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铏,字号、籍贯、生卒年均不详,生活于唐代末期。唐咸通九年(860—874)为静海军节度使高骈掌书记,加侍御史、内供奉;乾符五年(878)以御史大夫为成都节度使副使。唐末著名的文学家,著有《传奇》三卷,《新唐书·艺文志》指出,该书记录的多为神仙恢谲之事。
不知什么原因,关于裴铏的史料相当少。有关裴铏的生平,只在《全唐文》中有简略的记载:“铏,咸通中为静海军节度使高骈掌书记,加侍御史内供奉,后官成都节度副使,加御史大夫。”结合裴铏所撰写的《天威径新凿海派碑》和《传奇》一书中所反映的广阔的社会场景,描写的各地自然景观,可以知道裴铏一生的社会经历和人生状况,了解他的思想和行踪。
读书学习,是家教家风不可或缺的一条。《三字经》说:“人之初,心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生之初,心地善良,一片空白。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完成人性的升华,才能改变命运,完善自己。一个不学习的人注定是没有出息的人。裴铏家学深厚,童年就读了许多书,遍涉经史子集,学识渊博。他阅读《史记》时,司马迁对于汉代以前的历史记载让他特别佩服,他尤其喜欢司马迁描述的侠客类的古代英雄,他们的事迹让他神往。他浏览志怪小说,如东方朔的《神异经》、张华的《博物志》、干宝的《搜神记》、葛洪的《神仙传》等书,这些书中奇异的想象、鬼神故事、奇闻异事等,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喜欢研究道教,对于道教的炼丹养生之术、神仙剑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掌握了许多道教知识。这些学习过程,为他以后创作传奇小说打好了基础,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由此可知,一个作家的兴趣爱好和读书习惯,对于他以后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
裴铏的出身并不显贵,来自于一个普通家庭。唐末社会变动不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担任了静海军节度使高骈的文书官吏。担任文书职务期间,他奔走于边陲,不辞劳苦,不畏艰险,完成高骈交付的各项事务。裴铏为人正直,做事利索,从不拖延,受到了高骈的欣赏。由于政绩突出,裴铏擢升为御史大夫。乾符五年(878),裴铏担任了成都节度使副使,成为执掌一方军政大全的要员。
唐朝末期,藩镇割据,一些诸侯势力扩大,唐王朝的统治受到威胁。尤其是爆发了大规模的黄巢农民起义,对于唐朝的统治以沉重的打击。唐朝皇帝派大军镇压农民起义,烽火连天,兵戈连连,战火所经之处白骨遍野,荒无人烟。尽管农民起义被镇压了,但是,长期的战乱和藩镇割据,造成了经济衰退,社会动乱,人民生活处于动荡不安之中。面对不安定的社会、莫测的命运,人们对现实感到迷茫,或者向往逃避现实求仙问道的出世生活,或者寄希望于侠客英雄出现,助强扶弱,惩处恶人,脱离苦难。社会呼唤着这方面文学题材的出现,裴铏的传奇小说应运而生,给人们带来了精神的慰藉。
裴铏的传奇小说,为唐代小说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唐代小说之所以称为传奇,便是从裴铏的《传奇》一书命名的。《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传奇》著录共三卷,后来散佚。郑振铎先生从《太平广记》中辑佚二十四篇,周愣伽先生在郑振铎的基础上,从南宋曾慥《类说》和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上辑录部分篇章,扩展为三十一篇。裴铏的《传奇》所表现出的高超的文学水准,丰富奇异的想象力,美妙的艺术构思,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可谓说洛阳纸贵,竞相传抄。裴铏的小说,对于我们了解裴铏的思想、观念、艺术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他创作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小说美妙的语言、跌宕起伏的故事,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栩栩如生,至今都感动着我们。以下简要介绍几篇:
《聂隐娘》聂隐娘为魏博大将聂锋之女,10岁时被一女尼用法术“偷去”,教以剑术,能白日刺人,人莫能见,五年后乃送归其家。而身怀绝技的聂隐娘,又自择一个仅会磨镜、余无他能的少年为丈夫。聂父死后,魏博主帅与陈许节度使刘昌裔不和,欲令聂隐娘暗杀之,聂却转而投刘。主帅另派精精儿与妙手空空儿前往暗杀,隐娘又以法术破之。后刘昌裔入觐,聂告别而去。后来,渐渐不知隐娘的去处,刘昌裔死时,隐娘骑驴到了京师,在刘的灵前大哭而去。唐文宗开成年间,刘昌裔的儿子刘纵任陵州刺史,在四川栈道上遇见了隐娘,面貌仍和当年一样,彼此很高兴能够重逢,她还像从前那样骑一头白驴。她对刘纵说:“你有大灾,你不应该到这里来。”她拿出一粒药,让刘纵吃下去。她说:“来年你不要做官了,赶紧回洛阳去,才能摆脱此祸。我的药力只能保你一年免灾。”刘纵不太相信,送给隐娘一些绸缎,隐娘没有要,飘飘然而去,如神似仙。一年后,刘纵没辞官,果然死于陵州。从那以后再没有人见过隐娘。书中内容诡怪荒诞,但也反映了一些历史真实。中唐以后暗杀之风盛行,藩镇之间相互残杀,必须收罗一些具有特殊技能的侠士作为爪牙。这些侠士,或出于个人的恩怨,或取舍于藩镇势力的强弱,实际上充当了藩镇争权夺利的工具。深刻地揭露了唐代藩镇割据、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的丑恶真相。惟本篇和《红线》两篇写的都是女侠,为后来女侠小说的雏形。
《昆仑奴》描写了唐代的穷奢极欲的一品勋臣﹐恃势掠夺民间女子红绡为歌妓。崔生去勋臣家拜访时,喜欢上了红绡。勋臣家有恶犬警觉如神,凶猛如虎。昆仑奴磨勒打死了恶犬,促成了崔生和红绡见面。乘着茫茫夜色,磨勒背着崔生和红绡,飞出高墙大院十几处,勋臣家的守卫都没发现。天亮了,一品家才发觉,又看到了犬已死,一品大吃一惊,说: 我家墙高院大,警卫森严,门户紧锁,来人是飞腾而来,没留一点痕迹,必定是侠士所为,这事不要声张,以免惹祸招灾。两年后,勋臣发现是磨勒所为,命令五十名士兵,持兵器包围崔生的院子,叫他们抓捕磨勒。磨勒呢,手持匕首,飞出高墙,轻如羽毛,快如鹰隼。尽管箭矢如雨,却没能射中他,顷刻之间,不知去向。崔家却是一片惊慌,一品也有些后悔和后怕,每到晚上,配备了很多持剑执戟的家童自卫巡逻。故事反映了昆仑奴磨勒行侠仗义的精神,拯救被压迫的弱女子﹐成全青年男女对幸福爱情的追求﹐则反映了人民的愿望﹐颇具浪漫色彩。裴航的《昆仑奴》成为后来武侠小说、戏曲的滥觞,元代杨景言杂剧《磨勒盗红绡》,佚名的南戏《磨勒盗红绡》,明代梅鼎祚的传奇《昆仑奴剑侠成仙》,梁辰鱼的传奇《红绡伎手语传情》金庸认为《昆仑奴》是中国最早的武侠小说之一。
《裴航》是《传奇》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唐朝长庆年间,有个秀才叫裴航,因科举考试不中到鄂渚去漫游,拜访故旧友人崔相国。途中喜欢上一个女子樊夫人,两人没有缘分。樊夫人送她一首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宫,何必崎岖上玉清。”裴航于蓝桥驿遇到一位织麻老太太,她有个孙女叫云英。裴航一见钟情,想娶云英为妻,老太太告诉:“我现在年老多病,只有这个孙女。昨有神仙赐给我药,必须用玉杵臼捣药。欲娶云英,须以玉杵臼为聘,为我捣药一百日。其余金帛等物,我没有用它之处。”裴航拜谢说:“我愿意以百日为期限。一定带杵臼到来,再不要应许别人。”崔生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玉杵臼,献给老太太,与云英结为夫妻,两人婚后双双上了玉峰山,成仙而去。宋人杂剧《裴航相遇乐》,元代戏曲家庾天锡的《裴航遇云英》,明代龙膺的《蓝桥记》,杨之炯的《玉杵记》,清代黄兆森的《裴航遇仙》杂剧,以及《裴航遇云英》、《蓝桥记》等宋人话本小说,都是取材于裴航的这篇传奇小说。
裴铏的三十一篇传奇小说各具特色,题材也不拘一格,非常宽广,艺术价值极高。它格调优美,融写人志怪与诗情画意为一体;故事情节奇幻诡谲,细腻婉转;结构布局跌宕起伏,摇曳多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个性鲜明;语言婉缛流丽,词采华茂。它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备受文人墨客青睐,对后世小说、戏曲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裴铏的《传奇》小说被后世誉为传奇小说的正宗,为中国传奇文学的鼻祖。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149)
1 裴铏传奇三十一篇小说各具特色,为中国传奇文学的鼻祖阅读 (142)
2 裴铏怎么读?唐朝小说家裴铏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