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鲁庄公刚愎自用,也不会有曹刿长勺之战的胜利如果鲁庄公刚愎自用,也不会有曹刿长勺之战的胜利

如果鲁庄公刚愎自用,也不会有曹刿长勺之战的胜利

  春秋初年,王室衰微,逐渐对诸侯失去了控制,导致了齐鲁两国也因各自的利益发生矛盾,关系日益复杂起来。刚登上齐国国主的齐桓公在巩固了自己的君主位置后,因为鲁国曾经支持过他的哥哥公子纠与其争夺皇位,便在公元前684年春向鲁国进兵,以报复鲁国一年以前支持公子纠复国的宿怨,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并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

  齐国派鲍叔牙率军讨伐鲁国,一路上势破如竹,一直打到了鲁国的长勺(莱芜北部莱城区苗山镇西杓山村一带)。鲁庄公不得不动员全国力量,积极准备迎战,以挽救鲁国于危难之中。消息迅速传开后,一名隐居于乡间的平民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被齐国军队蹂躏,便毛遂自荐求见鲁庄公,出谋划策,并参与战事。

  这个人叫曹刿,有着过人的智慧。他虽然隐居于乡野之间,却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国家,他认为现在的当政者庸碌无能,未能远谋,不可与齐国相比,可现在齐国抢占鲁国的国土,他作为鲁国的子民,理应为鲁国献计献策。把齐国入侵者赶回齐国。当鲁庄公听说有人献策,大喜下,便立刻召见。

  与鲁庄公见面时,曹刿没有丝毫的胆怯和自卑,心里一片平静似水,问道:“鲁国凭什么可以打败齐国。”

  鲁庄公看见曹刿开门见山,也毫不保留地说:“衣食我从不霸占,都是分发给臣下与平民,大家都感激我,当然会支持我。”

  曹刿不慌不忙地反驳说:“这些都是小恩小惠,只有与你亲近的那些人,才能得到。未能遍及民众,百姓是不可能为您去打仗的,就算去的话也不会用全力。”

  鲁庄公又说:“我祭祀祖先与神灵们都是诚心诚意,一切都严格按照祭礼,不敢克扣、虚夸。该供奉什么,就供奉什么,该供奉多少就供奉多少。”

  曹刿还是平静地说:“这些也只不过是小恩小信,神灵不会因此保佑你打胜仗的。因为齐国也会这样做。而且我听说,齐国比鲁国更加注重这些礼节。”

  鲁庄公并不计较曹刿的过激言论,继续说:“对待民间的大小狱讼,虽然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是必定准情度理地予以处理。”

  曹刿高兴的说:“这才是尽了君主的责任.这才是国家立本的头等大事,您能为老百姓办好事,就具备了同齐国决一胜负的基本条件了,百姓们就会支持你,凭这一条就可和齐国一战。交战时我清求随同您奔赴战场,并助您一臂之力。”

  几番问答后,鲁庄公觉得曹刿见解独特,是个难得的人才,允诺了他的这一请求,让他和自己同乘一车前往长勺。

  齐鲁两军在长勺相遇后。齐国的鲍叔牙在乾时(地名)大战时打败过鲁军。因此都轻视鲁军,认为鲁军不堪一击,于是发起声势浩大的进攻。鲁庄公见齐军攻击鲁军阵地,就要擂鼓下达应战的命令,想一分高下。www.Uuqgs.comM曹刿劝阻说:如今齐兵气势高涨,我军这时出击正合敌人心愿,胜负难断,现在只有坚守战阵,以逸待劳,让弓箭兵放箭阻敌,有不听指挥随便行动者一律处死,以稳住阵势。

  齐军没有战斗的对手,又冲不进鲁军阵地,反而受到鲁军弓弩猛射而无法前进,只得向后撤退。经过稍事休整后,又展开了第二次攻击,曹刿劝庄公仍然不要出击,继续固守阵地。齐军攻势虽猛,但仍攻不进阵内,士气不免疲惫,只能退回到原阵地。

  由于这样冲锋两次后仍不见鲁军有丝毫行动,鲍叔牙便更加轻敌,他大声地对手下人说:“我看,鲁军怕是被我们吓破胆了,这次只要我们勇往直前,他们一定会落败而逃。”于是齐军进行了第三次进攻,这时,眼看齐军逼到鲁军阵前了,鲁国士兵早憋足了气,当兵的不为战争而死,反而躲在这里放冷箭,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便纷纷要求决战,为国捐躯。曹刿见战机来临,对鲁庄公说:“可以擂鼓进攻了。”庄公便亲自擂起战鼓,发出攻击命令。鲁军将士闻令,士气高昂,奋勇出击,争先恐后,锐不可挡,像猛虎下山般把齐军杀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节节败退,终于鲁军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点评:长勺之战的胜利,使鲁国一扫多年来的屈辱,使鲁庄公找回了自尊而扬眉吐气。从这场战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鲁庄公是一个惠及众人、不肆浮夸、秉公执法的君王,不但不计较曹刿的过激言论,反而相当欣赏并以用之,此等国君,必赢得全国民众之心,这也是曹刿敢于大胆进言的先决条件。我们可以想想,倘若鲁庄公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也就不会有鲁国长勺之战的胜利了。相反,鲍叔牙的傲气、轻敌,使他走上了战败之路,这也是情理之中的。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不也是这样吗?很多人只是取得一点微乎其微的成就就以为自己了不起,可以独当一面,殊不知,他们的自大,往往会招致像拿鸡蛋与石头相碰一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