用来“奉选练之士”。③禁绝私门请托,整顿楚国风俗等等。吴起的变法“行之期年”,楚国开始强盛,于是南收扬越,北并陈蔡。但是,一则由于吴起变法时间短,二则由于反对变法的贵族势力强大。周安王二十一年楚悼王死,吴起即被杀,新法亦夭折,所以成效并不显著。此后,楚国“虽有富大之名,其实空虚,其卒虽众多,然而轻走易北,不敢坚战。”因此,在秦、楚战争中,楚国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秦国大规模进攻楚国,始于秦惠文王时。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赵、魏、韩、燕、楚五国推楚怀王为纵长,并由三晋出兵伐秦。但秦在修鱼(今河南原阳县西南)大败三晋联军。随后,秦采取了先制服韩、赵、魏,然后再回头制服楚国的战略。秦在具体制楚时,又采取了外交欺骗与军事进攻互相配合的方针。周赧王二年,秦派张仪赴楚,离间楚、齐关系,说楚如能“闭关绝约于齐”,秦则献“商淤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得土地,答应了秦的要求,与齐断了交。待楚孤立以后,张仪竟说原答应给楚国的土地仅是商於之地六里。楚怀王受了欺骗,愤怒地派屈匄率兵攻秦。而秦国早有军事进攻的准备,即命庶长章率兵迎击。周赧王三年,秦、楚两军在华阳(今河南省陕县西丹水以北地区)展开大战,秦大败楚军,俘虏楚将屈匄以下列侯及执珪七十余人,斩首八万,并乘胜攻取了楚国的汉中。华阳之败,使楚怀王更加愤怒,再次征发大军反攻秦国。秦、楚两军在蓝田(今湖北钟祥县西北)举行大规模会战,楚又败于秦军。韩、魏两国联军也乘楚军之败南下攻楚,直攻到邓(今湖北省襄樊市北)。秦攻占了楚国的汉中以后,造成了关中与巴蜀联成一片的形势,国势更加强大。
秦昭襄王为专力进攻楚国,转而对韩、魏采取和平策略。周赧王十三年,秦昭襄王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会见韩、魏之君,并归还了所占魏国的蒲阪,结好韩、魏。次年,即派庶长奂会同韩、魏联军大举攻楚,在重丘(今河南新野县东)大败楚军,斩首二万,杀其将唐昧。周赧王十五年(公元前300年),秦派华阳君再次攻楚,杀楚将景缺,斩首三万。次年,秦又诱骗楚怀王入秦,并予以扣留。怀王被囚以后,客死秦国。楚国立太子横,是顷襄王。楚在秦的一再打击下,国力日益削弱。
周赧王三十五年,秦利用韩魏在伊阙战后国力尚未恢复,齐国正遭受燕国进攻,赵在秦将白起打击下,连失数城,仅能自保的大好时机,发动了大规模的破楚入郢战役。秦兵分三路大举进击楚国。
秦将司马错率陇西之兵由蜀地攻克楚的黔中郡,然后分兵由巴郡东下,出巫峡攻击楚郢都西部地区。另派一路由武关东下,攻击楚国的汉北及上庸(今湖北竹山县),进入桐柏山。
次年,秦将白起统率汉北、上庸之军攻取了楚国的鄢(今湖北宜城县东南)、邓(今湖北襄樊市)、西陵(今湖北宜昌市西)。在攻鄢战役中,白起采用水攻战术,引鄢水(又称蛮水)灌城,楚军民死伤数十万,损失惨重。周赧王三十七年,白起率三路大军合围楚郢都,楚军被歼,楚顷襄王夺路东逃,都城随之迁到陈(今河南淮阳县)。楚国经此沉重打击,国势一蹶不振,再无力参与中原抗秦事业。秦国趁势兼并了楚西江、汉、湘、黔之地,在楚郢都设立南郡。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3631)
1 秦、楚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