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贞是明朝末年辽东巡抚,进士出身,后领兵作战。因为在广宁地区的出色表现,使得朝廷对他十分重视,将广宁交托他之手。可惜的是最后他却促成了广宁的失守,使得辽东局势更加危险。
王化贞于万历四十一年考中进士,当年的主考官是叶向高,因此王化贞可以说是叶向高的弟子。叶向高是东林党的重要成员,官至内阁首辅,执掌国家大权。王化贞在广宁之时,叶向高算是他的一大后台。王化贞和熊廷弼争斗最后之时,刚刚执掌大权的叶向高偏向于王化贞,这才使得王化贞得以成功压过熊廷弼。
东林党对于王化贞可以说是极重视,王化贞在广宁失守之后,面对重责。东林党诸位官员为他四处奔走,解救。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东林党人全力解救王化贞的时候,王化贞却选择了投靠阉党。
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在天启年间权势之大,不用多说。凭借着明熹宗的宠信和熹宗奶娘客氏的扶持,魏忠贤执掌前朝后宫,集内外大权为一身,号称 九千岁 。当时朝中许多忠直大臣都被阉党迫害压制,与阉党站在对立面的东林党,更是阉党打击的重要对象,两党之间的争斗十分严重。
因为明熹宗宠信的原因,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占据有利地位。东林党的官员,当时在朝中的地位本来就不稳,与阉党争斗处于下风。王化贞选择在这个时候投靠阉党,使得阉党借助他之口,诬陷东林党官员贪污辽东军饷,使得东林党在朝残余势力受到打击。先不说王化贞在广宁表现如何,就他为了保全自己选择投靠阉党,打击东林党,就已经落于下层。
王化贞在广宁,有可圈可点之处,同时也有不好的地方。他能够安抚蒙古,在辽阳、沈阳相继失守的情况下保住广宁,是十分不错的。但是在对于广宁的形势方面还存在缺陷,同时过于相信蒙古人,又太过乐观。最后识人不清,重用之人为暗中投靠后金之辈,都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
《明史》评价: 化贞为人呆而愎,素不习兵,轻视大敌,好谩语。 而 广宁之失,罪由化贞,乃以门户曲杀廷弼,化贞稽诛者且数年 ,个人认为王化贞是个伪君子,是为了个人逃脱罪责,而背信弃义之人。
广宁失守,主要原因在于王化贞。却也不代表没有熊廷弼的罪责,两人之间的不合,也是广宁失守的原因之一。至于两人为什么不合,说实话有两人性格方面的因素,同时也有想法的不同。
王化贞和熊廷弼最初的不合,在于熊廷弼复官,王化贞升职后,对于广宁兵力的布置方面。王化贞建议设六营,层层部署防守。熊廷弼却主张集中兵力,死守广宁。朝廷最终采纳了熊廷弼的,引发王化贞不满。
王化贞平素不学习军事,轻视大敌,好说大话,对于其他官员的劝说基本听不进去。本来就讨厌熊廷弼,熊廷弼的各种建议,更是十分抵触。熊廷弼器量狭小,刚愎自用,火气一触即发,盛气凌人。这么两个人凑在一处,能和平相处也的确是件难事。
在广宁是战是守方面,王化贞主张进攻,熊廷弼主张防守。这样一来,两人的意见又不相同。最终只能两方争夺,获取朝廷的支持。这也让熊廷弼和王化贞在广宁形成一山不同二虎之势。而王化贞凭借朝堂占据主动,熊廷弼这个经略甚至连兵力多少都不知道,调动不了军队之时。熊廷弼对王化贞的所作所为也采取了默然的态度,最终促成了广宁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