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揭秘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

揭秘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

曹操是三国时期最具争议的人物,套用一句后人给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所下的评语用以形容曹操,似乎也很贴切:[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各种宏大叙事给曹操赠了许多顶高帽:东汉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气度恢宏的、意境阔远的大诗人,三国对峙时期统一中国北方之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也有人对以上观点嗤之以鼻,认为曹操不过是个拥兵自重的大军阀,是个诡计多端、杀人如麻的大奸大恶之人,小说《三国演义》中他的那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即是明证。

曹操一生杀人无数,这其中有该死的、也有冤杀的,更有错杀的,也有莫名其妙被杀的,吕伯奢、华佗、杨修之死就有些冤得慌,曹操的[奸雄手段]亦让人望之心惊。

有人说[乱世须用重典],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不可过于苛责彼时的历史人物,因为人不可能超越其所处的时代,更无法超脱其所处的环境,自古干大事者必不拘泥于小节,再超拔流俗之人身上也有历史的局限性,对于这位三国达人,历来是颇具争议,见仁见智的,至今不绝如缕。

东汉末期闻名遐迩的大知识分子、以博学睿智著称于世、似乎能登高望远、有未卜先知本领的奇人杨修就死于曹操之手,这样一位才调绝伦的人竟会成为以爱才、惜才著称的曹操手中之牺牲品,让人在惋惜之余也有些始料未及,任谁都会为之掬一把同情泪的。

曹操的小儿子曹植自幼异于常儿,他天资聪颖,禀赋超然,曹操为了让自己的小儿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于是将早已名满天下的学者杨修请到家里作了曹植的老师,按理说,才识过人的杨修与曹家有了这一层特殊关系,就等于为自己的未来投了双保险,似乎一个能尽情施展才华的人生大舞台就在不远处等待他的光临,而事实是,他却因为与曹植的师徒之谊而埋下祸根,最后甚至丢了性命。

关于杨修之死,罗贯中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着墨甚多,堪称这部鸿篇巨制中比较经典的章节,看过这部小说的人大都耳熟能详。

小说中的杨修,高瞻远瞩,料事如神,而且他说话直来直去,并且敢于说真话,一副不把领导放在眼里的架势,杨修屡屡看穿曹操的居心,曹操肚里的那点小九九总逃不过杨修的那对鹰眼,弄得曹操万分尴尬,而且他口无遮拦,一次次点破玄机,不曾想犯了曹操之大忌。

杨修看问题往往一针见血,而且他快人快语,却因直言取祸,被曹操怀恨在心,最后因[鸡肋]事件被借题发挥而惨遭曹操诛杀,小说中杨修一副先知先觉的智者形象,而且他直言不讳,处处表现得比领导高明,一点也不把领导放在眼里,完全是[作死得死]的节奏;曹操则是一副小肚鸡肠,嫉贤妒能,睚疵必报、心狠手毒的奸雄嘴脸。

小说就是小说,如果将小说当作真正的历史去解读,难免会贻笑大方,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在创作小说《三国演义》时,其故事脉络抑或也须借鉴正史《三国志》,在事实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渲染、夸张、润色,这本无可厚非,艺术总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嘛。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杨修究竟因何而死?真的是因为[鸡肋]事件被曹操所杀吗?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鸡肋事件]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只不过结局迥然不同,话说当初曹操率军与刘备在汉中对峙,双方势均力敌,你来我往多个回合,谁也无法一举击溃对方,就在双方势呈胶着,相持不下之时,曹操突然颁布了一条夜间用以警戒、行军的口令:鸡肋。

大家听到后都没啥反应,只有杨修听出了这看似寻常之口令中蕴含的深意,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嘛,看来,曹丞相已经无意缠斗下去,是走是留,内心正在激烈斗争,但他认定耗下去已无必要,这点是显而易见的,杨修洞若观火,他四处嚷嚷着这仗打不下去了,大家还是加紧捆扎行李,随时准备撤军吧,免得到时手忙脚乱,同僚们将信将疑,谁知命令下来后大家都惊呆了,曹操果然要布下疑阵迷惑蜀军,然后鸣锣收兵,溜之乎也。

正史中的杨修虽然猜到了曹操的用意,然而事后他却安然无恙回到许都,和小说中被杀头的悲惨结局几乎是南辕北辙。

正史中的曹操,雄才大略,胸襟开阔,还十分重视招揽人才,他对才高八斗的杨修不仅不嫉妒,反而非常欣赏,并发自内心的钦佩,不然,他怎会让杨修担任行军主簿这等要职呢?

主簿负责掌管重要文书以及军中诸般要务,相当于今天的秘书长,而且还让他担任爱子曹植的家庭教师,可见对他的重视,假若曹操小肚鸡肠,不能容人,何以解释曹魏人才鼎盛,军中谋臣如云,猛将如雨呢?

基本可以判定,杨修之死与[鸡肋]一事无关,对杨修的口无遮拦曹操基本付之一笑,杨修的绝世才华也未引起曹操的嫉妒,但是,杨修最终还是死于曹操之手,这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曹操为什么非得要置杨修于死地呢?这位天纵逸才究竟犯了什么忌讳?乃至于横遭惨死、身首异处呢?细读《三国志》,还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

问题出在曹植身上,要命的是,杨修恰是曹植的老师,曹操和所有的统治者一样,也为继承人的问题弄得焦头烂额、举棋不定,曹操在立太子一事上很是纠结,曹丕沉稳干练,劲气内敛,有谋略;幼子曹植才华横溢,而且聪明伶俐,是个点头会意的主,加之有杨修辅佐,实力也不容小觑,两人似乎都是可造之才,可位置只有一个,选谁呢?就在曹操大伤脑筋之际,杨修却向他极力举荐自己的得意弟子曹植。

杨修本非自私之人,但他身为曹植的业师兼智囊,本着在其位谋其事的原则,帮曹植细心谋划布局,出了不少主意,只为弟子能够上位,成为其父的接班人。

曹植的能力更多体现在呤诗作赋上,他敏感多思,颇具浪漫主义色彩,但政治历练明显是他的短板,曹子建(植)[七步成诗]的急智让人瞠目,《洛神赋》之想象奇幻,辞藻华丽,行文俊逸,堪称文学瑰宝,曹植的文学才华举世公认,然而和所有举止旷达放浪的文学艺术家一样,他行为放任,屡次犯禁,终于触怒了曹操。

曹丕毕竟年长一些,而且他从政经验丰富,权谋手段大有青出于蓝之势,是个当领导的料子,曹操最终还是选定了他接自己的班。          

杨修不知不觉中已经卷入一场危机四伏的政治斗争,祸因他想扶持自己的弟子曹植坐上龙椅,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在他周围悄然撒开,他自己也觉察到了危险。 

古代帝王最担心之事莫过于自己死后子嗣间出现争权夺位的乱局,这样不仅会闹得鸡犬不宁,还有天下丢失的隐忧,所以曹操想方设法在自己还活着时为曹丕清除异己,打掉任何可能对曹魏继承人造成威胁的潜在势力,以免自己死后兄弟阋墙,同室操戈,自己的一番心血不就付诸东流了吗?对曹丕最不利的只有曹植,而曹植的老师、首席幕僚杨修更是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

与其说曹操担心自己死后曹植会与兄长争权,不如说他更忌惮杨修,曹操对杨修的本领心知肚明,更清楚如果除掉足智多谋、善于运筹帷幄的杨修,自己那个艺术家气质浓厚的儿子曹植顶多只会放歌纵酒、挥毫泼墨、呤诵词赋、发发骚情而已,在政治上他定会毫无作为。

史书记载,曹植本获其父亲睐与栽培,可后来犯了骄傲自大的毛病,而且听不进任何规劝,导致曹操与他日渐疏远,曹植虽然自负,但他内心十分敬重博学多才的老师杨修,整日与他厮混在一起请教学问,杨修心里明白,曹操内心的天枰早已倾向曹丕,自己和曹植来往密切一定没有好果子吃,但他不敢或不忍离曹植而去,以他的秉性,更不会与曹植断绝往来。

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建安24年(公元219年)秋,曹操罗织罪名,以教唆曹植图谋不轨为由判杨修死罪,其实,这一幕杨修早已料到,临刑前,杨修对家人说,曹操早有杀我之心,按照我的推断,他能把我留到今天才动手已经是格外开恩、出乎意料了。

建安24年12月31日,杨修死后一百多天,曹操也死了,随后,曹丕继位,他终于心想事成,荣登大宝。

史书中记载的一段话,更能进一步印证曹操处心积虑诛杀杨修的真实动机:[太祖纪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意思是曹操担心自己身后诸子之间出现内讧,因为杨修能力出众,且又是袁绍外甥,于是千方百计罗织罪名将他杀掉。

据说杨修死后,曹植知道尊师是因受自己牵连而死,内心既愧疚又不安,只得整日借酒消愁,其状态,可用[凄凄、惨惨、戚戚]形容。

如此看来,杨修之死,既不是祸起[ 鸡肋],也不是因曹操嫉贤妒能,而是他无意中冒犯尊神,成了别人为子孙[削棘]的对象,同时,他又和曹魏的头号劲敌袁绍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血缘关系,因此他在劫难逃,只能引颈就戮,他的真正死因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