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禁为明朝带来了什么影响?海贸能解决明朝灭亡的问题吗?海禁为明朝带来了什么影响?海贸能解决明朝灭亡的问题吗?

海禁为明朝带来了什么影响?海贸能解决明朝灭亡的问题吗?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海贸能解决明朝灭亡的问题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说起明朝的问题,其实还是比较复杂的,但有一点肯定是没错,明朝一直都处在财政吃紧的状态下,尤其是到了明朝的中后期,财政问题被暴露得非常明显,比如明武宗上台之后,结婚国家都拿不出足够的钱,后来要不是张居正的变法,明朝可能就撑不下去了。

  明朝海禁

  越来越严苛的经济条件,让明朝也必须要重视贸易,明朝经常会采取海禁的策略,最早是朱元璋开始实行海禁,不让民众下海捕鱼贸易。虽然明朝有过郑和下西洋的盛举,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海禁,之前宋朝就已经发展出了非常发达的贸易,即便是元朝,也是相当重视海运贸易。

  通过这些贸易,不断进行着物资交换,为国家也是争取到了大量的财富,可明朝就没有这么做,其实明朝的生产力还是相当发达的,众多的商品,也能得到西方各国的青睐,明朝也并非是一直禁止海外贸易。

  在隆庆年间,就已经开放了一些关口,而后来张居正通过改革,改变了原本的货币体系,白银开始大量流入,对于民间的贸易也起到了极大的帮助,这就让明朝获得了不少的财政收入,对于缓解中后期的矛盾,也有很大的帮助。不过隆庆开关只是暂时的事情,没有能继续贯彻下去,而张居正的改革,在他死了之后,也渐渐被万历等人给废弃,后期崇祯甚至几百万两饷银都拿不出来,这也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如果发展海外贸易,明朝能否避免灭亡?

  其实官方层面,明朝一直都有进行海外贸易,只是在民间,对于海外贸易的限制太多了,很少能彻底放开。要是明朝能贯彻下去,真正放开贸易,大力发展海贸的话,明朝是否能避免灭亡呢?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其实明朝的灭亡与他们的财政问题有着关系,但这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根据《明史》的统计,我们看到明朝中后期,平均每年的财政收入大概是在300万两左右,这种收入确实太少了,此外,明朝还会征收粮食充当赋税,折合一下的话,每年加起来大概有2000多万两。这个水准也还不错了,可与宋朝,清朝相比,明朝的财政收入还是太少了。毕竟粮食这类的赋税,没办法直接兑现,明朝后期供养辽东的关宁军,就倾尽了全国的财富。

  那么引入海贸,这笔收入自然就能增加朝廷的赋税,无论是官方运营,还是民间的私自贸易,朝廷都可以获得不少的收益。可即便这么做,明朝也不可能避免因为没钱而灭亡的结局,崇祯是运气不够好,他自己也挺作死,白白把江山给送了出去,明朝当时其实不至于就这么被灭掉,但没钱安抚地方,导致农民军到处横行,朝廷费尽力气也只能养辽东的军队,缺钱给国家带来的影响,仍然会导致明朝的灭亡。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说海贸无法解决明朝灭亡的问题呢?

  首先我们就必须要看看明朝为何会只有这点赋税,朱元璋开国的时候,吸取了前朝的教训,他想要给民众一个不错的生活环境,因此就规定对于农民永不加赋,他的这个决策,直接就导致明朝整体的农业税相当低,再加上明朝一直困扰他们的流民问题,实际上大量的民众压根就没有在土地上好好耕种,即便是这么少的农业税,也在不断减少。

  而明朝对于商业税就更不重视了,如果开海的话,必然要算到商业税里面,明朝商业税的税率相当低,在不开海的情况下,主要是以盐,茶,营业税之类的。单单是万历早期改革的时候,他们的商业税收入也就300多万两,而相比之下,宋朝光是从盐,茶这些税收中,就获得了几千万两的收入,宋朝海运更是给国家带来了更多的收入,这点明朝是比不了的。

  明朝的商业税,实际上属于是接近不存在的地步,明朝建立之后,政府对于商业税并不重视。因此即便明朝开海,由于商业税的管理,落实不行,海运大量的收入,也没办法都到国库里面。可能通过海运征收过来的税,还真没多少银子。

  为何会有这样的问题呢?最主要的因素,是明朝的垄断导致的,明朝一直都有海外贸易,可那些都是一些地主官僚,皇亲国戚们来主导的官方贸易,他们通过这些贸易,为自己赚取了大量的钱财,早期的郑和航海,带来的众多钱财都是到了这些皇亲国戚们自己的腰包里面。

  而明朝又有一个更加独特的制度,那就是士绅不用纳税,这就导致东南这些地区,大量的官绅地主们每年赚取大量的钱财,自己却不用上交给国库,即便是朝廷实在过不下去,强行征收,从他们的手里也拿不到多少钱。

  而这些人又处在东南沿海等地,他们长期就把持着海外贸易,即便是明朝彻底放开了这些贸易,也必然要让这些人占了大头,著名的隆庆开关,明明有大量的白银流入,结果国库倒是没有多少收入,可民间去形成了一股白银热,市场里面突然出现了这么多的钱,国家居然没收到多少钱,这就太不可思议了。

  说到底,还是这些人与文官阶层的利益都是一致的,负责海运税收的官员们,本身就是这个阶层的人,他们和背后的人们都会通过这些贸易,层层吸血,剩下的能到国库的银子实在没有几个了。朝廷还没办法从他们身上收取赋税,而长期以来,朝廷也没办法建立有效的商业税收制度,同样无法增加税率,毕竟这些文官阶层掌握了朝廷的话语权,皇帝也不能随意触碰他们的利益,要想改革就必须要这些人同意,可让他们出血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此外,由于明朝初期就执行了海禁政策,这就导致了走私风气盛行。明朝建立的时候,东南沿海等地就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海盗,他们以双屿这些地方为主,纷纷选择走私商品,像日本与东南亚很多的国家,都出现了大量的海盗,而明朝沿海地区更是有众多的官商与这些海盗勾结,联手去谋取大量的利益。

  隆庆开关的时候,走私风气一度就压过了正当贸易,明明是受到政府保护的商船,出海之后就必须要依附这些走私者,朝廷屡次要打击走私,可始终都没办法打击干净,因为朝廷里面像很多皇亲国戚,他们才是走私中的大头,靠着这些走私赚取了更多的钱财。开海反而会影响他们的利益,即便是强行开放,他们也会加大走私的力度,靠着长期走私的优势,不断排挤正当的贸易。

  因此明朝没办法彻底放开海贸,即便是完全放开了,海外贸易的收入也不可能太高,大部分还会落到这些官商的头上。至于明朝到底该怎么解决自己的税收问题,这就已经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因为早期确定的制度,到了后面文官阶层彻底掌握了朝中的大权,要想全部推翻这个制度,就必然要触碰到明朝的统治基础,这对于朝廷的统治会有极大的影响,因此任何皇帝,即便想要增加税收,也没办法通过改变制度,更换税收的策略,他们所受到的阻力会非常大,这是哪个皇帝都承受不了的事情,封建政权首要的目标,还是要确保自己的统治不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