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到底是什么 朱允炆为何不用推恩令削藩推恩令到底是什么 朱允炆为何不用推恩令削藩

推恩令到底是什么 朱允炆为何不用推恩令削藩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推恩令到底是什么 朱允炆为何不用推恩令削藩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

简单来说,朱允炆觉得不合适也没必要。

先讲讲什么是推恩令。

推恩令是汉武帝在主父偃建议下颁布的一项政令,主要内容是改变诸侯国的继承制度,把原先的嫡长子继承全部封地改为诸子均分。这个政策的核心就两个字——分化,大国分成小国,小国无力反抗中央,分封制就彻底改造成了中央集权制。

道理说来简单,实施却需要有个前提,那就是各诸侯国在得知推恩令的时候不会起兵造反,换而言之,即中央本身要对诸侯王有着较大的军事优势,压制他们不敢掀桌子,不得不接受这种较为温和的“削藩”策略。

事实上,分封问题从西汉建立开始就困扰着汉朝皇帝。汉高祖担忧异姓诸侯王造反,一把年纪了还一个个地把它们剪除,只留下一个弱小听话的长沙国,剩下的都改成刘姓诸侯王。

到了汉文帝时期,刘姓诸侯王的实力日渐强大,齐国70城、吴国50城、楚国40城、赵国40城,加起来完全够汉朝喝一壶的。

在此情况下,名士贾谊给汉文帝写了一道《治安策 》,专门分析了削藩的方法: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很显然,这个建议的中心思想也是分化。但汉文帝没有采纳,因为他了解这些诸侯王都不傻,分化政策决不能同时推行,不然激起他们的反抗就难办了,所以汉文帝的分化政策是一步步执行的。

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汉文帝说六弟赵幽王太可怜了,死的早又只有两个儿子,自己怎么能偏心呢,赵幽王长子当了赵王,次子也不能落下,于是割取赵国的河间郡封给赵幽王次子,建立河间国。

后来淮南厉王造反身死,民间传言兄弟不相容,汉文帝很伤心地说:“我怎么会贪图淮南国的土地呢?”于是封淮南厉王的三个儿子为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

后来齐文王无嗣去世,汉文帝说我怎么忍心大哥绝嗣呢,于是将齐国一分为七,齐悼惠王的诸子全部封为王。

汉文帝通过打感情牌,不动声色地分割了齐、赵、淮南三个诸侯国。其子汉景帝水平就差得多,继位后直接割地削藩,激起吴楚七国之乱,不过由于汉文帝的布置,七国之中赵国在北,吴楚在南,剩下四国在齐地跟堂兄弟内战,根本无法形成合力。

综上,汉武帝的推恩令是在汉文帝温和分割大国、汉景帝暴力铲除大国的基础上进行的,当时的诸侯国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力量来反抗了。反观朱允炆时期,情况大不相同。

汉朝的分封还是比较纯粹的裂土封王,各诸侯国享有政治、军事、经济等一系列权力,除了朝贡和随从出征外没有太多义务,几乎可以说是独立王国,汉朝中央对他们的管辖是很弱的,不然也不需要用三代人的时间来解决。

而明代的分封从一开始就有极大的限制,明太祖朱元璋广泛参考了前朝分封的教训,将诸子分封于边塞重镇及内地各重要城市,配备三护卫,王府还有节制王府所在地方驻军之权。但在政治上,王府所在地仍有朝廷派遣的官员治理,诸王出兵作战的粮饷调配由朝廷统筹,而非诸王自己解决。

在朱元璋晚年,更加担心诸王夺位的问题,在遗诏中下令“诸王临国中,无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惟护卫官军听王。诸不在令中者,惟此令从事。”

也就是说,此时的诸王只有一万多人的护卫,而朱允炆手中有朱元璋留下的数十万京师驻军,除非所有诸侯王联手向京师进攻,否则在账面上他还真不输。就算所有诸侯王一起反叛,各藩位置不一,朝廷完全可以先灭弱藩再灭强藩,逐个击破,也还有的打。

尽管具备如此优势,明廷也不全是主张暴力削藩的,也有人建议仿照推恩令,搞温和削藩。

《明史·高巍传》载:今盍师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藩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

明初诸侯王的倚仗就是手里的护卫军,他们就相当于这只部队的将军,高巍的建议就是搞将兵分离,北边的藩王子弟分到南边,南边的藩王子弟分到北边,避免大军太忠诚于藩王,被他们用来造反。

朱允炆看了奏章,点头称是,转身就开始暴力削藩:废周王为庶人、监视燕王、扣押齐王、逮捕代王、废岷王为庶人、把湘王吓得自焚而死。

朱允炆的削藩顺序是先弱后强,强藩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本来朱棣处于绝对的劣势,刚开打没多久就被明军推到老巢北平城,他能够夺取皇位,提起底还是侄子衬托地好。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推恩令到底是什么 朱允炆为何不用推恩令削藩的相关内容。如果你想要钻研更多的历史相关内容,我们推荐你关注。在上面你可以找到详尽的历史知识和有趣的历史故事,让你更好地理解过去,开阔视野,以及深化你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