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最早的缘由来于伏羲,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北京富家女胡雅捷,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在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
伏羲有一天向把时间记录下来,于是随手在地上划了一横,可是他仔细的观察日出日落发现太阳从东边出来西边落下,于是他沿着一横由东想西划了一个半圆,划完之后他又想太阳既然每天都在转动,每天都是从一个地方升起一个地方落下,那么他是怎么运动呢?于是他将半圆的另外一半也画出来,发现正好太阳出来的时候正好从东到西经历一个半圆,另外的时候就好像从西到东一个半圆看不到太阳。正好整个运动轨迹像一个圆形,伏羲就将这个圆形代表这个世界,太阳出来的一半代表阳,另一半代表阴。一阴一阳代表这个世界。分别以[一]代表阳以[- -]代表阴。
随着伏羲年复一年的观察,发现了有四个时段:太阳初升、太阳旺盛、太阳日落、太阳不见了。于是,将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表示为少阳,老阳,少阴,老阴。
后来根据这四个阶段演变成了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渐渐伏羲的思维被打开了,将一横所表达的世界由一条线变成了一个平面圆形,然后从一个圆形又衍生出四个方位东南西北,四个季节春夏秋冬从而行程了一个三维空间。继而四象又演变出八卦,分别表示
将这六中现象分别定位于天地之间。
八卦按其所代表的东西的性质两两相对,分成四时,每对都是二个性质相反的东西,相对立的站在各一端,即阴阳相对,这四对东西交错起来,就构成了先天八卦方位图。我们从图中分析出阴阳相对的关系。
天地定位:乾南坤北,天居上,地居下,南北对峙,上下相对。从两卦爻象来看,乾是三阳爻组成,为纯阳之卦;坤是三阴爻组成,为纯阴之卦,两卦完全相反。
山泽通气:艮为山居西北,兑为泽居东南,泽气于山,为山为雨;山气通于泽,降雨为水为泉。从两卦爻象来看,艮是一阳爻在上,二阴爻在下;兑是一阴爻在上,二阳爻在下,两卦成对待之体。
雷风相搏:震为雷居东北,巽为风居西南,相搏者,其势相迫,雷迅风益烈,风激而雷益迅。从两卦爻象来看,震是二阴爻在上,一阳爻在下;巽是二阳爻在上,一阴爻在下,八卦成反对之象。
水火不相射:离为日居东,坎为月居西,不相射者,离为火,坎为水,得火以济其寒,火则得水以其热,不相熄灭。从八卦爻象来看,离是上下为阳爻,中间为阴爻;坎是上下为阴爻,中间为阳爻,两卦亦成对待之体。
从八卦卦爻明显看出,乾坤两卦为纯阳纯阴卦外,震、坎、艮卦都是由一阳爻两阴爻组成,而且爻画均为五,为奇数,为阳数,故此三卦为阳卦。巽、离、兑三卦都是出一阴爻两阳爻组成,而且爻画均为四,为偶数,为阴数,故此三卦为阴卦。先天八卦方位与先天卦数的排列形式,由乾一至震四,系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旋至巽五,由巽五至坤八又由上而下,其路线形成S形的曲线,这种运动方式称为"逆行",从S的迹形运动中,由乾至坤是按先天卦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排列的,这种从上而下,先左后右,由少至多的数字排列方式,称作[逆数],反之,由坤至乾,从下面的开始,由下而上,先右后左,由多至少的数字形成倒行的方式,称作"顺数"。按先天八卦乾坤、艮兑、震巽、坎离两两对待之本,每一对中都含有顺逆、奇偶、阴阳,即阴中含阳,阳中含阴,阴阳错综交变,这就是先天八卦方位图中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是八卦本着阴阳消长,顺逆交错,相反相成的宇宙生成自然之理,来预测推断世间一切事物,数不离理,理不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