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为什么失败长平之战赵国为什么失败

长平之战赵国为什么失败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歼灭战,在中国历史军事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2年,是秦国和赵国的一场决战,是秦国大一统前进的关键之战,双方出动兵力多达百万之众。最后以秦国大胜,赵国大败,四十万大军被秦军坑杀。

  很多人说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任用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赵国名将廉颇,最后才会全军覆灭。难道真的是如此吗?如果没有赵括,赵国就能赢得这场国运攸关的战争吗?

  长平之战爆发的背景是秦国采取丞相范睢的“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向韩国发起连续进攻。秦昭王四十二年,伐韩,取少曲、高平;四十三年攻取韩的陉;四十四年攻取韩太行山以南的南阳地,企图截断韩的上党与本土的联系;四十五年攻取韩国野王,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联系完全截断了。上党已成为秦国的囊中之物,韩王于是把上党献给秦国以求秦息兵。但上党郡守冯亭却私下决定将上党郡献给赵国,以求联赵抗秦。赵孝成王在不计后果的情况下贪利受地,秦昭王听闻大怒,派左庶长王率军攻打上党,这就拉开了长平之战的序幕。

  长平之战分为前哨战、相持、决战三个部分。前哨战是公元前262年,赵王虎口夺食接收了韩之上党之后,秦昭王令左庶长王龁统军进攻上党,上党赵军不敌,退守长平。赵王听说秦军进攻上党之后,派老将廉颇率军二十万进驻长平,抵御秦军。廉颇抵达上党之后,决定对秦军发动反击,派裨将茄前出迎敌,但被秦军斩杀,在一连串的交战中,赵军接连死伤惨重。廉颇知道秦军势大,兵锋正盛,于是改变战略,改攻为守,意在拖垮秦军,等到秦军势颓之时再大举出击。双方进入了相持阶段。

长平之战赵国为什么失败

  秦军多次在阵前叫骂,赵军都不出战。两军在长平相持了两年,秦军果然是六国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在两年里廉颇始终找不到破绽击溃秦军,秦军始终毫不松懈。在此期间秦国为了防止其他诸侯国支援赵国,利用赵派使者入咸阳和谈的机会,示好于赵,使其他诸侯国误以为秦赵预媾而不敢断然支援赵国。面对廉颇的坚壁高垒,秦军毫无办法,为打开局面,决定采用离间计,让赵王换掉廉颇。

  秦相范睢派人贿赂赵王的左右权臣,四处散播流言,说廉颇不足畏惧,他固守防御,是出于投降秦军的目的,秦军最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赵王听信谗言,换掉廉颇,最终任赵括为帅。赵括是一个并无实战经验的初出新人,一上任就一反廉颇的部署,主动出击,于是上演了一场战国史上最庞大的厮杀。

  秦国一听说赵括取代廉颇之后,也进行了变更。首先征调名将白起为主将,代替王龁统率秦军。为避免引起赵军的注意,秦王下令“有敢泄武安君为将者斩”。白起到任后,针对赵括没有实战经验、求胜心切、鲁莽轻敌等弱点,采用诱敌入伏、分割包围而后予以聚歼的作战方针,先假意败走,后退诱敌,然后利用营垒自身的坚固抵御赵军,与此同时迅速张开两翼奇兵截取赵军大营,同时又派锐骑从中杀出,将赵军切为两段,首尾分离,在借用秦军大营和地形将赵军包围,切断赵国的粮道。

  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断,亲临河内督战,征发十五岁以上男丁从军,赏赐民爵一级,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至此,赵兵被围四十六天,饥饿不堪,军中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军溃败,四十万赵兵被俘杀。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长平之战。这场战争之后,赵国一蹶不振,秦国距离大统一又进了一步。

长平之战赵国为什么失败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这场长平之战赵国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因为赵国决策失误,选帅不当,战场换将,任用实战经验不足的赵括替代赵国老将廉颇,导致战争迅速溃败。但是更深层的原因应该是两国实力的差距。

  秦国是通过商鞅变法迅速富强的,商鞅变法是一次比较彻底、全面的改革,涉及的领域不但有军事,还有政治、经济等方面。而赵国的胡服骑射是一场主要针对军事政治的改革,经济方面涉及的较少。长平之战历时三年,两国实力的强弱就逐渐显示了出来,秦国还可以维持粮草的供给,而赵国方面已经是捉襟见肘了。

  这也就能解释赵王和赵括为何要改变廉的坚守不出的策略了,因为前线几十万将士的粮草消耗巨大,赵国难以为继,这才要与秦军速战速决,结束这场战争。然而赵括毕竟实战经验不足,秦国又是举全国之力来跟赵国拼命,所以长平之战赵国失败也就成为了必然,而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又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