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古代人怎么过中秋节?揭秘:中国古代人怎么过中秋节?

揭秘:中国古代人怎么过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根据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天的第二个月,被称为“中秋节”。8月15日也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节”。中秋节有一轮满月,象征着团圆。它也被称为“家庭团聚节”。

从季节的角度来看,中秋节是“秋收节”。春播夏播的谷物应该在秋天收获。古代人在这个季节喝酒跳舞,欢庆丰收。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中秋节赏月的习俗。《礼记》记载了“秋夜月夜”,即祭拜月神。据说在周代,每个中秋节晚上都会举行冷遇和祭月仪式。

魏晋时期,人们开始在中秋节赏月,但还没有形成习俗。在唐朝,中秋节非常流行。欧阳詹在《长安戏月诗序》中说:“八月在秋,四季始于孟,十五日在夜半。如果你走很长的路,你会有一个很好的冷热平衡。如果你花几个月的时间,你会有一个满月。“在初唐,中秋节被正式指定为一个节日。

网络图

唐朝的中秋节去“拜月”

中秋节的起源与唐玄宗参观月宫的浪漫传说密切相关。相传一年八月十五日晚上,唐玄宗在宫中祭月时,陪着道士把拐杖拐进了一座空的中国银行桥,进入了月宫。然而,门楼上的牌匾上写着“清冷空之府”。门口高高的桂树下的白兔正在捣药。宫中的月亮女神在悠扬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从月宫回来后,玄宗命令人们整理偷偷写下的舞曲,并将其命名为“五彩缤纷的羽毛”。月宫被称为“广寒宫”的原因也与这个传说有关。

在赏月的同时,品尝月饼逐渐成为中秋节的民间象征。月饼起源于唐朝,是军队的食物。唐高祖年间,李靖将军征服了匈奴,并于8月15日凯旋而归。当时,吐鲁番商人向唐朝皇帝供奉糕点。高祖李园拿起华丽的蛋糕盒,拿出圆圆的蛋糕,对着月亮笑了笑说:“胡蛋糕应该邀请癞蛤蟆。”之后,我与所有的官员分享蛋糕,并有中秋节吃蛋糕的习俗。那时,中秋节期间,拜月的大家庭通常会摆大型香案。有各种各样的供品,包括圆饼、西瓜、苹果和葡萄。圆饼和西瓜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对于优雅的家庭来说,西瓜被特别切割成莲花形状。

北宋中秋节开始“团圆”

“中秋节”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吴所写的录中:“中秋节在八月十五日,正好经过,所以叫“中秋节”。"

除了继承拜月唐代妇女的中秋节习俗外,宋代还进行了较为潇洒的“玩月”活动。北宋孟渊的《东京花梦路》中的“中秋节”一文写道:“中秋之夜,你家以亭台楼阁为妆饰,民间在酒楼上争月”。当时,皇室还举行了一次“中秋节晚会”。民间不会早早休息,连孩子也不会睡觉,”李露的孩子,甚至会玩到深夜。在夜市里,有许多熟悉夜市的人。”

在南宋时期,“玩月亮”变得更加疯狂。吴曾详细描写过临安的中秋之夜:“这时,金风凉爽,玉露清凉,丹桂芬芳,银蟾满光,王子和外孙,有钱人家的大房间,他们都爬上危楼,登上玄关赏月,或开亭台楼阁,欢庆盛宴,琴瑟铿锵,倾吐美酒,唱着歌来庆祝夜晚。如果你去一个像垫子铺一样的地方,你也会去一个小平台安排家庭晚餐,并组织你的孩子为节日买单。这一夜,天空街一直卖到第五鼓,玩月亮的游客在城市里跳舞到晚上。”

宋代对中秋节最大的贡献是赋予中秋节“团圆”的内涵。后来,中秋节被认为是“家庭团聚的节日”,其源头应该是北宋。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将北宋人对中秋节的理解阐释得淋漓尽致。

“月饼”诞生于南宋

网络图

据说月饼起源于唐朝征服土耳其的胜利。西域商人何感慨地说:“癞蛤蟆要吃胡糕”。这没有证据。胡兵进入中原是在汉代,类似于今天的隗嚣。刚才说,胡饼的圆形形状与月亮相似,与月饼无关。事实上,直到南宋才出现“月饼”一词。然而,它在市场上出售,与中秋节无关。可能是蒸的。这在南宋的《武林外传》中有记载。此外,蒸月饼在山东、河南等地仍然很受欢迎。南宋吴所著《孟良录》中已有“月饼”二字。然而,直到明朝,西湖观光博览会才有中秋节吃月饼的确切记录。明代作家田汝成在他的书中写道:“中秋节在八月十五日。民间用月饼作为团圆的象征。”明代历史学家沈邦曾在《万代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的盛况时写道:“面制月饼大小相似,大小不同。蛋糕 中国以水果为馅,有不同的名称和形状,一个蛋糕价值数百美元。“这本书还介绍了当时的生产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故宫的月饼“自下而上重两斤多”。"

“蛋糕”是古代面食的通称。例如,面条被称为汤糕和绳糕,馒头被称为蒸糕和烧饼,饺子被称为煮糕,冷面被称为苏糕。古人用意大利面作为祭品,向月亮献祭“蛋糕”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宋朝的宫廷在中秋节吃“宫糕”、“小糕”和“月饼”。 元代大量中亚技术人员进入中原,使糕点和果肉制作技术更加成熟和普及,促进了月饼的普及。

明代“送月饼”的流行影响了今天。

中秋节吃月饼在元代变得更加“精致”。元末,陶宗彝的《元氏县叶挺院志》记载了武莺宗海山的中秋节。中秋节那天晚上,元武宗和他所有的嫔妃都在皇家太阳池划船赴宴。菜肴非常丰富:“推荐腊鸭翅、秋风鲶鱼、元霜酒和渡边一树音乐家羊肉”。“吃渡边一树音乐家羊肉”就是“吃月饼”。

到了明朝,“吃月饼”已经成为中秋节的固定习俗。中秋节吃的蛋糕不仅被称为“月饼”,还被称为“团圆饼”和“甜甜圈”。郑德在《建昌县志》中说,“中秋节时,人们通常用西瓜和甜甜圈来玩月亮,满月的意思也是如此。”

在明朝,有一种新的气氛让古代中国人庆祝中秋节。月饼在现代是不可缺少的,成为人们庆祝中秋节的必需品。在现代特别流行的送月饼的习俗在明朝已经流行了。崇祯的《嘉兴县志》说,“十五是中秋节,做月饼的形状是小月亮。它被称为“月饼”,那些与他们的遗产有关系的人理解为团圆的意思。田明汝城的《西湖游览记》也有同样的说法:“中秋节的人们把月饼作为他们的遗产,并把团圆的意思。”

网络图

不仅南方人喜欢在中秋节送月饼,而且北方人也喜欢送月饼。嘉靖《魏县志》记载,“中秋节买酒玩,并喂月饼。”

中秋节送月饼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据说这是由于“在月球上行走”的活动。所谓的“走在月亮上”是指在中秋节的满月拜访亲戚和朋友,并赠送蛋糕、新鲜水果和其他食物。

早在元末,甚至更早,在月球上行走的活动已经出现。在我的家乡苏北,有一个“八月十五杀鞑靼人”的传说:元末朱元璋起义时,同意“杀鞑靼人(蒙古人)”并推翻元政权。元朝时,蒙古人严格控制民间集会。朱元璋利用“登月”的习俗,在八月十五日送月饼,并在起义的指定时间用月饼包好纸,从而完成了起义的总动员。结果,送月饼的习俗在明朝变得广泛流行。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送月饼“杀鞑靼人”是吴王张士诚的主意。

在清代,中秋节“送月饼”变得越来越流行,并影响了现代人的节日消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