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时期,中国古代青铜技术由产生和发展,逐步走向鼎盛时期。它的整个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阶段:一是夏至商代早期的发明期,人们开始有意识地生产青铜器;二是商代中期的发展期,青铜器的生产逐渐大型化和复杂化,并开始走向社会应用;三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鼎盛期,这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并在社会各生产部门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
中国古代青铜技术主要体现在熔炼设备、熔炼技术、合金成分、铸造及金属加工技术等等。坩埚和竖炉是当时的主要熔炼设备。商代人采用内加热的熔炼技术,把金属块和燃料一并投入坩埚或竖炉中点火加工。通过熔炼,除去金属块杂质,使金属块变成液态,便于浇铸,并配制出适当的合金成分。合金成分的选择及配置在古代青铜技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商代中晚期,中国发明了铜、锡、铝三元合金;东周时期则产生了著名"六齐"合金规律。中国使用最早的青铜器铸造是石范铸造,大约出现在夏代。它使用次数较多,但不易加工,且不耐高温,故进入商代中期后,很快便被陶范所取代。陶范的铸造方法包括浑铸法和分铸法两种,在中国古代青铜铸造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影响到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除了石范和陶范,在春秋中晚期还出现了失蜡法和全型铸造等铸造法。随着青铜技术的发展和繁荣,以及青铜器的普遍使用,在历史上出现了以青铜器艺术为主导的工艺美术,我们称之为“青铜文化”。
随着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提高和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使用,青铜器艺术逐渐形成多种造型系统。用作酒器的爵和觚,用作炊食器的鼑以及各种青铜水器、乐器、兵器都已出现,上面的纹饰也更加精美复杂。具有特殊意义的是:一种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产生了。因为这种文字多刻在青铜礼器中的钟和鼑上,因而又称钟鼑文。金文的字体和甲骨文相近,字数较少,形声字比甲骨文多,结构比甲骨文简单,字体仍不固定。金文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器物归谁所有和纪念的先人的称号,还有的记载了制作青铜器的原因,并附记了年月日,少数记有比较重要的历史事实,反映了晚商记事文字有了进一步发展。商人在青铜器上铸造的金文,标志着汉字的发展已从甲骨文字逐渐走向金文阶段,对研究中国汉字的发展历史和商代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具有重要价值,并为周代金文的通行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