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戚继光 创作的军事著作
《 纪效新书 》是明代戚继光创作的军事著作,属于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
成书
夫曰‘纪效’,明非口耳空言;曰‘新书’,所以明其出于法而非泥于法,合时措之宜也。]这段话说明了撰写本书的目的、成书的时代、背境和主要内容、特点,以及书名的来历和含意。但未言及具体成书年代。据《戚少保年谱耆编》卷二记载:[嘉靖三十九年,……春正月,创鸳鸯阵,著《纪效新书》。]说明《纪效新书》当写成于戚继光调任浙江抗倭的第六年即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
他在《自序》中说:[数年间,予承乏浙东,乃知 孙武 之法,纲领精微莫加矣。第于下手详细节目,则无一及焉。犹禅家所谓上乘之教也,下学者何由以措。于是乃集所练士卒条目,自选*亩民丁以至号令、战法、行营、武艺、守哨、水战,间择其实用有效者,分别教练,先后次第之,各为一卷,以海诸三军俾习焉。顾苦于缮写之难也,爱授粹人。客为题曰:《纪效新书》。
卷帙
《纪效新书》原本十八卷,卷首一卷。具体篇目如下:卷首包括[任临观请创立兵营公移]、[新任台金严请任事公移]、[纪效或问]三篇。正文分:束伍篇第一、操令篇第二、阵令篇第三、谕兵篇第四、法禁篇第五、比较篇第六、行营篇第七、操练篇第八、出征篇第九、长兵篇第十、牌筅篇第十一、短兵篇第十二、射法篇第十三、拳经篇第十四、诸器篇第十五、旌旗篇第十六、守哨篇第十七、水兵篇第十八,共十八篇十八卷。另外,戚继光被调广州镇粤时,曾[复取《纪效新书》雠校,梓于军中。](《戚少保年谱耆编》卷十二[孝思词祝文])此本共十四卷。不仅卷数与十八卷本不同,而且篇目和内容也有差异。卷前有明王世贞《戚将军纪效新书序》和与《 练兵实纪 ·凡例》大致相同的[教习次第]。这里不仿将其篇目也抄录于下:束伍篇第一、耳目篇第二、手足篇第三、手足篇第四、手足篇马附第五、比较篇第六、营阵篇第七、行营篇第八、野营篇第九、实战篇第十、胆气篇第十一、舟师篇第十二、守哨篇第十三、练将篇第十四,共十四篇十四卷。十四卷本是戚继光晚年的手校本,吸收了《练兵实纪》的精华,补充了新的内容,值得重视。
内容
《纪效新书》(十八卷本)总序中的[公移]紧密结合东南沿海的地形、我情与倭情,论述了练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练兵理论和计划。《纪效或问》则对重要问题,尤其是最急需解决的事情进行申明和论辨,以防疑惑不解,他自注说:[柬伍既有成法,必信于众,则令可申。苟一字之种疑,则百法之是废,故历述所急与可辨者,为或问以明之。]正文十八卷详细而又具体他讲述了兵员的选拔和编伍、水陆训练、作战和阵图、各种律令和赏罚规走、诸种军诫兵器及火药的制造和使用、烽堠报警和旗语信号等建军作战的各个方面,并有大量形象逼真的兵器、旗帜、阵法、习艺姿势等插图。书中还详细记述了戚继光发明的鸳鸯阵,即一种以牌为前导,筅与长枪,长枪与短兵互防互救,双双成对的阵法。以及鸳鸯阵的变体[三才阵]。该阵法组成人数更少,用于冲锋时追歼敌军。
语言
《纪效新书》语言通俗,[其词率如口语,不复润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结合士卒实际讲道理,情深意切,易学易记,如在《禁令篇》对士卒说:[凡你们当兵之日,虽刮风下雨,袖手高坐,也少不得你一日三分。这银分毫都是官府征派你地方百姓办纳来的。你在家那个不是耕种的百姓,你肯思量在家种田时办纳的苦楚艰难,即当思量今日食银容易,又不用你耕种担作,养了一年,不过望你上阵杀胜。你不肯杀贼保障他,养你何用?就是军法漏网,天也假手于人杀你。]
汇辑
《纪效新书》[乃集所练土卒条目]汇辑而成,类似军中各种条例条令的汇编。在这些条款中,比较充分地反映了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时练兵、作战的思想。他针对当时[浙兵]腐败,战斗力低下的状况,首先强调要从严治军,提出了创立兵营、选兵、练兵的三部曲,并制定了整顿军队的六条措施:[一曰首正名分,使指挥千百户旗军丁舍,秩然有序,而卫所之号令,必行于上下;二曰拿治剥军贪官,以苏久困之卒,使士气渐裕;三曰重治刁军刁官,使卫所之官,敢于任事;四曰禁所伍越序文移,无印白呈,以肃军政;五曰谕以忠义,厚恤战亡,以劝亲上使长之念;六曰清磨户口,均编差役,以养荷戈之力。](《新任台金严请任事公移》)他主张[恩威兼著,情法相融。中有梗玩者,重治以警其余。](《纪效或问》)他还形象的把威严比作舟,把恩信比作舵,认为[载人者舟之功,而可以使之载者则舵也。](《柬伍篇》)
选兵
《纪效新书》特别重视选兵,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兵之贵选。](《束伍篇》)认为选兵[其法惟在精](《柬伍篇》),反对[用城市游滑之人],[奸巧之人],主张用[乡野老实之人]。对于选兵的具体标准,认为[丰伟]、[武艺]、[力大]、[伶俐]四条既不可废,亦不可专恃,[惟素负有胆之气,使其再加力大,丰伟伶俐,而复习以武艺,此为锦上添花。](《束伍篇》)然而这样的人不易选到,相比之下,最主要的条件是[必精神力貌兼收],因为武艺差可以教习。对于选来的士卒,要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发给他们兵器,[皆当因其材力而授习不同],[如藤牌宜于少壮便健,狼筅长牌宜于健大雄伟,长枪短兵宜于精敏有杀气之人。](《束伍篇》)
练兵
在练兵方面,《纪效新书》特别强调按实战要求从难从严训练,反对只图好看的花架子。认为[设使平日所习所学的号令营艺,都是照临阵的一般,及至临阵,就以平日所习者用之,则于操一日,必有一日之效,一件熟,便得一件之利。](《纪效或问》)并批评不按实战要求的训练方法是[虚套],[就操一千年,便有何用,临时还是生的。]尖锐指出[各色器技营阵杀人的勾当,岂是好看的。](《纪效或问》)[凡武艺,不是答应官府的公事,是你来当兵防身立功杀贼救命本身上贴骨的勾当。你武艺高,决杀了贼,贼如何又会杀你。你武艺不如他,也决杀了你。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的呆子。书中规定:[凡比较武艺,务要俱照示学习实敌本事,真可对搏打者,不许仍学习花枪等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比较篇》)重视号令训练,规定:[各便宜简明号令,合行刊给,各于长夜,每队相聚一处,识字者自读,不识字者就听本队识字之人教涌解说,务要记熟。]要求将士[耳只听金鼓,眼只看旗帜],[大家共作一个眼,共作一个耳,共作一个心。](《号令篇》)重视平时养成训练,认为[操兵之道,不独执旗走阵于场肆而后谓之操,虽闲居坐睡嬉戏亦操也。](《纪效或问》)他还认为,训练毕竟与实战有所差别,平日十分武艺,临时如用得五分,便可成功。[开大阵,对大敌,比场中较艺擒捕小贼不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一人回头,大众同疑,一人转移寸步,大众亦要夺心,焉能容得或迸或退。](《纪效或问》)
为将
《纪效新书》要求将帅不仅要有带兵制敌的文韬武略,而且要精通各种技艺,要作士卒的表率;不仅战时与士卒患难与共,而且平时也要处处与士卒同甘共苦。指出:[为将之道,所谓身先士卒者,非独临阵身先,件件苦处,要当身先。所谓同滋味者,非独患难时同滋味,平处时亦要同滋味,而况技艺岂可独使士卒该习,主将不屑习乎?](《纪效或问》)
赏罚
《纪效新书》特别强调赏罚在治军中的作用,主张赏罚要公正,赏不避仇,罚不避亲,指出:[凡赏罚,军中要柄。若该赏处,就是平时要害我的冤家,有功也是赏,有患难也是扶持看顾;若犯军令,就是我的亲子侄,也要依法施行,决不干预恩仇。](《禁令篇》)戚继光言行一致,带头执法,后来以临阵回顾,斩其长子。书中还制定了许多具体的训练纪律,各项赏格罚条、连坐法等。制订了严格的民众纪律,如规定:[砍伐人树株,作践人田产,烧人屋房,奸淫作盗,割取亡兵的死头,杀被掳的男子,污被掳的妇人,甚至妄杀平民,假称贼级,天理不容,王法不宥者,有犯,决以军法从事抵命。](《禁令篇》)
兵械
《纪效新书》重视兵器在战争中的作用,认为:[器械不利,以卒予敌也;手无博杀之方,徒驱之以刑,是鱼肉乎吾士也。](《长兵篇》)书中以大量篇幅记述了各种兵器的制造、形制、样式、作用、习法等。并对长短兵器的使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认为[长则谓之势险,短则谓之节短。](《长兵篇》)主张长兵短用,短兵长用,即用长兵器要在较近的有效距离攻击;短兵则先用标枪袭敌,然后乘敌躲闪之机杀入。书中还记述了戚继光就地取材而发明的新兵器[狼筅],即用节密枝坚的竹子削制而成的一种兵器,戚继光称其为[行伍之藩篱,一军之门户](《牌筅篇》)。
射法
1.《列女传》云 : "怒气开弓,息气放箭。" 盖怒气开弓,则力雄而引满。息气放箭,则心定而虑周。
2.[量力调弓,量弓制矢。]此为至要也。故《荀子》曰: [弓矢不调,羿不能以必中。]《孟子》谓: [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 (满弓) , 学者亦必志于彀。]
3.射家要法:[持弓矢,审、固。]审者,详审。固者,把持坚固也。
4.凡打袖,皆因把持不定。
5.凡矢摇而弱,皆因镞 (箭头) 不上指也(拉锯不固定)。
6.法曰: [镞不上指,必无中理。指不知镞,同于无目。]此指字乃左手中指末。知镞者, 指末自知镞到,不假于目也。必指末知镞,然后为满。必箭箭皆知镞,方可言射。
7.审者:审于弓满,矢发之际。今人多于大半矢之时审之,亦何益乎审者。今人皆以为审的而已, 殊不知审的第,审中之一事耳。盖弓满之际,精神已竭, 手、足已虚。若卒然而发, 则矢直不直,中不中, 皆非由我心使之也。必加审之,使精神和易, 手足安固,然后发矢。其不直,不中为何?
8.《射法》中,‘审’字与《大学》[虑而后能得]‘虑’字同。君子于至善,既知所止,而定, 而静,而安矣。又必能虑焉,而后能得所止。君子于射箭,引满之余, 发矢之际,又必加审焉,而后中的可决。欲知‘审’字工夫,合于‘虑’字工夫,玩味之乃得。
9.大指压中指把弓:此至妙之古法也,决不可不从之。
10.马弓。决要开至九分满,记之! 记之! 若七八分,亦难中也。
11.马上射,把箭须以箭二枝连弓弝把定,又以一枝中弦挂,为便。其有以箭插衣领内,或插腰间,俱不便。决要从吾言!
12.凡箭去,宁高而过的, 慎勿低而不及也。此人人之病,记之! 记之!
13.场中射,须要业业。恐不中,决不可有一毫自放之意。都如无监射各官在上,都如平日自射一般, 慢慢一枝知镞过一枝,一枝审过一枝, 如何不中?
14.凡中的之前可取必者,皆自从容闲暇。未有忙忽而可取必者。忙忽而有中者,亦幸耳。
15.凡射至五矢之外,犹未中的, 更要从容,审。决不可因不中而自忙。若忙,则六七八九矢更无中理也。
16.教骑射箭,法曰:[势如追风,目如流电, 满开弓,急放箭。目勿瞬视,身勿倨坐, 出弓如怀中吐月,平箭如弦上悬衡],息一其心志。
17.步射箭法曰: [箭者,杀人于百步之外者也。]射者必量其弓,弓量其力,无动容作色,和其肢体,调其气息,一其心志。故曰:[莫患弓软,服当自远。莫患力赢,引之自伾。]
18.力胜其弓,必先持满射之, 先近而远;此不易之法也。大端还要学扯满射远,及到然后自近求准。非如一人自未开弓,便止射三、二十步起也。如此,一为所局,岂能远耶?
19.凡射,或对贼。或对靶,站定, 观靶子或贼,人不许看扣:目稍瞬,则不及避而制于人,此眼法也。
20.凡射,前腿似橛 (小木桩),后腿似瘸,随箭改移,只在后脚。左眉尖直对右脚尖,[丁字不成,八字不就。]射右改左,射左改右,二句正中的之妙,此足法也。
21.凡射,前手如推泰山,后手如握虎尾。一拳主定, 前后直正;慢开弓,紧放箭。射大:存于小;射小:加于大。‘存’:压其前手;‘加’,举其前手。务取水平:前手撇,后手绝。二句射之玄机。一撇,一绝,正相应之妙。一齐着力,使两臂、膞伸。合则箭疾而加于寻常数等矣!此手法也。
22.凡射,颐 (腮) 恶旁引,头恶欲垂, 胸恶前凸,背恶后偃,乃身之病。此身法也。
23.凡射,箭去摇头,乃是右手大、食指扣弦太紧之故。其扣弦太紧之故,是无名、小指松开之故。学射者有此病,射时用小草稍一寸,用无名指、小指共拾于手心,箭去而草不坠,即箭不摇摆矣。
24.凡对敌射箭,只是个胆大,力定, 势险,节短,则无不中人,无人能避矣。此状形容不出,大端将弓扯起,且勿尽满,且勿轻发。只是四平架手,立定,则势自险矣。必待将近数十步,约我一发必能中敌,必能杀人至死,或患将切身,或为贼先锋,一中而收利十倍,则节自短矣。马上之贼,只当看大的,射不可射人。谚云:[射人先射马,擒贼必擒头]是也。
25.凡马,须要平日适饲养,时调度,踪蹲,听令进止,触物不惊,驰道不削。前两脚从耳下齐出,后两脚向前倍之,则疾且稳,而人可用器矣。故马者,人之命。胡马惯战,数倍中国,居常调度之功也。
译文
纪效新书卷十三 射法篇
1.《列女传》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气势满盛地开弓,平和呼吸地放箭。]这是因为气盛开弓,这样力量雄厚容易开满弓,平和放箭,这样内心安定而且思虑周全。
2.[衡量弓的力量选择箭矢,依据弓的参数制作箭矢。]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荀子》有载:[弓与箭没有调配清楚,即使是后羿也不能射好。]《孟子》有云:[射艺老师教人射箭,必须要求习射者满弓,习射者也必须做到满弓。]
3.射学要法:[持弓箭,要审固。]审,就是详细内省自身姿态。固,就是稳固射箭动作。
4.但凡弦打衣袖都是握弓把不稳定造成的。
5.但凡撒放后箭飞行轨迹飘忽不定,气势羸弱,这是开弓时拉距不足造成的。
6.射法有云:[箭镞不上指头,必定射不中;食指不知镞,等同于没有瞄准。]本句中的[指]是左手食指指尖。知镞,是不借助目视依靠手指来感知箭镞的是否到位。所以需要以指末知镞,这样弓才能开满。射箭时必须箭箭知镞,这样才能撒放。
7.审:在开满弓的时候内省动作姿态,在准备撒放的那一刻。现在大多数人在开弓一半的时候审视,这样怎能发挥[审]的益处。今人都以为只要审靶即可,却不知道审靶只是内省中的一个环节。满弓的时候,精神已经竭尽,手足已虚弱。如若此时撒放,那么箭能否准确命中目标,不能由我的内心左右。所以严加关注内省,让精神平和专注,四肢平稳,然后放箭必然能直中目标。这样怎还会射不中呢?
8.《射法》中,的[审]字,和《大学》中的[虑而后能得]的虑字是相同的。君子要达到崇高的美德,要知其所止,意志坚定,内心平静,随遇而安。之后必能思虑周详,为人处事令行禁止。君子对于射箭,在开满弓,即将放箭的时候,尤其需要射箭时先审视之后才能确保射中目标。能理解[审]这个字的含义,和[虑]字的含义是一致的。
9.推弓手的大指要压在中指上,这是古代射法中的精妙之处。万万不可不遵守而改成其它的握弓手法。
10.骑射。要诀是开弓到九分满,要牢记!即使已经有七八分满,也很难能命中目标。
11.骑射时必须有两支箭连着弓把一同持握,而且有一支已经挂在弦上最为方便。有的人将箭插衣领内,或者插在腰间都不方便。一定要听从以上的教诲。
12.但凡射出去的箭宁可高过目标,也不可低于目标没有射到。这是人人都会出现的毛病,切记!
13.入场比试射箭,内心神情要专注。要时刻提醒自己射不中目标,绝对不能有丝毫自由放纵的心思。不论场上有多少位监官,和平日自己训练射箭时一样,按标准完成每个动作,如何射不中?
14.但凡能射中目标的箭,都是在从容闲逸的心态中做到的。从来没有动作匆忙就能射中目标的情况,即便在匆忙的情况下还能射中,这也是运气!
15.但凡射箭射到五六箭之后,还没有射中目标,更要自省自己的动作。切不可因为射不中而自顾慌忙,如果内心慌忙那么射到后面,就更射不中了。
16.教骑马射箭,按以下方法教学:[骑马要像追逐风一般急速,眼光要像闪电一样锁定目标,开弓要满,放箭要快,眼光不要眨动,马上坐姿要稳,出弓好似怀中吐月,箭水平扣在弦上],气息和心志相互统一。
17.步射射法有云:[射箭,在百步之外取人性命。]射手必须亲自选择合适自己的弓,开弓测量,脸不动容不露难色,肢体稳定和谐,气息顺畅,与心志统一。所以说:[不用担心弓的力量太小,能操控得了弓自然射得远。不要担心自己的力量羸弱,开弓自然众多势盛。
18.人的力量必须强过弓的力量。必先持弓开满才能射。训练射箭先在近距离射箭然后再逐步加长距离,这是定论。除此以外还要学习满弓射远,先能射到远处的距离然后逐步靠近目标要求精准。并非新人一开始射箭持弓,便从三、二十步的距离起射。这样以后怎么能射得远呢?
19.但凡射箭,要么瞄准敌人。要么瞄准箭靶,(射箭时)站定位置,瞄准靶子或者敌人时,自己不许看着箭扣弦;眼光一刻不能走神,否则来不及躲避被人所制,这是射箭时眼光的要求。
20.但凡射箭,前腿站姿好似木桩,后腿站姿好似瘸脚的样子,只用后脚改变站位,以箭的落点选择移动方位。左眉尖直对右脚尖,做到[丁字不成,八字不就。]射右边的目标整姿势就改成左边的标准,射左边的目标整姿势就改成右边的标准,这两句是命中目标的精华,以上就是射箭站姿的方法。
21.但凡射箭前手推弓如同推握泰山,后手勾弦好似握着老虎尾巴,手拳推弓稳定,前后手都要伸直固定。开弓要缓慢,撒放要干脆。射得目标大(近)前手要略微下沉。射的目标小(远)前手要抬高。[存]:下压前手;[加]抬高前手。撒放时前后收动作务必保持动作平直:前手撇弓,后手决断。这两句是撒放射箭的玄机。一撇,一绝,精妙在于相互作用。一并发力,让两臂,两膞张开。动作一至那么箭速相对寻常箭的速度还要快!以上是射箭手法。
22.但凡射箭,脖颈(脸颊)不能偏歪,脖子不能后缩,胸不能前凸,背不能后驼,这些都是身体姿态上的毛病。这是射箭姿态的方法。
23.但凡射箭时,撒放放箭出去箭会晃动,这是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勾弦太紧导致的。导致扣弦太紧的原因,是无名指,小指太过放松的原因。初学射箭的新人都有这个毛病,所以射箭时要用一寸左右的稻草,用无名指,小指将稻草攥在手心,撒放后草不会从手上坠落,这样箭射出去不会晃动了。
24.但凡迎敌对射,只要勇敢镇定稳住力量,气势威迫节奏迅猛,那么射无不命中目标,无人能躲避。这种状态难以文字形容,要预先将弓张开,切勿开满弓。放箭切勿气虚无力,只要姿势平架立定不要后退,那么气势自然令人畏惧。必须等待敌人与我方的距离仅有数十步时,一箭命中,必定击杀敌人,或威胁敌人将领,或以带头冲锋的敌人为目标,一次命中可获利十倍,自然气势威迫节奏迅猛。骑马贼兵只当作大号的靶子射击,不要瞄准射人。谚语有云:[射人先射马,擒贼必擒头]。
25.但凡战马,平日饲养必须规范,调度有规范,令行禁止,触物不惊,驰道不削,前两脚要从耳下划一行进,后两脚向前跟进,这样战马行进快速而且平稳,这样人在马上方能使用兵器。所以战马,是关系到战士们生死存亡的重要寄托。胡人的马比中原的马更善于战斗,并非只是环境气候使然,也是平日经常调动操练的因素。
译者释义:
1.作为《纪效新书》中的一卷,实际上是整篇文章。这里为了方便查阅,将其拆分为25句。
2.在《纪效新书卷十三 射法篇》中,戚公教导详细,小生这里简单梳理成现代文供读者理解:
每次开弓放箭气息要有节奏。
选择弓的磅数要以个人现阶段的力量为准,同理选箭要以弓的磅数大小为准。
审:反省射箭过程中的每个动作,保证动作一致性。
固:开弓后射箭动作稳固不颤抖。
打臂与推弓手推弓动作不问题有关。
开弓必须满弓,满弓的标准以自己臂展和拉距为准,反映到动作上则为知镞;拉距不足,箭易虚飘(其中之一,以弓和箭的合适匹配为准)。
射远,宁高勿低。
在射箭比试时,内心必须平静,让比赛射箭与平常射箭的心态一致,不能太放松,也不能太紧张。
射箭时,前手推弓,后手开弓,前后手均匀用力;站姿双脚站定膝盖同时受力;撒放要干脆,每箭节奏要一致。
后手勾弦要放松,不要过紧勾弦;后手小指无名指要收在手心。
射箭身体要正,头不要歪,背不要驼,胸不要前凸。
3.战斗射法与科场射法是有区别的。战斗射法讲求快速连贯,一击毙敌;科场射法讲求节奏,精神专注,精确中靶。
4.骑射小生没有接触过对本篇中的选段只得翻译,没有详细释义。
评价
《纪效新书》是明代著名兵书。它出于抗倭名将之手,所述内容具体实用,既是抗倭中练兵实战的经验总结,又反映了明代训练和作战的特点,尤其是反映了火器发展一定阶段上作战形式的变化。成为明朝军队热兵器化的佐证。具有较高的军事学术价值。该书在明朝万历壬辰战争时期传入朝鲜,被奉为军事科学经典大量刊印。但是,《纪效新书》作为一部当时实用的兵书,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许多条款早已不适用了,同时里面也夹杂着一些糟粕,如用所谓[相法]选士,[忌凶死之形,重福气之相];认为士卒是愚人等,这是我们在肯定它的价值的时候特别需要指出的。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