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评论《诗经》“思无邪”是什么意思?孔夫子评论《诗经》“思无邪”是什么意思?

孔夫子评论《诗经》“思无邪”是什么意思?

大多数民族文学都有它的起源。例如,欧洲文学的起源是荷马史诗,而中国文学的起源是《诗经》。

荷马史诗讲述故事,是一首叙事诗。故事的主角是英雄和奥林匹斯众神。在一场由美女海伦引起的持久战中,男人和上帝的意志和力量都充满了她们。

《诗经》

《诗经》是一首抒情诗。主角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面孔,从贵族到满腹牢骚的小官员,到年轻的文艺青年,甚至是丈夫和游客。

中国人非常重视感情,所以中国文学也是以感情为基础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单纯而单纯的民族,不虚伪,从不无病呻吟,也不假装优雅,非常脚踏实地。这在文学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在文学的源头《诗经》中得到更充分的表达,可以说是对中国文学朴实自然的规范。

《诗经》的编辑孔子总结了这一特点。有人问,《诗经》有什么特点?请用一句话概括它们。”编辑孔自信地告诉他:“一句话,我觉得无辜。”这句话记录在《论语·子涵》中,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后来的学者花了很大的力气来解释它,但总的来说,它只是艺术和思想。

在意识形态上,没有邪恶和邪恶的观点和纯洁。“思”本来是一个语气词,没有真正的意义,但孔子给了它“思”和“思”的意义。朱说:这是为了使读《诗经》的人没有邪念。

清代嘉庆学者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说:

当然,一首好诗应该把人们引向正确的道路。这是一种意识形态观点。然而,《诗经》毕竟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有文学艺术标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呢?宋代理学家程颐对此解释得非常有力:“如果你想得天真,你就是真诚的。”也就是说,诗歌这个东西,要表现真实的气质,虚假的,做作的。

编辑是真实的,根据这个标准选择的诗歌是真实的,中国文学沿着这条真实的道路前进,当然,它也是真实的。这样理解“天真无邪”,有助于我们看清中国古代文学的真实面貌。

但是,从直接的字面上看不到这种“高大商”的色彩。我们只看到一个遭受单恋的男人,不能追逐漂亮的女孩,所以我们只能呆呆地看着河里的水鸟和水生植物。然后我们不能一遍又一遍地睡觉。在梦里,我们继续追逐漂亮女孩的想法,“日复一日地期待着她们”和“辗转反侧”。

这还没有结束。我甚至进入了一种幻想的状态。我想举办一个音乐晚会来取悦我心中的女神,“秦瑟之友”和“钟古之乐”。

对孔子这种安排意图的推测是为了促进家庭和谐和炫耀淑女的美德。这是真的,但从更深的意义上说,一个和谐的家庭来自真诚的情感,只有当情感扎根时,家庭才能和谐。 简而言之,说实话,不是说教,孔子的天才就在这里。

《诗经》之所以真实,是因为它的基础是真实的、有根据的,它的描述是针对大量的社会群体的。

西周的贵族、牢骚满腹的小吏、在田里采摘桑树的农妇、进城买丝绸的市民,甚至在林场伐木的奴隶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真情。所谓的“饥饿的人唱他们的故事,工人唱他们的故事”,而“饥饿的人”和“工人”包含了广大的基层团体。

比如齐的一个小官吏奔忙图一般不生动,心情一般不深刻。”东方红不清楚,衣服都被翻了个底朝天。自上而下,公开叫唤”。

这个人似乎处于紧急状态。黎明前他去上班了。他慌慌张张地把内裤穿反了。你为什么这么狼狈?原因是老板很着急。唾液中有一种淡淡的喜剧色彩。瞧,多真实的工作环境啊,抛开现在不谈,能拍一部叫《济南》的电影。

当时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如何?看这只蟋蟀。这种描写太扎扎实实了,作者不能不去周代的农村去写:七月蟋蟀在野外;

八月,蟋蟀在我的屋檐下。九月,蟋蟀进入了我的房子。十月,小蟋蟀在我的床下爬行。“七月不在办公室,八月在余,九月在屋里,十月蟋蟀在我床下爬行。”

《诗经》

快到元旦了,农民们正在关门,缝熏老鼠...这些都是丰富而真实的生活场景。

西周祖先的形象不是以宏伟的宫殿为背景,而是以丰收的庄稼和大片肥沃的土地为背景。《诗经》是如此的充实和真实。

真实性来自广泛性。西周和东周时期的广大民众是真实的,这就决定了《诗经》的真实性,进而决定了中国文学的起源。

当然,文学不是完美的,即使它有真正的气质。它也需要克制。情感不应该走向极端,表达应该是含蓄的。例如,李白的诗“你看不到高高的房间里明亮的镜子里的可爱的锁,虽然在早晨是丝黑色的,但在夜晚变成了雪”是非常悲伤的。然而,在这首诗的结尾,它进入了一个积极的境界“既然上天赐予了天赋,就让它被利用吧!纺一千块银子,都回来!”。

当我表达我的失望时,我是坦率和含蓄的。我只说了“我明天会松开头发,去钓鱼”。哥哥,我想明天就坐船去环游世界,把头发披散下来。事实上,坐船离开不一定是真的,而是为了驱除我的情感。

李白的风格实际上是《诗经》的风格。还是以《关雎》为例。虽然这位年轻的文学人想念他心中的女神到了难以入眠的地步,但他不会像年轻的维特那样用枪自杀。有深度和真诚的爱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必须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它,但必须有文学风格。

于是,一个美丽的想象就这样展开了,《琴瑟之友》和《钟古之乐》。含蓄是《礼经》中所说的“温柔敦厚,诗教也”。虽然清代袁枚怀疑这不是孔子的本意,是受汉族人的强迫,但他确实揭示了中国诗歌的特点:温柔敦厚,不说白,不说狠话,而是含蓄地表达。

因此,中国历代的诗歌不仅是宣泄的,而且是稳定和平的。这一措施体现在《诗经》中的“乐而不淫,悲而不伤”几个字上。因此,大多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在0+和0+之间是灵活的,能够承受挫折,能够承受失败,能够在事业上失败,但在性格上却不是这样。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