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的源起与落幕:本有一统之力,奈何内部分崩离析,最终亡国楚国的源起与落幕:本有一统之力,奈何内部分崩离析,最终亡国

楚国的源起与落幕:本有一统之力,奈何内部分崩离析,最终亡国

在秦国历史中,秦国后期的外戚基本上都是楚国人,如秦昭襄王之母宣太后(芈月原型)出身于楚国贵族,秦孝文王之正妻华阳夫人也出身于楚国贵族,故嬴政执政前期,楚国贵族昌平君和昌文君能够在秦国担任高官。

可以说,战国末期的楚国,就像是为秦国源源不断输出人才的[基地],即使彼时坐拥天下最多的疆域,但自身却也日暮西山,慢慢沦落为附庸。直至昌平君殉国而彻底告终。

这个[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伟大楚国,在存续了八百年之后遗憾落幕。

为什么喜欢这个被各国视作蛮夷的楚国?因为它的奋斗历程才像是[草根逆袭]。

楚国的始祖名叫鬻熊,因为他是帝喾时期火神祝融的后裔的缘故,所以在文王建立周朝之后,延续古制,便请鬻熊来做自己的火师,彼时的火师只能算是一个不太重要的佐官巫师。虽位卑言轻,但鬻熊仍是兢兢业业,在侍奉辅佐文王以及其后代周王上极尽职责,如儿子侍奉父亲般。不仅如此,就连鬻熊的儿子、孙子都相继继承了鬻熊的职位,并且终身侍奉周王。

人心也是肉长的,周成王看到满朝之中唯有鬻熊一族侍奉最为恭敬,颇为感动,于是根据最初鬻熊的[子爵爵位],划分了方圆五十里地作为赏赐,让鬻熊的曾孙熊绎带着族人前往建国。

人有高低,戚有亲疏,所以仅凭着侍奉之情的熊绎自然就被分到了彼时中原的边界——满是荒芜的丹阳(今河南淅川县)。

一穷二白是熊绎等族人来到丹阳最直白的情况。这里人烟稀少、杂草丛生,野兽也出没频繁。在这种情况下,熊绎带着族人披荆斩棘,建立国家,因其曾祖母死时是用荆楚包裹,为了感恩祖辈赋予生命,故熊绎立国名为[楚],有时也别称为荆。

就这样,一个先秦时期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国家就此诞生。

楚国立国之处非常之贫穷,以至于连祭祀先祖的三牲之礼都备不全,只好趁着傍晚将隔壁鄀国走失的牛犊牵过来,偷偷杀了用来祭祀,从此往后,不管楚国发展成什么样子,他们祭祀先祖只在夜里进行,目的就是告诫后人不要遗忘先祖创业的艰辛。

这就是为其他诸侯国一直耻笑的[鄀国盗牛]之事。

楚国不仅在立国之处非常贫苦,就连政治地位也非常低下。

周朝前期,诸侯国都要定期前往周都城进贡,进贡的物品大都是根据本国特有的东西来决定。而楚国特有的就是制酒用的上等包茅,用包茅制造出来的酒是最好的,故周王专门用来祭祀天地。

熊绎翻越千山万水,来到了周都城,向周王贡献出最好的包茅以祭祀天地。在后续祭祀之中,熊绎还主管火燎之责,但最重要的诸侯会盟却没有他参加的份儿,原因就是他身份地位不高,只能在旁边做个监管火势的小角色。

当你没权没势的时候,谁都会看不起你。只有努力发展壮大,世间才能有一席之地。熊绎明白这个道理,所幸,他的族人也明白。

于是楚人在自己的一方天地内修路造桥,耕地劳作,待到楚人人口增多之时,便吞并周边以壮大自己。

吞并之事在春秋时期再常见不过,除了燕国和齐国,其他主流诸侯国无不是从一个小国家慢慢吞并直至现在规模。但楚国吞并速度太快,引起了周王室以及其他诸侯国的敌视。

为何像宋国、郑国、鲁国等早期的春秋强国大肆吞并未被敌视?只因楚国当初立国之穷,文化之偏远,不受中原强国的待见。

那些强国以自己先祖位次高等,毗邻华夏核心区而骄傲,怎能容得一个小官的后代迅速崛起,所以其他诸侯国开始频繁打压楚国。

彼时被一同打压的还有养马出身的秦国。

楚国被称作南蛮,秦国则是被呼为西戎。

如厉王发起的攻[荒服]之战、宣王时期的方叔伐楚、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等等。只要是北方大国想要称霸,必然要来南方楚国这里刷一波声名;周王室新王即位,为了恢复王室公信力,也往往会选择从楚国这里下手,虽然很少成功。

就这样,不为中原所容的楚国成了磨刀石。

南蛮楚国信奉[拳头才是硬道理],所以在面临敌人弱小的时候,该打就打,比如[我蛮夷也!]。但是遇到敌人太过强大的时候就该韬光养晦,又如[风马牛不相及也!]。

就这样一路跌打滚碰,赢得壮烈也输得惨烈,最终在楚庄王时期成功登位霸主。这是楚国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

楚国和秦国人都尚武,尤其是楚国,新国君即位三年内如果不赢下一场战争,那么国君之位便岌岌可危。造成这样的现象和他们当初受过的苦分不开。

只有自己的拳头硬,别人才会害怕,至于是不是真心臣服,打久了,打怕了,打得不敢作对了,自然就臣服了,且是心服口也服。

称霸之后的楚国,和春秋最强国家——晋国之间常有冲突,互有胜负;和战国前期第一强国——齐国之间也时常跨地区作战,输赢参半。至于隔壁的秦国,两个都不为中原所用的蛮戎国家之间惺惺相惜却也相互争斗。而赵国和燕国,虽位于遥远的北方,但楚国也曾远赴千里去讨伐过。

总之,战国前期的楚国,不是在打架就是在准备去打架的路上。

前期被虐,有实力后就要重新找回场子。楚国人很性情。

有言道[人不患贫穷,而患富贵。]一穷二白时期的楚国人可以团结一致、披荆斩棘,但当强大富裕之后,内部逐渐派系横立,不同贵族之间相互攻讦,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就是此时期楚国派系之间争斗的牺牲品。

正如李斯对着七国之中楚国的旗帜说的那句话,楚本有一统之力,奈何内部分崩离析,终将走向灭亡。

在内部争斗之下,楚国的国力很快疲惫不堪。张仪游说怀王,让齐楚盟约破碎,而后楚国仅得六里之地。被欺骗的楚怀王发动大军攻秦却遭遇惨败,不久后又被骗往咸阳客死他乡。

至此,楚国一蹶不振,再无往日之荣光,八百年的国祚只能苟延残喘。虽经顷襄王和考烈王两代人短暂复兴,但大势已去,最终被灭国。

楚国最吸引人的地方不在于其强大的文化,而在于其出身之低微,环境之卑劣,却能有极大的韧力突出重围。在成功之路上审时度势,知耻而后勇,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