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文本杜族由班图人组成,主要居住在 安哥拉 沿 海地 带及中部的比耶高原,占 安哥拉 近百分之四十的人口比例,是该国主要组成民族。使用的语言为姆班杜语及 葡萄牙 语。奥文本杜族的主要信仰为基督教,仍有人维持传统非洲泛灵信仰。
奥文本杜族是安哥拉人口最多的民族。18世纪时,当地奥文本杜族人口约为100万至130万人。1940年, 安哥拉 的人
口调查结果显示奥文本杜族有1,331,087人。直到1995年, 安哥拉 有400万人使用姆班杜语,约占总人口数的百分之三十八。
姆班杜语是尼日-刚果语系南类班图语支中,分布最北边的。姆班杜语被广泛使用,不仅奥文本杜族,其他分布在高原、沿 海地 带、本格拉铁路沿线的民族亦使用姆班杜语。
奥文本杜族居住在本吉拉高原,高度2000米的林地高原从海岸绵延100公里。当地气候为常年春季,十一月的月均温为摄氏12度,八月则为摄氏25度。雨季从每年九月至隔年四月,平均降雨量为1400毫米。
奥文本杜族的皇室家系源自于北方及东北方。葡萄牙统治时期的文献记载,来自班图中部部落Jagas在1568年入侵刚果,1572年遭到葡萄牙人驱赶后,移至 安哥拉 西北部。随后与 葡萄牙 结盟,1617年于沿海城市本吉拉设置军事要塞,并攻占班图南部周围的其他奥文本杜族部落。
The Jagas作为新的统治者,位居非洲中部至沿岸,占地利之便在非洲中部靠刚果河、大湖地区、喀拉哈里沙漠的大范围区域进行贸易。主要贸易物品为象牙、蜜蜡、橡胶以及奴隶。酋长是人口贩卖的主要供应者,1740至1830年间约在大西洋地区贩卖了40万的奴隶。
1838年废止人口贩卖后,奴隶贩卖的趋势逐年降低,而日用品的贸易量随着橡胶的兴盛(1874-1911)逐渐升高。此后奥文本杜受到影响,进入非主导的贸易阶段。1880年代末,约有5万奥文本杜人居在在部落。刚兴起的富有贸易商购买名称头衔,挑战传统部落统治者的权威,两方为争夺统治权而战,并为此向葡萄牙宣誓效忠。 葡萄牙 借此在1890年入侵比耶,1896年入侵Mbailundu,并在Mbailunda战争(1902-1904)期间击倒最后的武装反抗势力。
传统社会中,男性在会所(onjongo)中受教育,学习部落历史、价值观、常识、礼节。会所(onjongo)是没有墙壁的建筑物,为八岁以上的部落男性之聚集地。男性会分享食物、交谈、社交、裁决事务。女性则聚集的厨房,唱诵民间故事及谜语。男性及女性都需经历入会传统仪式。基督教时期,天主教及新教传教士开始兴建学校, 英国 、 加拿大 、 美国 移民控制了26个重要地区及215个地方学校,最著名的为占地9000英亩的Dondi,包含神学院、女子寄宿学校、男子中等学校。
舞蹈是奥文本杜人的社会、法律、娱乐重心,各村庄的中心地区都是跳舞的场所。奥文本杜族有丰富的民间故事及民谣传统,乐器有各种尺寸与形状的鼓、笛、铁钥匙状的乐器ocisanji、sansas。木制雕像则为占卜师的器具、铁匠的模型,以及首领的权杖、道路的标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