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建兴九年(231年)春天 诸葛亮 第四次北伐,再次包围了祁山堡。魏明帝命 司马 懿率张合、费曜、戴陵等人迎战,司马懿的办法是拖住不战,让一心求战的蜀军毫无办法。读中国古代 历史 ,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三国志》记载:“军得不交,亮引而还。”看到蜀军撤退,司马懿下达了一项命令,让张合亲自率兵去追击,张合提出反对意见:“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可司马懿说:兵法?你不懂,你执行我的命令就是了!
司马懿
张合无奈, 因为 司马懿的军职比他高,官大一级压死人,他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张合去追,结果被诸葛亮打了伏击,死在了木门道。
在这件事上司马懿受到人们的怀疑,认为是他借蜀军之手除掉了张合,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下达的那道追击令很突兀,至少存在三大疑点:
一是与他一贯的应敌指导思想不符。司马懿在与诸葛亮的历次交锋中——包括后来的五丈原之战,都执行的是“消极进攻,积极防守”的方针,因为他抓住了蜀军远师来攻、后勤困难的弱点,这一招很奏效,也百试不爽;
二是与兵法的基本常识不符。正如张合所说“归师勿追”,这是兵法上的一条原则,有人说错了,不是说“宜将胜勇追穷寇”吗?但那是“穷寇”,是被打败的,而蜀军是主动撤退的,不是“穷寇”,以诸葛亮的缜密,撤退方案里肯定有阻击敌人追击的安排,陇右地势复杂,可打埋伏的地方很多,比如木门道。
三是与一般的指挥体制不符。如果非要去冒个险,派一般的将军就行了,派张合亲自去有些不妥,因为张合此时任车骑将军,相当于曹魏的全国武装部队副总司令,让他带队执行这样一个冒险任务,除非别有用心,否则不太妥当。
所以,司马懿难以摆脱借刀杀人的嫌疑。张合战死时的情形也很可疑,《三国志》说“飞矢中合右膝”,《魏略》说“矢中左髀”,无论是膝盖还是髀骨,都不像咽喉、命门、眼睛、胸口那样要害,一般来说不会一箭致命。所以,在《三国志集解》中有人说:“合中右膝,焉得死,似非实录。”隐含的意思是,张合其实是被 自己 人干掉的。
所有疑点联起来都指向了司马懿,这不是阴谋,简直是赤裸裸的“阳谋”了。那么,司马懿为什么要对张合下死手呢?因为张合不服他,对他的威胁又很大。
司马懿是在曹真死后以大将军的身份指挥西线战场的,这个职务相当于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前他刚从荆州赶来。到长安以后,司马懿立即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应敌,他提出将主力全部拉到陇右应战,张合反对,认为关中也很重要,应分兵把守。
司马懿坚持自己的看法,此战虽然让司马懿赌对了,蜀军没有分兵进攻关中,但这只能算一个冒险,张合久居西部,对敌人更了解。张合在西线魏军中的威望特别高,他“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着名的街亭之战要论功的话,跟当时的曹真和现在的司马懿都没有半毛钱关系,完全是张合一手创造的。
《三国志》说张合不仅在自己阵营里很有威望,就连对手也很害怕他,“自诸葛亮皆惮之”。张合还深得魏明帝的信赖,曹真死后魏明帝虽然用司马懿去主持西线战事,但多少有些无奈,因为他对司马懿的信任程度并不高,一边用一边防范,所以在任命司马懿为大将军的同时又提拔张合为车骑将军,用张合牵制司马懿,这个用意很明显。不服自己、又威胁着自己的地位,这是司马懿向张合下手的原因。
问题是,司马懿就不怕这么做的后果吗?他难道不担心因为此事引起魏明帝更大的猜疑,从而对自己不利吗?司马懿肯定考虑过这些,但他之所以果断地向张合下达了追击的命令,肯定也把这些事都已经想明白了。放在曹魏鼎盛的时期,即使司马懿已经像今天这么得势,但也一定不敢做,因为曹魏名将如云:“诸夏侯曹”,“五子良将”……
放在几年前他也不大敢,因为当时还有两位重量级人物在:曹真和曹休。
但现在他敢,“诸夏曹”只剩下一位早就靠边站又行将入土的曹洪,“五子良将”只剩下眼前这位张合。魏文帝登基以来曹魏“将运”不佳,名将纷纷凋落,凋谢的速度有些快。生老病死,表面上看都是自然的规律,但背后隐含的则是曹魏用人体制上的落后和迟缓,在新生代的培养方面,曹魏的步伐太慢了。
司马懿表面低调、隐忍,实际上他无时无刻不在机警地观察着形势并伺机而动,抓住机会、奋力一击是他的拿手好戏,木门道就是他实现自保、自固的一次最佳机会,他抓住了。张合死后第二年曹洪也死了,“诸夏侯曹”、“五子良将”全部退出历史舞台,司马懿成为曹魏军界的唯一耀眼明星:
要对付诸葛亮,离了司马懿谁都不行;要平定辽东,只能请老将出马;要抵挡孙吴的进攻,还得再去请司马懿。司马懿成了最忙的人,一会儿西线战场,一会儿远征东北,一会儿又率兵南下……
司马懿在魏军中的威望也因一场场胜利不断提高,每到一处,难免要提拔、栽培一批心腹,在军中的势力也一步步壮大。说司马懿“吃三国”,那可不是一口吞下的,而是一口一口吃的。张合之死损失最大的无疑是魏明帝,明知道里面有文章却不敢去追究,对司马懿的依赖就像严重失眠的人与安眠药的关系一样:明知有副作用,但离不了。
魏明帝临终托孤,强撑一口气等司马懿回来才能闭眼,不是他跟司马懿有多么深的感情、对司马懿有多么大的信任,而是司马懿已经尾大不掉,没有他的支持,谁都接不好这个班。
要知现在,何必当初?当初提拔张合为车骑将军,为什么不让他独挡一面?一个战区里同时挤进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副总司令,这样的人事安排能不出问题吗?侯景的叛逃,让高澄非常恼怒,派兵攻打侯景。萧衍出兵相救,却大败而归,萧衍的侄子也被俘虏。
注: 本文摘自我们爱历史 作者:南门太守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