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宋官员洪迈说,几乎每个领导都有两个年龄,一个叫[实年],另一个叫[官年]。
顾名思义,实年就是实际年龄,官年就是档案年龄,这两种年龄相差甚远。
洪迈举例说:[江东提刑李信甫,虽春秋过七十,而官年损其五;知房州章騆六十八岁,而官年增其三。]江东公安厅厅长(提刑)李信甫实际年龄七十岁,档案年龄却只有六十五岁;房州市长(知州)章騆实际年龄六十八岁,档案年龄却到了七十一岁,由此可见,档案年龄可能比实际年龄大几岁,也可能比实际年龄小几岁,这在宋朝官场上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宋朝官员为什么不如实填报年龄呢?原因各别,下面我们来捋一捋。
宋太宗在位时,科举考试是有年龄限制的,过了六十岁就不能再考,就算考中了也不能做官;另一方面,科举考试的录取率又很低,这一届考不上,下一届还是考不上,连续考上十几届,六十岁到了,没资格再考了。
为了延长考试期限,一部分不自信的考生就会瞒报年龄,本来三十岁,报成二十岁,可以多考几届,等这批瞒报年龄的考生做了官,其档案年龄自然跟着考试时填报的年龄走,于是他们的官年统统要比实年小。
后来宋仁宗即位,政策变了,朝廷对屡次败北的老年考生大发慈悲:只要年满六十岁,无论考中与否,统统给予官衔,恩旨一下,考生们又开始多报年龄,本来五十岁,报成六十岁,以便在考试过后白混一个官衔,像这样的考生做了官,其档案年龄肯定会比实际年龄大。
北宋前期没有规范的退休制度,国家干部年过七十也不一定能退休,就算退了休也不一定拿到退休金,除非在任时做的贡献特别大,特别受皇帝宠幸,才有可能[恩许致仕,赏以半俸],即经过皇帝恩准退休,并按在任时工资标准的一半发放退休金。
大多数干部不可能得到[恩许致仕]的机会,一卸任就断了经济来源,故此要想法设法多干几年,拼命延迟退休的时间,怎样才能延迟退休时间呢?最好的方法当然是瞒报年龄。
到了北宋中后期,政策又变了:国家干部年满七十必须退休(皇帝特旨挽留者除外),退休后的待遇比在任时还要好,[敕与一子官,如分司官给全俸。](《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8)不但继续发放全额工资,还能让一个儿子免试为官,如此一来,老干部们争着退休,可是退休得年满七十啊,于是他们又多报年龄,好让自己提前退休,好让儿孙早日接班。
坦白说,我并不认为以上现象有多么稀奇,因为当今社会还有更奇葩的,就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吧,我一朋友的岳父早年从电业局退休,每月有四千块钱退休金,现在老先生都死了三年了,他的退休金仍然雷打不动地如期入账,因为其家属隐瞒了他的死讯,今年单位又出新规:老干部死亡后可一次性补助家属十万元抚恤金,为了拿到这笔抚恤金,其家属又假造了一套死亡证明和火化证明,证明老先生刚刚死掉……。
前面说过,宋朝官员只是在活着时对年龄造假,而我们现代人却能将死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对死者的年龄进行造假,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实在是[进步]多了。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阅读 (57)
1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帝和女帝,即位时一个刚满百天,另一个仅满月阅读 (116)
2 北齐初代皇帝高洋阅读 (131)
3 世人皆知杨广亡隋 却不知杨广孙子死前说了1句话 成为千古名言阅读 (172)
4 隋朝末代皇帝皇泰主杨侗阅读 (214)
5 一文带您了解古今印度历史阅读 (343)
6 二战后期日本的玉碎计划(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是什么)阅读 (332)
7 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阅读 (390)
8 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打日本(二战德国能打败日本吗)阅读 (343)
9 日本战败天皇为什么没惩罚(二战日本天皇为什么不受惩罚)阅读 (367)
10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参战军舰(甲午中日海战日本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