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是一名文武全才的将领,军事上他拥有卓越统帅能力、先进军事思想,他料敌合变、爱兵如子,吴起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在历朝历代都享有极高的赞誉,此外,吴起作为一名政治家、改革家,通过改革使魏、楚两国富国强兵,他在政治上的贡献也得到广泛赞誉。
但是吴起贪恋功名,为取得成功不择手段,他杀妻求将、为子不孝和好色的人格缺陷为这位文武全才的将领增加了人生污点,也成为文人墨客诟病的对象:此外,对于吴起执法严格、不近人情,用兵杀伐无度,造成横尸遍野、生灵涂炭的行为也多有非议。
1、杀人赴鲁,不奔母丧
吴起幼年生长在卫国左氏(山东定陶县以西,一说山东曹县)的豪门家庭,典型的纨绔子弟,可惜吴起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十载,坐吃山空的恶果很快得到印证:仆从离去,老母体弱,兄弟无靠,年纪轻轻无所事事,整日花天酒地,不思进取。
不过,他并没忘记家道中落的耻辱,他想靠游说诸侯、买通关系的办法,走捷径求功名,要捐铁饭碗吃一辈子,卫国势微力薄,捐官容不下他,他便去了宋国,怎知宋国一样不待见他,家累千金,游仕不遂,三年五载的光景,吴起从游客沦为穷光蛋,只能失意返乡。
磨难使人成长,吴起不再把希望放在买官鬻爵上头,本借道魏国归家,途中听说鲁国儒学大师曾子广收门徒,吴起欲取道鲁国,只是放不下家中母亲,愿先回家同母亲话别一番,本乡人看他衣衫褴褛,混了三五年一官未得,不由哂笑,街坊整日闲言碎语令他心烦意乱,他发誓[不为卿相,不复入卫]。
一月后,吴起动身赴鲁,走之前他拟好计划后,[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然后[东出卫郭门]——从外城门往东面逃了。
欲实现报负的吴起到了鲁国,师从曾申,史家惯呼曾参为曾子,但曾参于公元前435年去世,所以不可能教吴起儒学,曾申为曾参之子,亦称曾子,起初吴起蓄意杀人,逞一时之快,在鲁国安枕却不闻娘亲遭受劫难,噩耗传来,他母亲孤死,有人捎口信叫他回去吊丧。
曾子不知他杀人,劝吴起返乡,吴起心虚,特别害怕回国被缉拿,就躲在庐舍里不出来,三番五次,注重孝道的曾子怒火中烧,横下心,遂将吴起逐出门户。
不得不说历史有着惊人的巧合:昔有曾参之母[啮指痛心],骨肉至情;今有不孝吴起[啮臂而盟],不奔母丧,二者对比,更加深了史学家对吴起为人的嫌恶。
不过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孙武、孙膑、吴起三人合传,足见在司马迁心中,吴起确是一位兵家大腕,那么事实上,吴起对数十载养育他的母亲,是否真的不存在情感?
无论史料真实与否,从性格方面而言,吴起是暴躁且娇纵的,年幼丧父的他,正因为母亲的溺爱,由着他自尊心膨胀,几句不敬之词就足以使他杀人,直至母殁,将要认罪伏法的他,只知惟有出人头地,才能祭奠他母亲,这件事强化了他日后不择手段的行径,他的目的只有一个:爬上权力的巅峰。
2、在鲁从军,杀妻求将
往后吴起做事更加谨慎,他索性在鲁国从军,混迹于新兵之中以求安生,他成功了,没人知晓他的过去,吴起用练兵场上的汗水,换来季孙氏的赏识,得到侍奉权贵的机会。
自鲁桓公时代,嫡长子姬同继承国君,号[庄公];庶长子庆父、庶次子叔牙、嫡次子季友皆被鲁庄公封为卿,庆父其后称孟孙氏、叔牙其后称叔孙氏、季友其后称季孙氏。
前662年初,庄公病危,夫人哀姜无男,庄公欲立庶子般为嗣君,叔牙受庆父收买,力推庆父为国君;而季友认为庆父凶残专横,不可为君,这场悬而未决的继位问题,因季友大义灭亲、毒杀叔牙拉开序幕。
八月,庄公病逝,怀恨在心的庆父杀死子般,立庄公庶子姬启为鲁闵公,此时季友避难陈国,预谋对庆父反击,两年后,庆父同哀姜媾和杀死闵公,欲自立为王,但一向为人不齿的庆父遭国人暴动,逃往莒国,不久被季友逮个正着,被逼自杀。
闵公兄长姬申继位,号僖公,僖公为季友所立,故僖公之后三桓既成,季友子嗣地位最高,乃季孙氏,至吴起在世的鲁穆公时代,由季孙氏领头的三桓把持鲁国朝政足有200余年。
公元前415年穆公继位,重用公仪休为相,整治三桓,收回政权,此后孟孙氏、叔孙氏逃亡齐国,季孙氏稍强,准备将封地费邑独立出去。
此时吴起深谙政治气候,他所依仗的季孙氏气数已尽,不过要勤王辅政时机稍早,他预料孟孙氏与叔孙氏将[说齐伐鲁],就在三年后,齐宣公发兵攻打鲁国的莒县,吴起认为时机成熟,便向穆公献策请缨,谋求鲁军统帅。
穆公晓识季孙氏门下的吴起能谋善断,当吴起要他封为大将军的时候,穆公又犯难了,齐国进犯,边境不保,吴起的妻子(吴起在鲁国结识,季孙氏荐)又是齐国名门闺秀,穆公对此心存疑虑,不愿重用吴起,没想翌日吴起上朝参见,取出一匣子,匣内装着一颗人头,那首级竟是吴起的妻子!
朝堂哗然,穆公惊骇,一时不知言语,公仪休倒是冷静应付,荐吴起将统军,鲁公允之,之后吴起率军大破齐军,威震四方,而这时鲁穆公忌惮吴起为人,从左右获悉吴起[杀乡党三十人有余],因生母故去未回家吊丧被曾子逐出师门,何况他杀妻求将,以他飞扬跋扈的个性,鲁国虽战胜也会被他国畏忌,招致诸国的攻打,吴起在卫国犯法,若定要重用吴起,还会得罪铁杆盟友卫国,齐国便可长驱直入,王室不保,可惜,谗言被鲁穆公奉为圭臬,甫一获胜吴起便被辞去,连庆功酒都没喝上,恰巧,吴起的主公季孙氏慢怠门客被杀,不得已之下吴起只能弃鲁赴魏。
3、所向披靡,助魏登顶
自三家分晋后,变法求强的魏文侯亟须用人,此时吴起一战成名,但他不择手段的特点,使文侯望而却步,宰相李悝却认为吴起是难得一见的统帅奇才,[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司马穰苴是春秋末期齐国人,作有《司马穰苴兵法》。
80年前,司马穰苴收复晋、燕所并之土,由此齐国强盛。魏文侯真心渴求一个能所向披靡的神将,既然连司马穰苴也比不上他,那有什么好犹豫的?立马将吴起收入麾下。
魏文侯是明智的,吴起在魏国26年,曾与诸侯大战76场,全胜64场,同时[辟土四面,拓地千里。]值得一提的是,吴起任将期间,不穿战袍,一副卒子打扮,吃糟糠,枕粮秣,不是传令官先到,没人会认为眼前站着的是将军。
吴起不仅心机深重,懂得[金蝉脱壳],还会收买人心,教人替他战死沙场,公元前410年,吴起辅佐魏将乐羊攻打中山国,有个小兵患上毒疮,吴起二话不说用嘴吮疮排毒,士兵母亲听说后泪流满面,认为儿子一定会受吴起拉拢在战场上送命。
老太缘何得出这种结论?因为士兵他爸也患过毒疮,一样受吴起的吮疮待遇,结果战死了,这毒疮真是遗传,看来在吴将军手下干活,横竖都是个死。
中山国围了三年,满一年文侯就耐不住了,于是调吴起伐秦,任魏西河守将,据记载,吴起对抗秦军采用弓弩战,以万箭穿心的攻势使秦军不敢进犯一步,一再以少量兵力击退庞大的秦军,首据临晋(大荔东南),后克元里(澄城东南),次年[伐秦至郑,还筑洛阴,拔五城]。
反观秦军惟有退守洛水,沿河修筑防御工事以抵挡吴起的进攻,至此魏国已完全占有秦国河西地区,文侯在此设西河郡,吴起任郡守。
黄河以西700里被魏国吞并,中山国被灭,魏国一跃上升至战国头强,前396年,魏文侯薨,魏武侯继位,时人皆以为武侯会拔擢吴起为相,但武侯认为,留吴起做西河郡守可防秦军进犯,故任田文为相,这使抱有极大期待的吴起大失所望,要说武侯的安排有他的预见性,土地被占了7年,秦国就打了7年,最后秦惠公出兵50万讨伐西河郡,于前389年打了场[阴晋之战],魏国一方屯兵40万,吴起亲率5万步兵、骑兵3千攻向秦军,杀得秦军片甲不留,秦惠公大败而归。
4、中计被免,任楚令尹
历史仿佛注定要改写,吴起要是一辈子待在魏国,那么强秦不一定能统一华夏,田文死后,公叔痤任相,公叔谗言武侯:吴起功高盖主,意有所指,不如试探他忠心与否,再做决断,照他建议,魏文侯把公主下嫁给吴起,要是吴起想留在魏国,必定欣然迎娶;要是想走,他必然辞谢,武侯应允。
吴起不知道公叔痤算计他,去了他府上,见公主也在,他见公主对着公叔破口大骂,公叔老儿一派气定神闲,吴起竟以为公主素质低下,却不知老头一旁暗暗叫好,这种女人,往后碰也碰不得,休谈要[一刀斩]了,武侯见秦大败,外患已除,[内患]又起,当吴起婉言拒婚之时,借机将吴起给罢了。
50多岁的吴起,混这份儿上谁不稀罕?吴起还未动身,楚悼王立马许诺封相,吴起见了楚悼王,才知道是忽悠,做来做去还是郡守,还好悼王只是试探,不出一年任吴起为相,楚国相称为[令尹],吴起终于尝到万人之上的滋味。
吴起操持半百之躯耕耘在梦想的原野上,自他为令尹,楚国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他将律法明文刻在鼎上,置各郡衙门便于官民知晓;裁官减员,削减俸禄,用于富国强兵;最关键的一点:削弱贵族权势,已传三代的贵族取消爵位,举家迁往地广人稀之处开垦。
这场变法经悼王的推波助澜得以成功实施,不出一年,楚国国库充实,国力强大,后经吴起出兵百越、北平陈蔡,使楚国疆土大大延展。
前381年,魏国伐赵,悼王命吴起出兵救赵,伺机摆平魏国,没想到自己效力26年的老东家魏国,有天会在战场上见面,当时的战局,楚军若直接赴赵路途较远,需长途跋涉;既然魏军主力到了赵地,国内空虚,不如直接攻魏,杖打七寸,这样,既可解赵之围,又可速得战果。
这招果然灵验,楚军攻势凌厉,前线的魏军只得赶紧撤回,两军大战于州西(武陟以西),魏军败走梁门(开封西北),吴起往东乘胜追击,阻截魏军于黄河,同时切断大梁(开封)与都城安邑(夏县)的联系。
由于楚军的阻截,魏军无暇顾及河内(黄河北)以东领土。赵军乘此攻克大梁东北的棘蒲(魏县),然后挥师向东攻下邻近黄城(冠县)。
5、一代名将,身首异处
经此一役,楚国取代魏国成了头强,与其说诸侯忌惮楚国之盛,不如说众人惊骇吴起之才,各诸侯收买楚国流亡贵族,流亡贵族又与变法中利益受损的大贵族相勾结,欲将吴起除之后快,吴起在变法过程中的确得罪了不少人,可在楚悼王的保护伞下,没人动得了他,不巧的是,吴起伐魏大胜而归,等待他的却是悼王的葬礼。
及悼王薨,楚贵族加紧计划,要在吴起致祭同时痛下杀手,这是他们唯一的机会,吴起拥兵自重,很难有机会接近,悼王尸骨未寒,吴起踏进灵堂,蜂拥而至的弓手遂众矢齐发,吴起避之不及,急中生智扑倒在悼王尸体上,众人踟蹰,碍于伤及悼王,吴起拔箭高呼:[群臣乱王!]孰料话音刚落,乱箭如雨而至,吴起身中数十箭,悼王的尸身瞬间被射成筛子。
吴起的尸首被车裂肢解,想不到一代名将竟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不过谋害他的贵族也逃不了干系,楚肃王继位,严格按照楚国律法[以兵器触及王身者,夷三族],逐查当初毁伤悼王尸体者,诛乱臣70余户,全部满门抄斩,再怎么说,姜还是老的辣,吴起一死拉了不少垫背的,也算为自己报了仇。
有得到就有失去,吴起的一生,背叛了亲情、爱情、忠贞与操守,他所得到的,仅仅是站在权力巅峰,振臂疾呼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