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在元代的发展七夕节在元代的发展

七夕节在元代的发展

  现在中国的年轻人每年都会过“情人节”。二月十四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寓意“爱情的节日”是男士的不二之选,他们总会把示爱、表白、求婚放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

  假如你错过了这个西方节日,是否还有机会弥补呢?答案是当然有。农历七月七日,便是我们中国的情人节。“堪怜惜,星前月下遥相忆,年光掷,长生殿里空尘迹。”此节相传的故事有牵牛星和织女星在鹊桥相会,还有唐明皇与杨贵妃在长生殿里盟誓的流传,都寓意了美好的爱情。

  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七夕节自汉代以来被各朝代推崇喜爱。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便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

  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有很多风俗,例如供奉摩诃罗、挂鹊桥、种五生、喜蛛应巧等。

  “摩诃罗”好奇怪的名字,其实它是梵语音译,又有磨喝乐、摩候罗、磨喝罗、摩合罗、磨合罗等多种异译。它本是佛经中的神名,通常用土、木、玉等雕塑,以加衣饰的小人形,元朝时也被称为巧神。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穿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做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不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七夕节临近,城中小商贩仍以芦苇等架棚,出售摩诃罗巧神泥塑,人物大小不等,人们抢着购买,估计只有买了巧神祭拜,女孩子穿针引线的本领才会更加出众吧。

  张挂鹊桥图也是元代七夕节风俗之一。《析津志》记载:“大都的宫廷宰辅、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蔬菜、肉脯,邀请亲眷、小姐、女流,作巧节会,称曰女孩儿节。”

  关于“金盆内种五生”想来很多人甚是不解,这也是七夕节流行的习俗之一。

  在七夕节前几日,把提前挑选好的绿豆、小豆、小麦等浸在瓷器里,日日清水更换,不过几日便会吐出嫩芽,在手里如一只小手,清水微波起,小手们晃来晃去,好像想抓住别人的衣襟,却总不得逞。女孩们从水中小心捞起,让它们排排坐,再用红蓝彩线束起来,挂在窗棂上,七夕那天,用以供养牵牛星,此风俗也叫“化生”。

  七夕节还有一种习俗是喜蛛应巧,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

  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

  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朝视网之稀密,宋朝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朝风俗。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