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奭[shì]是汉宣帝刘询与他的第一位皇后许平君的儿子,在刘奭很小的时候他母亲许平君就被毒害身亡,这到底刘奭没有得到母爱,继刘盈之后又是一位温柔仁慈的太子。实在不是当皇帝的料。
汉元帝刘奭(前74年―前33年)刘奭两岁时,其父刘询即帝位,是为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年)八岁的刘奭被宣帝立为太子,但因为他曾经向宣帝进言“持刑太深,宜用儒生”,而不被宣帝所喜爱。宣帝甚至预言“乱我家者,必太子也”,但顾念他是发妻许平君的儿子而没有褫夺他的太子之位。
柔仁好儒
史书上说汉元帝刘奭“柔仁好儒”,什么意思?温柔仁慈,喜好儒术是也。当他还是皇太子时,眼看着父皇重用法家人物,动不动就用刑罚惩治下属,大臣杨恽、盖宽饶等仅仅因为“刺讥辞语”就被杀害,很不以为然。一天乘着陪父亲用餐时,委婉地说:“陛下使用刑罚略有点过分了,应该多多重用儒生。
汉宣帝刘询顿时变了脸色,厉声说:“我们汉朝自有汉朝的制度,本来就是‘王道’‘霸道’兼而用之,怎能像周代那样单纯地使用所谓的‘德政’呢?更何况那班俗儒不能洞察世事变化,最喜好厚古薄今,连‘名’与‘实’之间的区别都分不清,怎能交给他们以治理国家的重任!
”这儿的“王道”与“霸道”,大概也勉强可以解释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吧?说完了这番话,汉宣帝又长叹一声道:“乱我家者,太子也!”这儿的“家”,就是指大汉王朝的基业啊。然而,如前所述,鉴于对已故许皇后的感恩与报答,他最终没有更换太子,没有更换“革命接班人”。这是刘奭的一大幸运。
刘奭的“柔仁”,与他的先世伯祖汉惠帝刘盈的“仁弱”非常相似。然而,刘盈有个曾陪着父亲出生入死、共同打天下、创基业的母亲吕雉,父亲死后,这个母亲就掌握了大权,而且心狠手辣,残酷无比。
刘奭呢,幼年丧母,虽然也是人生的一大不幸,即位后却不会受到皇太后的干涉与压制。他的养母王皇后一则汉宣帝在世时就受到冷落,二则“素谨慎”,汉宣帝死后也不会太张扬,因此,也就不会对当今皇上、她的养子刘奭造成多大的压力了。
“柔仁”与“仁弱”不但非常相似,而且还都包含着一个“仁”字,即仁慈。我们曾经说过,柔弱仁慈的刘盈是不适宜做皇帝的,而温柔仁慈的刘奭同样不适宜。不过,由于刘奭的上面没有像吕雉那样的一个“母后”,他的结局可比刘盈好得多了:公元前49年、27岁时即位,做了16年皇帝,于公元前33年、43岁时病逝。同为不适宜做皇帝的人,他不是比刘盈幸运得多么?
纯任德教
在元帝做太子时,就向宣帝建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则训斥他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所谓“霸道”就是先秦法家治国之道,所习之经十分广泛,包括《春秋》、《诗》、《尚书》、《礼》、《论语》等。元帝的经学功底,不仅远过乃父,就是在西汉一代所有帝王中,也可谓首屈一指。
纯任德教在汉宣帝以前,基本上实行的是“霸王道杂之”的统治方略。到元帝时期,开始一反前代帝王之制,单崇儒家,纯任德教,治国完全以经学为指导,选官用人完全用儒家标准。为什么元帝摒弃主张严刑峻法的“霸术”,而改用“以柔治国”、强调“教化”的儒术呢?
元帝“纯任德教”除了他自身具有深厚的经学修养外,更重要的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即土地兼并日趋加剧,农民纷纷破产,有的投入田庄沦为佃客和奴隶,有的接受政府假田,成为假田农民(国家佃农),有的成为流民,而这些人原来所承担的租税赋役,又都转嫁给编户齐民,即自耕农身上。
再加上政治腐败,官吏贪残,天灾频繁,各地不断暴发反抗西汉统治的斗争。所以,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统治者只好放弃“霸术”,纯任德教,以期缓和社会矛盾。这种方略的改变,是由元帝提出并加以实施的。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194)
1 刘询与许平君之子汉元帝刘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