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其中,[隋]即隋朝,[唐]即唐朝,而大多数人只识唐朝的雍容绚丽,对[隋]却是不甚了了,要知道,若是没有隋朝的铺垫,唐朝的荣光或许都会黯淡几分。除了下启盛世,隋朝还有另一个特殊的意义,它结束了自西晋灭亡后中原纷争不断的局面,百年的黑暗在它建立的那一刻重迎光明。总的来说,隋朝于我国历史有如分界线般的存在。
而要细说隋朝,还得把目光重新转向那个超级乱世——南北朝。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较为特别的时期,自西晋灭亡,中原大乱,进而形成了南北长期对峙的局势。南朝由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组成,北朝由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组成,群雄争霸的局面与战国、三国时期相比有过之而不及,不同的是,南北朝的争霸赛似乎并没有太多观众。
三国后,唐朝前的那段历史如同被世人遗忘了一般,我们常谈论着三国羽扇纶巾的风采,英雄辈出的热血澎湃,常歌颂着唐朝的强盛与文化的风流,但被问及那段百年沉寂的南北朝历史时,却是常常缄口不言。事实上,南北朝虽是我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但却代表着中华民族永垂不朽、厚积薄发的精神。故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淝水之战、南北对立、北周获胜三个方面,来讨论我国这一最浪漫的中世纪,以向读者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
一、 淝水之战——南北政权的分裂与扩大
西晋灭亡后爆发的永嘉之乱致使北方彻底失守,司马家族南迁再立东晋,自此形成了南北对峙的雏形。北方政权在时间的推移下,产生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前秦在赶超多国后,将目光转向了南边的东晋。公元383年,前秦起兵进攻东晋,这场关乎历史走向的战争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史称淝水之战。
战争开始前,观战者们对这场毫无悬念的战争都持着看戏的心态,毕竟东晋之前被打得举国南迁,而前秦则是北方势力的老大,不看戏难不成等意外?谁知一语成谶,东晋仅以八万军力战胜了三十万左右的前秦大军。
当时的前秦有多强大?北方打打杀杀120年,直到隋朝建立才得以结束这一乱世。而在隋朝之前,前秦和北魏都做过北方霸主,而前秦早在50年前就先于北魏完成了这一历史进程,且前秦的疆域远大于北魏。不仅国力强大,前秦的掌权者符坚自身修养还很高,自幼酷爱汉文化,因此在他即位后,十分重视汉文化的学习,再之后,前秦甚至平定了西域。总的来说,前秦可谓是民顺国强,其统治者符坚更是一个典型的明君,统一天下不过是板上钉钉的事。
《资治通鉴·晋记二十五》中记载:[猛为相,坚端拱于上,成官总己于下,军国内外之事,无不由之。猛刚明清肃,善恶著白,方黜尸素,显拔幽滞。劝课农桑,练习军旅。官必当才,刑必当罪。由是国富兵强,战无不克,秦国大治。]
反观东晋,东晋立国,根基之弱历代罕见。与其它国家相比,东晋与之最大的区别在于东晋并非以军事立国,它之所以得以延续,其一是因为士族共和的政治体制,其二是地理环境的影响,其三是北方大乱。西晋因政治内斗而覆灭,东晋虽复国,其士族深度介入政治的事实依旧没有改变,不过东晋也吸取了一定的经验,之前各大家族混战转变成了各大家族轮流执政的局面,保证整个士族集团的权力不受影响,进而勉强维持朝廷的平衡。
其次,东晋将长江作为军事最后防线,形成了易守难攻的战略部署,东晋才能得以修生养息。
最后,北方权力更迭速度过快,难以形成对南方有效的军事压迫。由此可见得,东晋的安稳是具有实时性的,模式虽趋于完善,但一旦发生新的问题,东晋压根腾不出手去解决。
战前,北方已经统一,周围的小啰啰们也被收拾得服服帖帖,前秦完成统一大业只剩下一个对手——南方的东晋。当时的前秦是君臣和谐,上下同心,配合符坚的励精图治,前秦国势大增。而这时的东晋却在不断发生内讧,单从这个局势上来看,东晋哪是前秦的对手,可为何前秦却败了?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中记载,[……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小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
要解答这一疑问,必须要回归这场战争的本质。淝水之战符坚并不是莫名其妙被自己吓输了,而是反应了北方长达十年的穷兵黩武的混乱,而东晋虽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却再次引发了激烈的政治内斗。在这之后,南北政权再一次大洗牌,南方士族彻底掌控皇权,进而分裂成各大家族为首的国家,而北方则因前秦灭亡,各方势力再次陷入混战,最后形成了南北九朝的局面。
二、 南北对立——九进一的群雄争霸
灭掉东晋后出现的刘宋和再次统一北方的北魏标志着南北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两方的实力看似猛如虎,实则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在刘裕带领下的刘宋有目标,有实力,毕生致力于灭掉北魏统一中原,哪知天不遂人,刘裕还没完成统一就病逝归天,但刘裕挑选继承人的眼光可没打马虎眼。刘义隆是个名副其实的优质接班人,不仅励精图治,还继承了父亲统一中原的夙愿,眼看刘宋大业指日可待,谁知被忽视的儿子一刀了结。与此同时,北魏统治者拓跋焘有着与刘义隆异曲同工之妙的境遇,忙着搞事业的拓跋焘竟被太监给杀了。第一代南北代表人物,就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刘义隆被儿子一刀了结后,刘宋陷入了手足相残、家族乱伦的乱象,毕竟是王室的人代表破坏规则,其他人哪还坐得住?北魏虽受到一定影响,但却不至于同刘宋一般大乱。正当南北实力逐渐失衡的情况下,南齐将刘宋踢下王位取而代之,于北魏相衡。不知是天意使然还是其它,作为南齐的统治者萧道成位置还没坐热乎,又病逝归天了,接班人也没几个靠谱的,结果仅仅过了28余年,南齐就灰头土脸从前线退了下来。
反观北魏,从太监手中夺回权力后,北魏实施汉化改革,慢慢恢复实力。在第二代南北代表人物中,北魏方占有优势。
事实证明,越是管事的父亲,儿子就越会折腾,拓跋宏逝世后,接班人的质量一代不如一代,直到惹怒了高欢和宇文泰两位大哥,北魏从强盛走向陨落和分裂,一朝回到解放前。高欢直接提刀杀了北魏皇帝,随后建立东魏,宇文泰一看形势不对劲,有模有样地学着高欢建立了西魏。等到两位大哥去世,其继承者们直接撕下伪善的面具,各自称帝,分别建立了北齐和北周。北方忙着争土地,南方也没有闲着,乱世下,萧衍挺身而出,接下南方这一摊烂摊子,建立了南梁。
前期的萧衍是英明神武,可到了后期,不知是觉得北方的内斗一时半会结束不了,还是对政务力不从心,萧衍几次衍生出出家当和尚的想法,并付诸了实际行动,直接导致了南梁内忧外患。眼看南方就要失守,陈霸先废掉了萧家的王位,建立南陈。自此,南北朝进入了北周、北齐、南陈鼎立的阶段,南北对峙局面彻底成熟。
第三代南北代表人物结束了各家混战的时代,政权逐渐稳定。三国鼎立仅仅坚持了20多年的时间,北齐因国力衰弱被北周击败,北方再次合体,而北周的继承人质量也是一代不如一代,最终也被外戚杨坚拿下朝政大权。
南北朝初期南朝的实力是强于北朝的,之所以最后失守,还是因为其政治制度上的弊端。无论是南朝的哪一阶段,基本上都是沿用了东汉中期后的政治制度,尤其是门阀等级制度。刘裕上位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推行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改革,门阀在这个时期失去了与皇权平起平坐的地位,却治根不治本,门阀制度已经深入南方政治根基。
门阀的鼎盛导致朝政失衡,如同陷入了死循环,没有新鲜血液注入,南方如同一汪死潭,任凭几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岂能撼动深入根基的门阀。而北方政治则是不断尝试融合汉文化,政权的频繁更迭也没有让任何权力集团得到长期利益下的发展,各个权力集团相互吸收合作,造就了一套适合北方政权的政治体系。
三、北周获胜——百年黑暗中的曙光
杨坚结束了南北对立的时代,一统中原,建立隋朝。但杨坚并不是一个只会打仗的武夫,他所创立的两项制度,正是开启后世繁荣的关键——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三省六部中的三省指的是皇帝直接管辖的三个部门,分别负责写诏书、审核、执行任务。其中执行诏书的尚书省门下又分六部,即吏、礼、兵、刑、工、户,分管不同部门的事务。
三省六部的出现将权力集团一家独大的局面分解,三省互相监督,相互制衡,且将责任细化,各个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倘若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可直接追究管理环节的部门。这样一来,别说什么门阀制度继续噬咬国之根基,丞相也再没能力因利益投向任何一方势力,无法造成欺上瞒下的现象。
科举制带来的好处已经是耳熟能详了,单于隋朝而言,科举制标志着中国皇权独尊的时代真正到来。科举制度瓦解了门阀、士族为贵的固化长期社会形态,这场维持百年的皇权之争终于划下了句号。但我们要明确的是,完全消灭士族、门阀垄断官位局面的,并不是科举制度,而是政府重视人才选举制度和教育的普及,它把原本只有少部分人掌握的资源扩大化,让寒门子弟也有了晋身之资。
当然,隋朝并没有摘获[科举制度]带来的硕果,这个阶段的科举制度还只是雏形,身为掌权者的杨坚也没意识到这个制度到底能给隋朝带来什么,所以也没怎么大力发展,而是转身投入攻打高句丽的征程中去了。
隋朝的灭亡和高句丽离不开关系,杨坚去世后,子承父业的杨广也投入这场战争中。为了对高句丽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势必要从全国各地调集兵马,但古代的交通效率十分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杨广令人开展了一项浩大的工程——修运河。
大运河有多大?它总长有2300多公里,连接了中国五大水系,至今仍被投入使用,在科技水平同样落后的古代,它仅仅用了5年就完工了,这执行力堪称奇迹。
当然,今天我们看大运河觉得是鬼斧神工,于当时百姓来说,则是一场噩梦。修建大运河的工人们一刻不停地赶工,由于劳累过度和各种疾病,半数以上的工人都没能活着领到工钱,一时间民怨四起。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大运河的确对隋朝军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隋军还是大败高句丽。修建大运河加快了隋朝的灭亡,但单从修建大运河本身而言,运河带来的交通便利能促进商业的繁华,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后世的唐宋经济繁荣也与此相关。
《开河记》中记载,[炀帝督功甚急,叔谋乃自徐州晓夕无暇,所役之夫已少一百五十余万,下塞之处,死尸满野。]
总的来说,隋朝结束乱世,为后人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帮助价值,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隋朝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而于隋朝百姓而言,两代帝王推行的政策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杨广更是荒唐,于政治上,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压榨百姓,于个人德行而言,他铺张浪费,过度奢靡,是个典型的败家子,无比强盛的隋朝,在他的带领下,几乎在一瞬间土崩瓦解。
结语:
淝水之战开启了南北朝时代,从结果而言,东晋以区区几万兵马击败了北魏的[百万雄师],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案例。从影响来看,淝水之战加快了南北对峙的局面;从大观出发,淝水之战有效遏制了北方民族南下的脚步,使得沉寂的中原文化能够延续和发展。至于战争双方,不论是失败方还是获胜方,都一定程度受到了负面效应,符坚作为统一北方的霸主,在淝水之战后一蹶不起,而东晋虽赢得胜利,却又因此再起内斗争夺。
南方士族的衰弱,北方汉化的完成,谱写了南北朝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经典,评论它黑暗,却又着迷于那些百万雄师、草木皆兵、东山再起历史传奇故事;厌恶它权力更迭速度过快,却也被南方谢安的机智沉稳,北方符坚的雄心壮志,慕容垂的个人气度和原则所折服。在这个配角比主角还要耀眼的时代,说它残忍不为过,说它浪漫也名副其实。南北朝的历史之所以被众人遗忘,是因为其时间跨度太大,人物太繁琐等因素,若以偏概全,认为这只是一个混乱的朝代,这个想法无疑是片面的。
而隋朝的建立和灭亡,更像是历史刻意的安排。百年乱世在这一时期终于迎来曙光,不曾想盛世一朝崩塌,欣慰的是,隋朝的灭亡并没有让历史再次陷入循环。综上所述,两晋南北朝到隋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的精彩程度并不亚于我国历史的任何阶段,若仔细翻阅相关典籍,定能从中感受到属于它独特的魅力。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57)
1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帝和女帝,即位时一个刚满百天,另一个仅满月阅读 (116)
2 北齐初代皇帝高洋阅读 (131)
3 世人皆知杨广亡隋 却不知杨广孙子死前说了1句话 成为千古名言阅读 (172)
4 隋朝末代皇帝皇泰主杨侗阅读 (214)
5 一文带您了解古今印度历史阅读 (343)
6 二战后期日本的玉碎计划(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是什么)阅读 (332)
7 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阅读 (390)
8 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打日本(二战德国能打败日本吗)阅读 (343)
9 日本战败天皇为什么没惩罚(二战日本天皇为什么不受惩罚)阅读 (367)
10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参战军舰(甲午中日海战日本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