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与李弘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李弘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李弘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有哪些与李弘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这一内容。

永徽六年(655年),进封代王。显庆元年(656年),册立为皇太子。孝顺仁德,体恤民情。建议修正不合理的律法,并为两个获罪的姐姐求情,组织编纂《瑶山玉彩》,深得唐高宗宠爱。上元二年(675年),随行洛阳,猝死于合璧宫绮云殿,时年二十三岁。唐高宗和武则天悲痛不已,追赠孝敬皇帝,以天子之礼葬于恭陵。

神龙初年(705年),唐中宗李显尊上庙号为义宗。开元六年(718年),嗣子李隆基撤销义宗庙号,复用孝敬皇帝祭祀。

人物评价

李治:皇太子弘,生知诞质,惟几毓性。直城趋贺,肃敬著于三朝;中寝问安,仁孝闻于四海。自琰圭在手,沉瘵婴身,顾惟耀掌之珍,特切钟心之念,庶其痊复,以禅鸿名。及腠理微和,将逊于位,而弘天资仁厚,孝心纯确,既承朕命,掩欻不言,因兹感结,旧疾增甚。亿兆攸系,方崇下武之基;五福无徵,俄迁上宾之驾。昔周文至爱,遂延庆于九龄;朕之不慈,遽永诀于千古。天性之重,追怀哽咽,宜申往命,加以尊名。夫谥者,行之迹也;号者,事之表也。慈惠爱亲曰‘孝’,死不忘君曰‘敬’,谥为孝敬皇帝。

刘昫:仁孝,宾礼大臣,未尝有过。

《孝敬皇帝挽歌》(唐朝刘祎之):戒奢虚蜃辂,锡号纪鸿名。地叶苍梧野,途经紫聚城。重照掩寒色,晨飙断曙声。一随仙骥远,霜雪愁阴生。

轶事典故

纳妃事件

唐高宗出行东都洛阳,为太子李弘纳妃,最初选定司卫少卿杨思俭之女。婚期将至,外甥贺兰敏之听说此女甚美,竟然作出禽兽不如的强暴之行。唐高宗不得已,选中了裴居道之女裴氏。礼官表示需用白雁来举行婚礼,竟恰好就在皇宫后苑捕获。唐高宗非常高兴,称:“汉朝时捕获朱雁而兴盛礼乐,而今捕获白雁是完善人伦。昔日礼乐之事得到传颂,如今也当如此,我于德行没有惭愧了。”裴氏被立为太子妃后非常有妇德,高宗因此常对侍臣说:“东宫内事,不需要再担心了。”

母后鸩杀

《新唐书》和《唐会要》记载了李弘可能被武则天鸩杀的传言。后世持此观点者有如下理由:一,李弘深得父皇高宗宠爱,立为太子后仁孝谦谨,礼接士大夫,中外属心。后期高宗虑及身体不支,有提前禅位给太子之意。但当时的武则天政治得意,李弘因此成为了其掌权的障碍。二,李弘与武则天之间存在矛盾,主要反映在两件事上:第一件事发生在咸亨二年(671年),李弘留在长安监国,发现宫中幽禁着两位异母姐姐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俩人因母萧淑妃获罪,年龄很大了仍不能出嫁。李弘怀着悲悯之心奏请父皇恩准她们出嫁,却违背了武后旨意,由此失爱于母后。第二件事是太子选妃未能如愿。武则天最初选择的太子妃是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但定下婚期后杨氏竟被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奸污,婚事被破坏。客观上可能造成李弘同母后娘家人的宿怨和疏离。

久病猝死

经史家考证,现代学者普遍认为李弘并不是武则天杀害的,而是死于肺结核病(古称痨瘵)。

根据是:关于鸩杀李弘的记载,以《唐会要》和《新唐书》最为肯定,但两书较《旧唐书》出书晚,采信了一些后世传言。宋朝史学家司马光即对此提出异议,称:“《实录》、《旧传》皆不言弘遇鸩。”可见“鸩杀说”值得怀疑。

李弘奏请萧淑妃的女儿出嫁,尽管不合母意,但不至于因此结怨杀子。

武则天自显庆年间(660),参预政事,大权在握。太子李弘即使监国也达不到威胁武则天地位的地步。四,据史料记载,咸亨二年李弘就因痨瘵缠身而不能胜任监国重任。时隔四年后去世,高宗在《赐谥皇太子弘孝敬皇帝制》中更直接提到:李弘自被立为太子后就染上痨瘵,又接受父君之命带病理政,以致操劳过度,使旧病加剧,最终病卒。可见,官方认定李弘是因痨瘵恶化而死。五,李弘死后,武则天曾用写经造功德的形式为他祈福,表达了内心的哀伤。

以上是本文关于有哪些与李弘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的所有内容了。如果你对历史人物感兴趣,还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历史相关内容的话,我们强烈推荐你关注我们。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