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的最古老的天启(śrauta)经典《吠陀》的语言吠陀梵语印度教的最古老的天启(śrauta)经典《吠陀》的语言吠陀梵语

印度教的最古老的天启(śrauta)经典《吠陀》的语言吠陀梵语

  吠陀梵语(梵语:संस्कृतम्、Vedic Sanskrit)是古代印度语言,是印度教的最古老的天启(śrauta)经典《吠陀》的语言。它是梵语的古老形式,是原始印度-伊朗语的早期后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它密切关联于伊朗语支中最古老遗存的阿维斯陀语。吠陀梵语是印欧语系的 印度 - 伊朗 语族的最古老的验证了的语言。

  从大约公元前 600 年,在古 印度 铁器时代的古典时期,吠陀梵语让位于波你尼文法定义的古典梵语。

  吠陀语言可以按年代次序分为五个不同阶段(Witzel 1989)。

  梨俱吠陀(Ṛgvedic)。梨俱吠陀保持了很多共通的 印度 - 伊朗 语元素,在语言和内容二者上都是如此,并且不出现于任何其他吠陀经文中。它的创作必定发生在很多个世纪之前,除了最新近的几卷(1 和 10)之外,它本质上在大约公元前1200年代完成。

  咒语语言。这个时期包括阿闼婆吠陀的咒语和散文二者(Paippalada 和 Shaunakiya),梨俱吠陀 Khilani,娑摩吠陀本集(包含不在梨俱吠陀的 75 个咒语),和夜柔吠陀的咒语的语言。这些经文很大程度上起源自梨俱吠陀,但是经历了特定变化,有语言变化和重新解释二者。显著的变化包括 viśva“all”到 sarva 的变化,和 kuru- (梨俱吠陀的 kṛno-) 做为动词 kar-“make, do”的现在时形式的传播。这个时期对应于西北 印度 的早期铁器时代(在阿闼婆吠陀中首次提到了铁),和俱卢王国,确定日期大约为公元前12世纪。

  本集散文(大约公元前1100年代到前800年代)。这个时期标志了吠陀经典的收集和编撰的开始。重要的语言变化是禁令语气和不定过去时的语气的完全消失。黑夜柔吠陀的补充部分(MS, KS)属于这个时期。

  梵书散文(大约公元前900年代到前600年代)。四吠陀的固有梵书属于这个时期,还有森林书(Āraṇyakas)和最古老的奥义书(广林奥义书, 歌者奥义书, 耶摩尼奥义梵书)。

  经语言。这是吠陀梵语的最后时期直到公元前500年代,包括了大量的天启经和家庭经,和某些奥义书(比如羯陀奥义书, 慈氏奥义书。更新近的奥义书是后吠陀的)。

  大约公元前 500 年代,文化、政治和语言因素都导致吠陀时期的终结。吠陀经典的编撰达到了巅峰,而吠檀多学派和早期佛教的时代来临了,其经典使用了本国的俗语方言巴利语而非梵语。大流士一世入侵了印度河谷而 印度 -雅利安王国的政治中心东移到了恒河平原。大约在这个时期(公元前5世纪),波你尼完成了古典梵语的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