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皇后是隋文帝更换储君的关键因素
独孤皇后14岁就嫁给杨坚,她当时让丈夫发誓:“一生之中不能与除了我之外的任何女人生孩子。”杨坚严格遵守誓言,他的5个孩子全都是由独孤皇后一人所生,即太子杨勇、晋王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几个人确实是同父同母的“真兄弟”。因此隋朝后宫佳丽三千,形同虚设,文帝“惟皇后当室,旁无私宠”。宫中诸嫔妃宫女,也在独孤皇后严厉的目光下噤若寒蝉,春心冻结,无人敢冒生命危险去与皇上调情。
独孤皇后本性俭约,不好华丽。又好读书,识达古今。每当文帝临朝听政,她便与文帝一起坐辇去朝堂,到了门阁才止步。杨坚能顺利登极,她积极地参与谋划,功不可没。独孤皇后暗中遣宦官监察朝政,若有不妥的地方,等文帝退朝后,她必然婉言进谏,文帝常常采纳她的意见。她曾劝动皇帝从酉城商人手中买下价值十万两黄金的宝玉,理由是“有了这笔巨资,将来可以养活一万名士兵”,仅从这一点,就能确信独孤皇后是位才智过人的女性。宫中上下都十分敬重她,把她与文帝称为“二圣”。
独孤皇后有一个毛病,就是天性奇妒,不容别的女人接近杨坚。隋宫里面虽然美女如云,杨坚却只能空望着咽唾,终不能够开怀一下。有一次独孤皇后受了些风寒小病卧床,在宫中调养。杨坚在梅花别苑邂逅妃子尉迟贞,一见倾心,於仁寿宫偷偷临幸。一觉醒来,杨坚既喜又怕:“今日方知为天子的快活!但只怕皇后得知,怎麽处理?”一个天子,居然纯洁如此,惧内如此,真是可作一叹。
独孤皇后卧病后宫,两个心腹的宫女平日专替独孤皇后侦察他人的隐私,得了杨坚留宿在梅花别苑的消息,便报告了独孤皇后。独孤皇后顿时气得脸上转色,咬牙道:“我与贱人,势不两立!”马上抱病起床,率领了八个宫女,到梅花别苑杀了尉迟贞。
杨坚知道后又悲又怒,负气单骑从御花园中抢出,直入荒山三十多里。大臣追上,拦马苦谏。杨坚叹息:“我贵为天子,不得自由!”驻马良久,半夜才回宫。仅此而已,一点反抗的实质行为都没有。
杨坚曾得意地说:“前代皇帝内宠太多,往往由於嬖爱而废嫡立幼,我没有姬妾,五个儿子都是皇后所生,必然会和睦相处,不会像前朝那样发生争夺。”杨氏兄弟纷争本来不致残杀,结果也因为独孤皇后的忠贞实践而升级恶化,甚至可以说,改变了历史运行轨迹。有人说,假如杨勇继位,隋朝不至於二世而亡。
对皇帝丈夫进行忠贞约束,已经滑历史之大稽了,独孤皇后仍不满足,对她的皇子们也灌输“忠贞不二”的思想,要求他们学她和杨坚一样从一而终。她为杨勇挑选的妃子元氏很受杨勇冷落,多年不得召见,突发心脏病而死。杨勇宠爱云妃、高妃和成妃等人,并和这几个妇人生下一大堆孩子。对此,独孤皇后非常生气,不断在文帝耳边吹风,指摘杨勇的过失。太子杨勇为人宽厚,率意任情,优礼士人,宽接大臣,深得人心。杨坚本来也相当赏识,听得多了,渐渐有些不悦。
矫饰伪装的晋王杨广一直觊觎太子宝位,为了取悦独孤皇后,平日只和正妻萧妃住在一起,后庭有宫人怀孕,都把胎儿打掉,以免外人知晓,独孤皇后因此十分喜爱杨广的“忠贞不二”。其实杨广绝对是个好色坯子,攻灭陈国后,他马上想把陈叔宝妃子张丽华弄到手,其手下大臣高颍先入建康,不仅没有按他的意思把美人送上,还说:“从前姜太公蒙面斩妲己,今天怎能留下张丽华这个祸水?”下令斩美人於青溪。杨广由此十分仇恨高颍,继位后不久就借故杀了这位功臣。
杨广经常派关系亲密的大臣在杨坚夫妇面前百般诋毁太子杨勇。当上扬州总管后,还借与母后独孤氏道别的机会,直接挑拨:“儿臣非常看重兄弟情谊,不知哪里得罪太子,一直想杀掉我。每想到我自己不知哪天被毒死害死,真是恐惧得不得了。”独孤皇后闻言大怒,下了废掉杨勇的决心,日夜不停在杨坚面前说杨勇坏话,加之杨勇在冬至於太子宫中张乐接受百官朝贺,犯了大忌,杨坚最终也决定废嫡。
公元600年,杨坚废掉太子杨勇,押回东宫看管。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并命杨广负责看押杨勇。杨勇被囚於府内,也感冤屈,几次上书诉冤,杨广命人把书信全部销毁,不许上闻。杨勇爬到树顶大声叫屈,希望老皇上听见自己的声音,亲自讯问。杨广的心腹大臣杨素趁机上奏说杨勇得了神经病,胡喊乱叫,不能治愈。杨坚听信此议,就没有再给杨勇诉冤进见的机会。
602年八月,皇后独孤氏病逝。杨坚终於作了“真天子”,正式“起用”后宫佳丽三千,没两年就疾病大生。杨广作为皇太子入居大宝殿,杨素等大臣入内殿侍疾。
杨广不放心父亲弥留之际会发生什麽变化,秘派人问杨素内宫父皇的病状。杨素把老皇帝的病情一五一十写明,封上信口回送杨广。送信的宫人转了几道手,误以为是送给皇帝的上奏,呈给杨坚。病危的杨坚见信后又恨又悔。忽见陈夫人进来时神色慌张,就问缘由。陈夫人回答:“太子无礼!”原来是陈美人出去更衣时,差点被杨广强奸。老皇帝闻言,一口气上不来差点气死,大叫:“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皇后误我!”这一句,加速了杨广杀父的罪恶行为。
废长立幼,是历史的大忌。王位纷争本就激烈,经过更改变动,极易引发动乱。杨坚废杨勇立杨广,确非明智之举。而促诞这一事件的独孤皇后,也难辞其咎。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183)
1 独孤皇后是隋文帝更换储君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