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这种野生动物,最早叫“火畜”。传说有一次,相土捕获了一匹野马,把它圈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栏杆外又来了几匹野马,对着栏杆内的那匹野马叫个不停,不肯离开。相土把木栏门打开,补料外面的好几匹马一下子冲进木栏,和圈在栏内的野马混在一起,相互撕咬了一阵,然后又都卧下。相土于是把栏杆门关住,用割来的草喂它们。过了不长时间,其中一匹马突然生下了一只小马驹。
相土高兴极了,决心要驯服更多的野马。这一天,相土喂过马后,牵出一匹性格温顺的马,纵身跳上马背。马一受惊,猛地四蹄腾空飞奔起来,把毫无精神准备的相土一下子抛下来,跌了个仰面朝天。相土废了半天劲才爬起来,望着越跑越远的马,心里十分着急,以为它再也不会回来了。正要往回走,不料这跑掉的马又扭头跑回来了。相土忙把马引进栏杆内圈好,然后灵机一动,用桑树皮拧成一条绳子,把马头绑好,再一次慢慢牵了出来。然后,相土又跳上马背。马仍像头一次一样,四蹄腾空飞奔起来。这回相土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一只手抓紧了马鬃,任凭马怎么飞跑,就是不松手。跑了一阵后,马的速度减慢了下来,直到马不再跑时,相土这才勒过马头,缓缓地骑着回去。
相土骑马成功后,就开始教族人一同骑马。一次,众人在森林中骑马,猛然看见一只猛虎,相土一箭射中了老虎。负伤的老虎朝密林深处逃去,相土和族人骑着马向老虎逃走的方向追去,终于猎到了老虎。
在族人欢呼雀跃的时候,相土脑子一动,对大家说:“既然骑在马上能追老虎,能射杀野兽,那么,打仗时能不能也骑在马上,追杀敌人呢?”大家一听,都认为相土说的有道理。从此以后,商族人更加努力的训服野马,族中精干的小伙子们都成为勇敢的骑手,这大概就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