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和山西为何遥遥相望?中国省区是怎么取名的?山东和山西为何遥遥相望?中国省区是怎么取名的?

山东和山西为何遥遥相望?中国省区是怎么取名的?

为什么山东和山西相距遥远?中国的一个省叫什么名字?下面的小系列会给你一个详细的答案。

01以山川命名

在中国现有的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中,总共34个省级行政区划中,命名最多的是山川。这包括河北、河南、湖南、湖北、浙江、江西、陕西、山东、山西、黑龙江、青海、辽宁、海南等几个省级行政区域。

以山东和山西为例。事实上,唐以前的“山东”和“山西”是相邻的。战国秦汉时期的“山东”和“山西”是关东和关西的同义词,指的是萧山的东部、萧山的西部、汉沽关的东部和汉沽关的西部。当时,一般把战国时期除秦以外的六个国家的领土称为山东或关东,把萧山和汉沽关以西的秦领土称为山西或关西。

此外,由于春秋南北朝时期晋国的根据地在太行山以西,所以山东也特指太行山以东,包括唐代。北宋建都开封时,在开封以东地区设置了京东和斜路。金代沿袭宋朝的制度,改名为山东东西路。其管辖区域可能是今天的山东省和江苏省的淮北地区。直到那时,山东才正式成为行政区的名称。元朝以后,它改名为山东东西道宣卫部,明初改名为山东省,一直延续到今天。

在唐代,山西被称为河东路,指的是黄河以东和太行山以西的地方。元朝时,山西改为河东山西路和宣威府,属中书省,是山西作为行政区名称的开端。明朝初年,它被迁到山西省,一直延续到今天。

照片/萧山和汉沽通行证

以城市命名

在中国古代的地名命名中,地方行政长官所在城市的名称往往延伸到其管辖范围的名称,许多省级行政区也以此命名。在中国30多个省级行政区中,以城市命名的省级行政区仅次于以山川命名的省级行政区。

例如,贵州省的名字来自一个在唐朝被误称为贵州的少数民族国家。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中央政府在今天的贵阳设立了一个县,它被继承到宋朝。由于当地的发音和口音,当时的记录有时称“矩州”为贵州。元初,矩州正式更名为贵州,但当时贵州只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个州,相当于中原地区的一个县。它的管辖范围也仅限于现在的贵阳市及其郊区,并很快成为魏宣司的总部八幡顺元。

元末,宣威改为行署,贵州成为介于省级和陆、抚两级之间的行政区域。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分为湖广、四川、云南三省,设立贵州行政公署,这是贵州建省的开端。由于省会位于贵州宣威行政学院,所以贵州是以省命名的。然而,明朝的省份比今天的要窄得多。直到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才建立今天的省。

此外,吉林、台湾、福建、甘肃、安徽、江苏等省的名称也来自其管辖范围内的一个或几个城市。例如,福建的名字来自唐朝。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福建省设立了一个省长,管理五个国家的傅,剑,泉,脑和亭。福建以五个州中的前两个州命名。

江苏和安徽的省名来自清朝。清初,江南省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江苏省是以江苏省省长驻扎的江宁府(今南京市)和省长驻扎的苏州府(今苏州市)的首字母命名的。安徽省以省长所在的安庆地区(今安庆市)和所辖的徽州地区(今歙县)的首字母命名。

照片/两分钟回顾康熙在江南三年

03其他

除了以山脉、河流和城市命名之外,中国的省级行政区还有其他来源,比如历史沿革和地理特征。

例如,四川不是因为长江、岷江、沱江和嘉陵江四大河流而被命名为“四川”,而是历史上被命名为“四川峡四路”。初唐时,四川省嘉陵江以西、大渡河以东修建了剑南路。后来又分为剑南淅川和剑南东川,其中四川是指平川和平野。宋初,五代后蜀故土分为川路和夏路。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分为宜州(后改名为京畿)、资州(后改名为铜川)、理州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夏路”,又称四川路。元朝沿着第四条路线建立了四川省,并把汉中转移到陕西省。

顾名思义,新疆是“一片新领土”。虽然从公元前1世纪开始,西汉政府就在现在的新疆地区建立了一个西域保护地,以管理天山南北和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广大地区。唐朝还建立了三个国家伊拉克,西方和北方,以及两个保护区安溪和北庭。它的边界曾经延伸到西方的里海和咸海。然而,对清朝来说,在18世纪中叶打败准噶尔之后,新疆才被纳入其管辖范围。因此,清朝习惯上称这块新开辟的领土为“新疆”。直到1884年,光绪才把伊犁将军的辖区改为新疆省,成为官方的行政区划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