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攻河南之战,市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至四月,明北伐灭元之战中进行的第二次作战。使明军实现了对元都的包围,进一步为攻克元大都铺平了道路。
明攻河南之战的背景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向有“中州”、“中原”之称,距元朝大都(今北京)1580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太祖朱元璋要求北伐军先取山东,目的是为了撤除元廷屏蔽,而后移兵河南,则意在破其藩篱,使大都势孤援绝,为最后推翻元王朝统治创造条件。
明攻河南之战的过程
洪武元年二月,明军平定山东以后,朱元璋立即指示北伐军移师河南。是时元将脱因帖木儿驻守洛阳,兵力较强;李克彝、左君弼等驻守开封,降守不定。根据当时的客观形势,朱元璋制定了南北两路并进夹击的战略方针。南路由征南将军邓愈率襄阳、安陆、景陵等地驻军,于洪武元年三月初一日向南阳进发;北路由征虏大将军徐达督北伐主力于三月初溯黄河而上,西攻开封,夺取洛阳。
三月二十二日,邓愈进取唐州(今唐河),守将弃城逃遁。二十六日趋逼南阳,败阻敌于瓦店。次日,占领南阳,擒元守将史克新、张居敬(一作张敬)等26人,俘获士卒1500余人,马150余匹。南路军的顺利发展有效地牵制了元军,为北路军的推进减少了阻力。北路军于三月初五日由乐安出发,十六日抵济宁,开耐牢坡坝入黄河西上。(历学网www.uUQgs.com)一路连下永城、归德、许州(今许昌),二十九日至陈桥(今封丘境内),开封守将李克彝、左君弼相互推诿却战,最后李克彝率部西逃,左君弼投降。
四月初八日,徐达军自虎牢关(今荥阳汜水附近)西进,大败脱因帖木儿守军5万人于洛水北塔儿湾(今偃师境内),梁王阿鲁温投降,洛阳遂为明军所有。于是乘胜连下嵩(今嵩县)、陈(今睢阳)、汝(今临汝)等州。二十二日,征虏右副将军冯宗异、都督同知康茂才等奉徐达之命西向攻克陕州(今陕县)。二十六日,进占潼关,元守将李思齐、张思道分别西逃凤翔、鄜城(今陕西洛川境内)。河南至此平定,用时不足两月。
攻取河南之役的胜利,使明军实现了对元都的弧形包围,进一步为攻克元大都铺平了道路。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247)
1 明攻取庆阳之战阅读 (125)
2 明攻取甘陕之战阅读 (180)
3 明攻河北,大都之战阅读 (193)
4 明攻河南之战阅读 (176)
5 明攻山西之战阅读 (223)
6 明攻山东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