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与纳粹德国在1940年6月22日18点50分在法国贡比涅附近的一节火车车厢签订:第二次贡比涅停战法国与纳粹德国在1940年6月22日18点50分在法国贡比涅附近的一节火车车厢签订:第二次贡比涅停战

法国与纳粹德国在1940年6月22日18点50分在法国贡比涅附近的一节火车车厢签订:第二次贡比涅停战

  第二次贡比涅停战协定由法国与纳粹德国在1940年6月22日18点50分签订,签订的地点是法国贡比涅附近的一节火车车厢。德国在1940年5月10日至6月21日的法国战役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后,占领了法国北部大片领土,包围了全部英吉利海峡和大西洋的港口,仅给法国政府留下南部领土。希特勒故意选择在贡比涅森林附近的火车车厢里签订停战协定,是因为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末时, 德国 就在此地此车厢向 法国 投降并签署康边停战协定。

  威廉·凯特尔站在签署停战协定的火车车厢前。

  法国武装力量中最精锐的部分已经在法国北部被围歼,法军也损失了他们最先进的重型武器和装甲部队。从1940年5月到6月大体上看,法军一直在撤退,德军即将占领巴黎。 法国 政府被迫在6月10日迁往波尔多,并宣布巴黎为不设防之城市。6月22日 德国 国防军阵亡27,000人,超过111,000人负伤,18,000人失踪;法军阵亡92,000人,超过200,000人负伤。 英国 远征军也有超过68,000人伤亡。

  当希特勒得知法国政府想与德国谈和时,他就选定了贡比涅附近的一片森林作为谈判地点,而贡比涅正是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康边停战协定(又译“贡比涅停战协定”)的签字地点,希特勒选择此地是为了向法国复仇。希特勒决定就在当年的那节火车车厢签署停战协议。然而在协定前言中,起草者加入了一句话,“但是,德国并无意以此媾和条件和谈判地点羞辱一位如此英勇顽强的对手(指法军)”。此外在协定的第3条第2款中,起草者声明: 德国 并无意在结束与 英国 的战争后继续占领法国北部领土。 1918年签署康边停战协定的那节车厢被特意从博物馆中拉出来,并精确地停在1918年所在的位置。希特勒坐在福煦元帅当年坐过椅子上,福煦元帅就是坐在这把椅子上接见战败国:德意志帝国的代表。在听完宣读协议的序言后,希特勒故意对 法国 代表做出了一个羞辱的手势,然后离开了车厢,而这正是福煦元帅在1918年所做的。接下来的谈判由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长威廉·凯特尔将军主持。

  威廉·夏伊勒在他所著的《第三帝国的兴亡》中提到,代表法国的查尔斯·亨其格尔将军抱怨这个停战协定强加给法国条款远比1918的那个停战协定强加给 德国 的条款苛刻。法国本土被该协定一分为二,停战分界线从日内瓦穿过图尔到达 法国 与 西班牙 的边境,分界线以北的部分(占法国本土领土面积的60%)由德国占领,以使德国海军能得到法国在英吉利海峡和大西洋的所有港口,所有在法国接受政治庇护的人都要交给 德国 ,法国承担德军高达1天为4亿法郎的占领费用,法国只被允许保留一支极小的军队。希特勒意识到如果过于苛刻地对待法国,可能会导致法国据守法属北非继续战斗,因此他也做出了一些让步,比如法国海军只需缴械而无需投降。位于停战分界线以南的自由区则由法国政府继续统治,值得一提的是, 法国 政府在占领区也有一定的权力,但是要受德国占领当局的严格约束。按计划,这个停战协定将最终由一个真正的和约取代,然而这个“和约”从来没有被提上谈判议程,而且当盟军在法属北非登陆后连自由区也被 德国 和 意大利 占领了。

  由查尔斯·亨其格尔将军率领的法国代表团试图为法国争取更宽松一些的条款,但是凯特尔告诉他们,法国只有接受与不接受的权力。迫于法国面临的极其不利的形势,亨其戈尔将军只得接受了所有条款。法国代表团中没有人对“法国所有的战俘必须到 德国 与英国的战争结束后才能被释放”这个条款提出异议,因为他们相信 英国 在德国强大的攻势前,最多只能再撑几周。因此将近100万法军战俘被迫在战俘营里渡过了5年(在战争结束前,最初被俘虏的150万人中,有33%被释放或假释)。1940年6月25日0时35分 德国 与法国正式停战,另外协定的第19条要求法国政府必须将任何逃到 法国 领土的 德国 公民遣返回国(他们将被送进集中营)。

  签字地在3日后被希特勒下令摧毁。签字车厢连同一块石碑被作为战利品运到柏林,石碑上刻着(法文):公元1918年11月11日自由的人民在此地击败了妄图奴役他们的德意志帝国。阿尔萨斯-洛林纪念碑(上面有一只被剑刺穿的 德国 鹰)连同附近的遗迹都被摧毁,只有福煦元帅的塑像被保留下来,希特勒故意让这片焦土陪着他。在1945年火车车厢被运往图林根的克拉温克尔,在那里被党卫军摧毁、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