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的黄帝时代传说的黄帝时代

传说的黄帝时代

传说的黄帝时代

黄帝,被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立为人文初祖,声名显赫,以致后来中国人大都自称黄帝子孙。但他只是个传说人物,不是历史人物,有关他的一切事迹,都是根据后人的传说记载下来的,并非当时的记事。《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也说:「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他对黄帝记事则是「择其言尤雅者」,也就是专选好的方面说。这当然会和历史的真象相去甚远。

那么,是否可以说,黄帝是个虚构的人物呢?话也不能这么说。神话、传说也都包含着一定的历史内核。当时的中华大地上,确也有过这样一位部落联盟的大酋长,擅长指挥作战。他先是打败了本集团内部的炎帝,后又经过艰苦作战,打败了东夷集团的领袖蚩尤,把他所领导的联盟扩大到整个中原地区,还包括一部分苗蛮集团的地方。这为日后夏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开创之功,自不可没。

司马迁在两千年前撰写史书,能够毅然摆脱神权思想和羁绊,选择一个古人作为全民族的人文初祖,从而在两千年来,增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的说法,起到了巩固民族团结的积极作用,这也是应该肯定的。

但是有两个问题不能含糊,需要探讨事实真象,恢复历史本来面目。一个问题就是,黄帝并非大发明家,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如《易。系辞传下》所说的衣裳、舟楫、重门击柝、臼杵之利、弧矢之利、宫室、棺椁、书契文字等等,都归功于黄帝,实在缺少依据。《世本八种》更说黄帝有了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27种创造,《作篇》则增为28种,更为失真,(www.lidaishi.com)好像黄帝是一位万能博士。有人解释说,黄帝一个人有这多的发明创造,当然是不可能的,大概是把他的臣下、他的文武百官的发明创造都记在他本人的帐上了。认真考虑起来,这也不可能。因为有些发明创造,需要通过长期实践才能完成,不会集中在黄帝主政的一个短时期之内。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司马迁写历史,以黄帝作为古史的开端。黄帝以前的历史都被砍掉了。但从一万年前、九千年前、八千年前、七千年前、六千年前的出土文物来看,记在黄帝帐上许多发明创造正是从一万年前到五千年前所积累起来的。把我们祖先在几千年中的发明创造,完全压缩到黄帝在位的短时期内,自然使人感到突然,感到不可思议。

另一个问题是:在黄帝时代,活动于中华大地上的至少有华夏、东夷、苗蛮、百越四大集团,小的部落不计其数。这些集团、部落,各有领袖人物,青岛格兰德信用互相之间并无血缘关系。司马迁为了适应汉代皇帝主张大一统的需要,把许多领袖人物都编排为黄帝一人的子孙,希望编得点水不漏,这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即使编得出来,也不过是一场文字游戏而已。后代学者对此多有指摘,指出不少的漏洞,如舜娶尧的二女是娶自己的曾祖姑,舜让位给禹是让给自己的四世祖。这种失误,我们不可不知,这真是孟子所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

华夏(或炎黄)、东夷、苗蛮等集团为徐旭生先生所命名;河洛、海岱、江汉等民族则是蒙文通先生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