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 历史 是漫长的,秦朝的 历史 是短暂的。为何秦朝只一代雄主,二世覆灭,风水上有没有一些端倪呢?
桐源居士认为:有。
悲剧起于骊山建陵
公元前221年,39岁的秦王嬴政完成了灭六国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标志着秦人风水走到了光辉的顶点。
秦始皇的身世,司马迁《史记》[本纪]与[列传]出现两种不同说法,给后世留下了层层迷雾。关于这一点, 历史 学家已有明确结论,始皇嬴政为秦人血脉无疑。其实,不管嬴政是否真为王室血脉,均无法动摇和改变秦人祖先风水的重要地位。
史载,秦始皇从即帝位时就开始营建临潼陵园。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7年。
骊山秦陵风水态势图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曰:[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①(《水经•渭水注》)。此说在学界沿袭千年,被认为是最早、最权威的观点。
郦道元的说法还是值得相信的。
骊山,以其独有的张扬与伟岸崛起于咸阳塬之东,雄踞于关中平原东南部,并以温泉和风景闻名于世。
13岁登基的秦始皇即大举营建冢圹,固然不是出于其对于骊戎之山的个人好恶,而应该是受到父辈、祖辈的影响;但当他具备了对骊戎之山的认识水平和决断力后,又开始深信其说,坚持了先辈已有的做法。
桐源居士:尽管西周末年的周幽王与爱妾褒姒曾在这里演出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从而葬送了西周王朝;也尽管秦始皇建陵于骊山之北,造成了二世而亡的悲剧,但骊山确实是草链岭起祖的西部龙脉尽结,这一点是没有疑义的。
九龙抱珠,孔雀开屏
临潼秦始皇陵位于骊山北麓,距芷阳陵园不到10公里,两墓同为骊山一脉所出。芷阳陵园形如植冠,本为[千乘之葬]佳地,始皇陵又当如何呢?
草链岭龙脉西行,约50公里至骊山。对始皇陵来说,骊山可视为少祖山,亦可为父母山,二山合一。龙力巨大的骊山,尽头处不缩反伸,主峰九龙顶分向东、西扩张,延展达10余公里,山势绵亘起伏,层峦叠嶂,呈万山北上、排山倒海之势,犹如骏马奔腾。
九龙抱珠形的骊山,风水上又为列屏开帐。
始皇陵后,至少有9条山梁相拥过来,故又有[九龙抱珠]的说法。势如万马,自天而下,风水术断[其葬王者]。始皇陵风水,确实洋溢着一种王霸之气。
[横看成岭侧成峰,东西南北各不同],风水也是这样。骊山确有奔马神韵,兼抱珠之形,但桐源居士认为,言之于风水则还不够贴切。
骊山左右对称,中有高峰突起。从渭河北岸远眺,似一堵巨大的屏风立于始皇陵后;站在始皇陵南望,这段山脉又呈弧形,皇陵位于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欲分还连。
此处的骊山,实际上扬起了一面漫无边际的帐幕。风水上,这是典型的列屏开帐,俨如孔雀开屏。骊山山色如黛,又为一只绿孔雀。
孔雀开屏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骊山绿孔雀自脱离祖山过峡后,徐徐来到渭河边,充分地舒展开其美丽的翅膀,最后停在了离渭河六、七公里的地方。
风水上,列屏形如负扆。
桐源居士分析:
骊山九龙顶,多脉齐发,似无头绪,实又脉络分明。北部尽头一脉,先折转西北,再左右分支。右支径向东北,余脉北展,反复回勾;左支迤西北,得后续两支跟进并大幅延布障其左翼,遂成居中至尊之脉。但见中脉顿起高大金星,西接二峰,土、木、金三星横排,雄浑北上。金星略经脱卸,续起木星,卓然独立,开面成贵人峰,作始皇陵父母山。然后透脉而为中峙之垄,起星泡,气沉其中。
与此同时,东、西两面山峰先伏后起,主次有别地联袂向心聚拢。始皇陵就在众山簇拥下,于星泡脉止处离开贵人峰约2公里面北而建。
据《两京道里记》载:[始皇陵南有尖峰,名曰望峰,言筑陵者望此为准。]秦始皇陵位置所在,确如所记。只是望峰不尖,是为中正金星。
秦始皇陵父母山
始皇陵父母山左右,因局面宏大而略显荡开,身临其境不觉其围,稍感其宽,那正是孔雀开屏的神奇效果。
虽为开屏,但必要的护卫、辅弼一样不缺。西面尽头处,高大金星雄起,卓立一方,如勇士执戈;东面山峰,愈近愈巧,呈木秀之形,山腿尽情向东北伸展,作截拦水口之势。
居骊山中线之上的秦始皇陵,依高临低,准确地建在山下领先位置——孔雀的嘴部,下喙穴。
环顾四周,山色一片,绿染皇陵。水于孔雀,渭河之于骊山,显得十分重要。
《禹贡》:[导渭,自鸟鼠同穴,东过漆沮入于河。]
《水经》注:[渭水东迳鄣县西,又东迳白渠枝口,又东与五丈渠合,又东迳新丰县故城东,与鱼池水合,又东迳鸿门北,又东石川水南注焉,又东戏水注之,又东零水入焉。]
(清)乾隆《临潼县志》:[渭水出渭,源县鸟鼠同穴,山自县西十五里由咸宁入界,为临潼诸水总汇,南北之水咸入焉。由县东五十里入渭南。]
古老的渭河河道上,清晰可见在秦始皇陵前方六、七公里位置,渭河深入,横带10余公里的一段距离,然后走[之]字转东北而去。一来一去一停留,构成了一道可圈可点的入口水。
两千多年沧海桑田,河山依旧,渭河东流、骊山北向的地质结构没有变。背靠骊山,面向渭河,多好一个格局!南依骊山、北临渭水的秦始皇陵,怎么看都是一处风水佳穴,何况是万里挑一的孔雀开屏。
地下宫殿隐藏的风水秘密
依山造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成人们共识。《大汉原陵秘葬经》曰:[立冢安坟,须籍来山去水。]特定的山水形局,要求阴阳宅在骊山施用,必须南北向,杜绝东西向。
也就是说,背山面水是骊山龙穴唯一正确的风水选择,而不可能是其他。
西首东向的秦始皇陵。
即使是现在,目睹秦始皇陵地表建筑,也没人会怀疑这一格局,否认其坐南朝北的风水取向。
怎么也想不到,地下宫殿中的秦始皇陵,与地表建构居然存在着巨大的反差。考古研究表明,不但秦始皇棺椁坐西向东,墓道以及兵马俑等所有陪葬,均右转90度,向东布阵。
为了防止河流冲刷陵墓,秦始皇还下令将南北向的水流改成东西向,以求与陵墓坐西向东的方向保持一致。
这实在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特布局!
骊山两处秦陵,芷阳陵园本该坐东朝西,秦公、太后却逆葬东向;临潼陵园应该坐南朝北,秦始皇陵却拧面向东。方向上,两陵统一,保持了与祖先陵园东向的一致性,但却与风水原则背道而驰。
[势与形逆者凶。]不管其有多少条理由,结果只有一个:顺水东向,面对一去不回的倾倒败局,骊山风水得而复失,秦朝二世而亡的命运已定。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