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特堡和约》是瑞典和诺夫哥罗德共和国首次就两国边境的划分而于1323年在内特堡签署的和约《内特堡和约》是瑞典和诺夫哥罗德共和国首次就两国边境的划分而于1323年在内特堡签署的和约

《内特堡和约》是瑞典和诺夫哥罗德共和国首次就两国边境的划分而于1323年在内特堡签署的和约

  《内特堡和约》(瑞典语:Freden i Nöteborg,俄语:Ореховский мир, 芬兰 语:Pähkinäsaaren rauha),是 瑞典 和诺夫哥罗德共和国首次就两国边境的划分而于1323年在内特堡(今什利谢利堡)签署的和约。三年后,诺夫哥罗德共和国与 挪威 签署了《诺夫哥罗德和约》。

 

位于什利谢利堡城堡里的内特堡和约纪念碑

  和约的原本已失传。现存一些俄语、 瑞典 语和拉丁语的复本局部,而这些复本之间的内容有点互相冲突。

  和约是为了结束瑞典与诺夫哥罗德共和国之间的战争而通过汉萨商人做中介来协商的。作为善意的象征,诺夫哥罗德把位于卡累利阿的三个教区割让给瑞典,而 瑞典 则不应该掺和诺夫哥罗德与纳尔瓦之间的任何冲突。双方都应该许诺不在新的边境上建立城堡。

  和约规定双边之间的边境起于维堡城堡东北边,沿着谢斯特拉河及沃尔奇亚河把卡累利阿地峡分半,再穿过萨沃尼亚,再根据传统的诠释止于皮海河附近的波的尼亚湾。但是和约中的“北边的海洋”也可能指北冰洋。除了边境的划分之外,和约也保证了诺夫哥罗德、 瑞典 及吕贝克和哥得兰商人在涅瓦河及波罗的海自由航行的权利。

  然而只是靠近维堡的边境南段才被认为是重要的,且在和约中清晰地界定了。在荒野中的界线只是大致地规定了,并被假定为没有卡累利阿地峡上的界线那么重要。也有人诠释为和约原本预定给 瑞典 和诺夫哥罗德在博滕北部和拉普兰共享权利。

  和约的签订没有过问过居住在边境两侧的波罗的芬兰人(包括卡累利阿人、本土 芬兰 人和海梅人)各部落的意见。瑞典和诺夫哥罗德之前实际上在芬诺斯坎底亚东部建立了他们各自的影响范围:卡累利阿人受于 俄罗斯 人的统治,位于西部的其他部落则受到瑞典的统治。和约的签订为这个划分取得了国际上的承认,但有关“永久和平”这个概念则对诺夫哥罗德和瑞典之间长期的纷争并无影响。位于荒野中的边境北段对汉萨同盟及其外交人员无足轻重,但这些区域在不久之后则成为瑞典和诺夫哥罗德之间的争夺点。在和约签订的五年之内,瑞典殖民者就开始在博滕北部地区开修公路。 瑞典 也大约在1375年左右新建了奥卢城堡以及在1475年新建了奥拉维城堡,这些明显地位于边界线诺夫哥罗德一侧。

  签订于1595年的《Treaty of Teusina》重申了瑞典语文本的正确性。但是在这之前的很久 瑞典 就成功并永久地占领了原边境诺夫哥罗德一侧的大批土地,包括博滕和萨沃尼亚地区。边境线以西、以及朝北方扩展的领土最终演变为当今的 芬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