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可汗3、天可汗

3、天可汗

“可汗”是古代北方草原民族首领的称号,相当于中原地区的皇帝。“天可汗”作为一种称号,始于,它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这与唐初李世民君臣的文治武功密切相关。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初,国内局势尚不稳定,东突厥颉利可汗乘此机会亲率十万大军,直逼渭水,驻兵便桥之北。唐太宗正以全力维护中原地区的稳定,对突厥的 进军采取守势,尽可能维持和好关系。不过,他也认识到在突厥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不能退缩。于是,唐太宗召集禁军,身披甲胄,带着大臣高士廉、房玄龄等六 骑,抵达渭水,隔岸责备颉利负约。颉利见唐军军容整齐,面有惧色,没过多久,就派人来请和。唐太宗与颉利可汗在便桥之上,订立了盟约。赠给颉利大量金 银玉帛,颉利答应不再进犯唐朝疆域,引兵而去。
贞观初年自然灾害极为严重,“元年(627)关中饥,斗米值绢一匹;二年(628), 天下蝗;三年(629),大水。”(《资治通鉴》卷193,唐太宗贞观四年十二月)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百姓四处就食,形势极为严峻,在 唐太宗君臣的精心安抚下,总算平稳渡过难关,大水过后,中原地区的农业获得大丰收。与之相反,突厥地区连年遭到霜旱天灾,牲畜大量死亡。颉利可汗为了满足 突厥贵族的生活需要,加重了对草原各部的勒索,各个部落纷纷叛离。唐太宗认为时机成熟,就在贞观三年(629)冬天派大将李?、等人为行军总管,带领 十几万军队分道出击。贞观四年(630)初,唐军追击突厥至阴山以北,于三月俘虏了颉利可汗,东突厥在唐军的沉重打击下灭亡了。
军事 上的胜利,增强了唐朝在各族中的声誉。贞观四年(630)四月初二,唐太宗御顺天门,举行隆重的受俘仪式,称雄北方草原的颉利可汗被押解还朝,成了阶下 囚。太宗不但没有杀他,还封其为右卫大将军,赐他住宅和庄园,并妥善安置他的全家。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宽以待人的胸怀,赢得了各族首领的敬仰。第二 天,参加受俘典礼的“西北君长请上(唐太宗)号为‘天可汗’”(《新唐书》卷2《太宗本纪》)。自此以后,唐太宗不仅是中原的皇帝,同时也是周边各族的 “天可汗”,拥有天下共主的崇高地位。
大唐皇帝被拥为天可汗后,极力维系周边地区的和平,排解各族之间的纷争,维护他们的权益,使之 不受强邻的侵犯。在周边民族遇有灾难之时,唐朝政府则义不容辞地进行救恤。为表示对天可汗之绝对服从,内附诸部于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开辟一条大道,名“参 天可汗道”(大致在今蒙古国及其西北等处),道上置68驿,内有马及酒肉以供过使。各族嗣君即位时,必须由天可汗下诏册封,封以唐朝的官职。各族军队必须 接受天可汗的征调,参与唐朝的征战或到内地参加平乱。
大唐皇帝的天可汗地位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贞观四年(630)东突厥 灭亡以后,天可汗的权力仅限于东突厥故地。薛延陀是东突厥灭亡后雄踞于北方草原的新兴势力,一向不服从唐朝号令,擅自攻打依附于唐朝的突厥余部,唐太宗曾 派遣李?率兵北征,并给以当面告诫。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亲自率军东征高丽,薛延陀趁机出兵骚扰唐界,为免除后患,回师之后即命李?为统帅率领回纥 诸部击败薛延陀。贞观二十年(646),薛延陀灭亡以后,回纥和铁勒诸部正式内附,唐朝疆域和天可汗声威向北扩展到贝加尔湖(在今俄罗斯境内)以北的广大 地区。
唐高宗时,天可汗的声威进一步扩展。显庆二年(657),苏定方平定西突厥,生擒沙钵罗可汗贺鲁,并分西突厥地置池、昆陵二 都护府。龙朔二年(662)铁勒九姓发动叛乱,出兵天山,三箭射杀三人,余部下马投降,薛仁贵率军渡碛北,生擒叶护兄弟三人。昭武九姓及西域 的内附,使唐朝疆域扩展到中亚,西亚地区,是天可汗制度进一步扩张的重要标志。
执政以后,推行高压政策以消除异己,许多在朝为 官的少数民族首领惨遭杀害,严重影响了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唐朝皇帝的天可汗地位一度受到严重影响。开元、天宝年间,国力的强盛使唐朝皇帝的天可汗地位得以 恢复并有所提高。安史之乱以后,唐朝政府无暇西顾,西北诸族逐渐叛离,天可汗制度名存实亡。
天可汗作为一种称号,有效地维护了中西亚地区的稳定与和平,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意义。