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期可以说是秦与赵的争霸史,在历次交战中,赵国取胜的记录还多于对方,而赵与秦此消彼长的分界线在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始于公元前262年,双方为争夺上党而发生冲突,赵国老将廉颇采取保守战法,[坚壁不出],避其锋芒,耗其实力,这种打法尽管不好看,但是管用,保存了实力,又让敌人长期消耗,最后不了了之。
然而,此时的赵国却不耐烦了,急于寻求战机,于是,起用了军事新秀赵括,可见赵国更换主将,未必是秦国的反间计使然,说什么[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赵国君臣的头脑哪有这么简单,秦国说什么就信什么,而是他们希望年轻的军事将领能有点新意,给赵国一个惊喜。
秦国方面,也被廉颇拖得疲惫不堪,希望赵的主力能出来决战,可以说,双方都不耐烦了,都想在短期内击溃对方。
赵括为寻歼敌军主力,贸然追击白起,结果陷入重围,极其被动,但战争千变万化,前期被动,不等于后期就没有胜算,成败在随时转换之中,就看怎么把握时机,当时秦赵两军,并不是简单的围困与被围困的关系,而是成了牵制和被牵制的关系,你围困我,我消耗你,你围剿我,我拖住你,双方处于胶着状态。
当时赵括[筑壁坚守以待救至],构筑防御工事等待救兵的到来,情况吃紧,而秦国方面也好不到哪里去,为了围困赵军,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被征用到前线,[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
双方都倾尽全国之力在长平一带消耗,这时只需要一点外力,就会改变胶着状态。在战国后期,从来没有单纯的两国之间的战争,而是联盟对联盟的战争,尤其是末期,基本上就是秦军和六国的战争,从这个大局观念去看,可以将赵军视为一个诱饵,死死驻守一个突出的据点,吸引大量秦军,之后外围力量再介入,歼灭秦军于长平阵前。
而关键的外力在于齐国、魏国和楚国。尤其是齐国,和前线很近,所以,赵军向齐国求粮草,如果齐国的粮草及时运到前线,赵军就能支撑下去,死死拖住并消耗秦军,秦军就只能撤退,当时赵军绝食46日,尚能苦苦支撑,如果粮草不缺,其战斗力更是不可想象。
然而,当时的齐国走不得罪秦国的路线,拒绝粮草支援,短视的齐国没有看到此战的战略意义,抱着那点粮食不肯相助,这关键的一子没有到位,等着赵国的当然是全线崩溃。
贤人周子就叹息说:没有全盘打算而爱惜自己那点粮食,真是失策啊,[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大型战役,分为主力决战和外围战斗,主力扛得久,就有利于外围介入。赵军在扛,秦军也在扛,赵军脆弱,秦军也很脆弱,白起说:长平一战,秦军[死者过半],简直快要打废了,诸侯国只要稍微介入,秦军极有可能崩溃。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个道理,三年后秦军围困邯郸,赵军一直死扛到信陵君驰援,最终邯郸城下的秦军全线溃败,可惜这样的局面没有出现在长平。
长平之战告诉我们:在任何竞争场合,为了取胜,一不要怕样子难看,保守一点无所谓,只要能坚持住,坚持就是胜利;二要有成败转换观念,开头失利不要紧,随机应变,变不利为有利,也可以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